2. 第二章

作品:《被迫嫁给摄政王后

    生机勃勃的春日悄无声息的过了十多天,谢寻与公主的事情依然没有着落,宋临晚急的都想去问问宋澜,他们两个怎么还不成亲。只是宋澜最近忙的不见人影,宋临晚时常几天都见不着他一面。


    宋临晚让人撤了晚膳,百无聊奈的坐在院子里的千秋上,秋千轻轻的摇晃着,宋临晚跟着摇。


    七七在旁边握着秋千绳,避免宋临晚一激动带着秋千飞了出去,使自己受到惊吓。


    “爷爷最近这么忙,莫非是在为摄政王和公主成亲做准备?”


    七七轻轻的推着秋千,“小姐,你该关心的是自己的亲事。相爷这么忙,肯定没空顾及的,你真的不能再不放在心上了。”


    宋临晚握住秋千绳,把秋千停了下来,侧脸看着七七,“七七,难不成你有意中人了,想趁我出嫁一并办了?”


    “小姐,你胡说什么呢?”七七被宋临晚说的耳尖都红了,她独自害臊了好一会儿,才发现差点又被宋临晚绕过去了。


    七七急忙转回话题,格外郑重的对宋临晚说到,“三公主比你还小,她都要出嫁了,小姐,你不着急吗?”


    宋临晚又荡着秋千,装的一脸听不见的样子。


    七七说完,见宋临晚没有反应,继续劝说到,“小姐,你每次去千佛寺都偷懒,应付完三炷香就溜了。而且,上个月你就该去千佛寺还愿的,你装病没去。你这样是会得罪菩萨的。”


    “我这不是身体不好嘛!我拖着病体去给他们上香,他们不该被我的诚意感动吗?我上个月哪里是装病,我明明是真病了。”


    宋临晚永远都有自己的一套歪理。


    七七很多时候都怀疑宋临晚的身体迟迟不能痊愈是被自己给咒的,只要她说自己身体不好,怎么说怎么有理。


    “我听说三公主从千佛寺回来之后,就传出了要定亲的消息,下次小姐可以再诚信一点,多拜一点菩萨。”


    宋临晚又继续荡起了秋千,“七七,你越来越可爱了。”


    慕长川到院子时,正好听到宋临晚这句话。


    七七十分疑惑的问,“小姐,你是在夸我?”


    “当然了。”


    慕长川咳嗽一声,毫不留情的戳穿了宋临晚的谎言,“你家小姐什么性子你还不知道。”


    宋临晚堵住慕长川的话,“君子不议人是非,慕师兄,你可不能胡说。”


    慕长川瞧着才思敏捷的宋临晚,这不挺聪明的吗?


    七七见宋临晚丝毫不为所动,觉得应该再找个人对小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慕公子,你说我说的有没有道理,我们对菩萨就应该敬重,小姐每次都敷衍了事,这样是不对的。”


    慕长川熟读圣贤书,那是真的不信鬼神之人,慕长川没能明白七七的目的,一下子堵死了七七所有的路,“鬼神之说确实不可信,要是鬼神之说可信,那南溪的水灾早就解决了。”


    七七被气的直跺脚,这些人一点也不明白她的苦心。


    宋临晚倒是插了句嘴,“南溪水灾还未解决吗?”


    宋临晚上次去周大夫那里诊脉,倒是听说了一些和南溪水灾有关的事情,南溪的水灾已经造成南溪七县中的五县受灾,而南溪刺史一直未开仓救灾,朝廷要是再没有动作,流民怕是会暴动。


    “朝廷已经派了给事中何华前去赈灾,目前还未传来任何消息。”


    “那爷爷在忙些什么?”


    他俩今晚倒是等到了宋澜,只不过宋澜眉头一直未舒展,看起来心事重重的。


    宋临晚和慕长川迎了上去。


    宋澜先朝慕长川说,“明天我看你关于南溪水灾的策论。”


    慕长川一愣,接着说到,“学生马上去准备。”


    慕长川听到丞相这样说,只觉南溪的水灾有异。


    慕长川一走,宋澜就问道,“小晚,你之前挑了那么久的夫婿,都没有挑中喜欢的,我的孙女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人?”


    宋临晚被问的猝不及防,今晚一定是撞邪了,那边问完这边问。


    宋澜之前虽然提过,但是没有问的那么明白,只是挑了几副画像给她,问她有没有喜欢的。


    宋澜太忙,等到他想起时,画像都不知道被宋临晚扔到哪里去了。


    宋临晚就这样被耽搁了下来。


    “爷爷,我要是知道那不就已经嫁了吗?而且你答应了让我慢慢挑的。”


    宋澜怔了一下,才答,“我是答应了的。”


    宋临晚侧头看着宋澜,宋澜眉头一直紧皱,“爷爷,你最近都没有好好休息,今晚早点休息。”


    “小晚,”宋澜叫住走近房门的宋临晚,宋临晚转头,宋澜只是接了一句,“好好休息。”


    薄雾笼罩着京都,阳光一点点的渗透,撒向大地,给大地镀了一环金色光圈,京都里拥挤而热闹。


    一队人马从皇宫出发,朝着城西而去。


    宋澜昨日说看慕长川的策论,今日果然没有进皇宫,仿佛前几天忙碌到不见人影只是宋临晚的错觉。


    宋临晚心情极好,让七七泡了一壶西湖龙井去找宋澜。说实话,她挺想看慕长川吃瘪的,谁让宋澜从来只训她,却总是夸慕长川。


    七七把白瓷茶壶放在案桌上,给宋澜和慕长川沏茶。


    龙井的茶香味悠悠飘出,整个书房内都萦绕着龙井的清香,沁人心脾。


    七七沏完茶后,退到宋临晚身后。


    宋澜继续说到,“朝廷派了给事中何华前往南溪赈灾,摄政王并不打算插手赈灾一事。”


    慕长川接话,“南溪水灾来的本就蹊跷,南溪可是供给镇西军的粮仓,摄政王当真会放手。”


    宋澜手指扣在桌上,“他近日有别的事情。”


    宋临晚在这个时候插嘴,“他俩是不是要成亲了。”


    宋临晚并未提及人名,宋澜和慕长川竟都听懂了她的意思,她在问谢寻是不是要娶三公主了。


    宋澜咳嗽一声,还未说话。


    宋临晚就接着说,“我知道,不可妄议皇家之事,可是爷爷,我就是有一点点好奇。


    宋澜低头喝了口茶,不看宋临晚,转移了话题,“你知道?那你说说南溪水灾怎么回事?”


    “天不作美,雨下多了,殃及池鱼。”


    宋澜用了极大的自制力才把手中的茶杯放了下来,慕长川在一旁想笑又不敢笑。


    良久之后,慕长川答道,“师妹这话,按常理,倒是一点没错,可惜,这次不全对。”


    宋澜瞪了宋临晚一眼,“长川,你继续说。”


    慕长川的思绪重新回到南溪水灾上,“春季易发生旱灾,极少发生水灾。今年春季雨量虽大,但是还不足以造成南溪这么大面积的水灾,除非”


    慕长川话还未说完,就听到外面想起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声音尖细的人大声说到,“圣旨到。”


    宋澜脸色微变,率先出门,宋临晚紧跟着宋澜,她总觉得这道圣旨来的极为诡异。出了什么大事,皇帝需要给相府下圣旨,南溪水灾,不是已经有人去了吗?


    宋临晚看着跪在前面的宋澜,脊背笔直,似乎永远屹立不倒。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登基以来,摄政王夙兴夜寐,竭力国事,至今形单影只,朕心甚忧。兹闻宋家有女宋临晚,恭正贤淑,聪慧大方,德才有行,朕闻之甚悦,特下旨为两人赐婚,望两家结秦晋之好,以安家国。”


    “臣接旨。”


    宋澜的声音嗡嗡的在宋临晚耳边回响,宋临晚看着明黄色的圣旨,只觉得头脑中突的一下炸开了。


    宋澜没有听到身后宋临晚的回话,低声提醒了一声:“说话。”


    明明宋澜话音压的极低,可是宋临晚被宋澜这声吓的晃了一下,圣旨的内容也慢慢在她脑海中呈现了出来,摄政王和她,被赐婚了!!!


    她要嫁给摄政王!


    那个杀妻的摄政王!


    她会不会同前两任一样,死在新婚之夜。


    宋临晚被自己的念头吓得抖了一下,行尸走肉般抬头,正巧与宣旨的公公对视一眼,一眼就看到了公公眼里的怜悯之色,她这时确定,是真的,她真的被赐婚了。


    宋临晚半晌后,才终于声音沙哑的说到,“臣女接旨。”


    宣旨的公公把圣旨递给宋澜,似宽慰的说到,“钦天监夜观星象,这良辰吉日明年得明年才有,宋小姐暂时无需忧心。”


    宋澜勉强说道,“多谢公公。”


    宋临晚没有答话,双手捏着袖口,低着头,看不清表情。


    宣旨公公并未多逗留,很快就离开了相府。


    慕长川的震惊不比宋临晚差,任谁都没有想到皇帝会给完全没有交集的两人赐婚。


    宋临晚从小父母双亡,一直被宋澜养在丞相府,各种世家小姐夫人的宴会从不参加,因此虽然谢寻和宋临晚都在京都,却从来没有见过。


    “宋相,皇上怎么会想起给师妹和摄政王赐婚?”从慕长川住进丞相府开始,见到的都是宋临晚偷懒耍滑的样子,还从未见过宋临晚如此失魂落魄的时候。


    宋澜没有答话,紧紧握着圣旨,看着久久不能回神的宋临晚,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有回答。


    宋临晚抬头看着宋澜,“爷爷,我不能不嫁吗?。”


    宋临晚这话一出,丞相府内一片沉默,静的连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没有。


    丞相府今年的春天,凉的让人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