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

作品:《云端月昭昭

    秦江昭又想起偶尔会在府内看见走路虎虎生风的一些人员来寻赵云琅,她抬头对着钱管家询问:“或许,这两日来王府人高马大的那几人是?”


    “没错的,王妃”,钱管家恭顺道:“那几人正是管理海上商贸的管事和船长,您和王爷大婚前几日商船刚回来,过几日又要启程了。”


    秦江昭又翻了翻账簿,思索了片刻:“我看出海商贸是晚了两年才开启的是吗?”


    “是的,原先那两条商路,贸易进行得十分顺利,利润可观,王府因此也在一些地方开了商行。有了收益,王爷就宣布着手建造商船,商船建了两年,故海上贸易如今不过两年多。”


    秦江昭颔首,怪不得从海上带回的货品繁杂,且多是被直接按照原材料在售卖,未衍生出太多成品,也未打开销路,秦江昭将要点记下,等回头再去商行看看再说。


    秦江昭又跟钱管家聊了许久,就坐在书桌前,边看账簿边记录。


    刚在两条商路进行贸易之时,大盛还未起战乱,形势良好,经济也繁荣,故以王府的财力,不断扩大贸易,盈利非常丰厚。


    后战乱又起,每年从大盛销往外国的货物,依然很有市场。


    但进口回来的货物中,交换回来的马匹成为最为紧俏的,进口的砂糖价廉,销量一直很好,而香料昂贵但奇货可居,只是琉璃和玉石珠宝等,非为必需品又是高奢之物,不太能卖出去,好多都被赵云琅购置,收到了私库。


    端王府外贸主要出口茶叶、丝绸和瓷器,茶叶是在外地购置的茶田,分派了一些五皇子的私兵过去,需求大的时候,也会从当地采买茶农的茶,而丝绸和瓷器,端王府并没有技术,故而入股几家织布坊和瓷器厂,出口的便是这几个厂的产品。


    若说对外贸易什么的,都是有经验的人在打理,秦江昭了解的也不多,但商行售卖的货品什么的,秦江昭觉得她可以去仔细查看一番,帮忙给一些滞销品找找销路。


    京中王府独有或者入股的作坊,她也得都去逛逛,小铺子小打小闹就算了,前期投入太大的产业,尤其是影响商贸的厂子,她须得评估好风险,加强管理。


    秦江昭看王府早年,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店铺租金和田产,并未开设钱庄,也没有大规模的作坊。


    亲王的爵位俸禄相对而言,是很高的,秦江昭想赵云琅早年估计也没有赚钱的野心,做出这番产业的初衷,大抵还是希望他父王的一众私兵,能被妥善安置,也能有用武之地。


    王府上下几千张嘴,光靠亲王的俸禄和先王先王妃给存下的家业,确实远远不够,秦江昭决心要帮赵云琅分担一部分责任。


    赵云琅未来要在朝中任职,这些年也都一头扎在学业里,很多事情他该是花了心思,把握了大方向,但主要还是在做决策和出钱,太过具体的细节,他都无暇了解。


    如今王府的摊子铺得这般大,秦江昭就须得把府内府外的事务上上下下地理清楚,改定的规矩、该有的监管措施一定要到位,因此她最近须得和管家好好探讨一番,将府内府外立好了规矩,进行规范化管理。


    此外,除去税收和支出,王府每年的净收入仍然是个不小的数字,战事完毕了,每年无需捐献,这笔钱要拿来做什么,也需要重新规划。


    就她和赵云琅俩人而言,并不会需求太多金钱,除了继续投入到某些产业当中,这笔钱须得用得有意义,捐赠或者让钱重新流入市场,是王府该为大盛效的一份力。


    总之,要考虑和忙碌的事情有很多,账簿也不过匆匆看了一下主要产业的,秦江昭深感前路茫茫,但这些事情还需要稍往后放放。


    因为最近,正好赶上秋收时节,她的水稻该收了,王府的一些田产也到了收获的时节。


    如今,农田里的产出也不必捐到前线,秦江昭最近要把这些安排好。


    下午的话,是要派人去把湖中的藕都挖了。


    王府的湖泊占地不小,但荷花主要生长在浅水的湖泽中,只有四分之一面积的湖面上才生长荷花,最近秋日水位变浅,正好挖藕。


    秦江昭昨儿吩咐去雇些有挖藕经验的农户,加上王府能用上的人手,大概一个下午就收好了。


    -


    秦江昭这边度过了一个忙碌的上午,那边赵云琅也全神贯注地上了一上午课,没几个月就要岁试了。


    午间下了课,赵云琅和丝竹往食堂走去,赵云琼几步跟上,十分好信儿地开口:“堂弟,你这新婚燕尔,就不得不回来上课,可还适应?”


    赵云琅冷淡地瞥他一眼,他这堂哥看着也仪表堂堂,就是莫名遭人烦。


    未免赵云琼死缠烂打地追问,他语气冷淡地回道:“尚可。”


    赵云琼震惊,往常但凡他问些无聊的问题,他堂弟根本不理睬他,惹他不悦,还会讽刺威胁他。


    他又小心地观察赵云琅的神情,依然是矜贵冷傲的,但是好像,少了乖戾和兴致缺缺,反而更坚定了几分。


    不是吧?婚姻对男子的影响这般大吗?说不定是错觉。


    可是,等到打完饭坐定,赵云琼看着坐在他对面身姿依旧挺拔苍劲,但却明显被养得结实了几分的赵云琅,他沉默了。


    再从正面一看赵云琅的面庞,原先总是有些苍白的面色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白玉似的脸庞棱角分明,少了阴郁之气,只剩下雍容的贵气。


    呵,成婚真有这么好吗?


    赵云琼赶紧摇了摇头,休想骗他失去自由。


    赵云琅不知他堂哥又在那胡思乱想什么,自顾自地用餐。


    没一会儿,谢辰端着餐盘过来了,乐呵呵地看着赵云琅:“王爷你休完婚假回来上课啦,我能坐这里吗?”


    赵云琅轻挑眼皮,颔首,谢辰开开心心地放下餐盘。


    “嘿”,赵云琼不满出声:“你眼里没有我吗?”


    谢辰惊讶地看向声源处,恭敬地行礼:“抱歉,十一皇孙,适才未注意到您。”


    “啧”,这称呼一出来,赵云琼就觉得自己自讨没趣,他摆了摆手表示罢了。


    谢辰却没直接坐下,而是吸了吸鼻子,“好奇特的香气啊,很浅淡,却是十足的清新。”


    他探头仔细闻了闻,寻找来源,恍然大悟:“原是王爷身上的香囊吧,别处没闻过这个味道呢。”


    赵云琼经谢辰提醒,才注意到,他说怎么似有若无地闻到什么香气。


    “堂弟,你咋还戴上香囊了呢?”话一出,赵云琼就觉得不对劲,赵云琅从未带过,那还能是如何戴上的?


    赵云琅见赵云琼一脸懊恼问出口的模样,挑了挑眉,继续用餐。


    那边,谢辰却没心没肺地直言道:“这香囊里该是有艾叶和薄荷,大抵是为了驱寒防凉的吧。”


    他抿唇偷笑:“这香囊定是王妃缝制后,悉心调配的啊,王爷当然会戴。”


    赵云琼没好气地道:“还用你说。”


    谢辰不服气:“那不是十一皇孙你问的吗?”


    “嘿!”


    赵云琅冷眼旁观,默默勾了勾嘴角。


    半晌,赵云琼又想起什么,问道:“你们俩今年参加监试吗?”


    “参加”,赵云琅淡淡道。


    谢辰跟着道:“我也参加”


    赵云琼看向谢辰:“我记得你还不到十七岁,你凑什么热闹?”


    谢辰有些得意抬了抬下巴:“先生说以我的水平,可以试试。”


    赵云琼好笑道:“过了监试有什么好?就要做官了,日日劳累,还不如做学生自在。”


    赵云琅凝眸看向赵云琼,沉声道:“你不参加?”


    “参加,再不参加怕是要被打折了腿”,赵云琼叹气,苦恼道:“我之前为逃避婚事,一直推说成婚会影响我学业。为了不成婚,去岁就没参加。”


    谢辰听的瞠目结舌:“还有不想成婚的人啊?”


    赵云琼一脸高深:“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天下这么多人,什么人没有?”


    谢辰觉得有道理,乖乖点头,但又劝道:“其实,成婚很好的,你瞧瞧小王爷。”


    赵云琼望向对面用完了午饭,自顾自优雅用着糕点的赵云琅,愣愣道:“堂弟,你哪里来的糕点?”


    赵云琅把油纸包往前赵云琼和谢辰面前递了递,声音慵懒:“都用些吧。”


    赵云琼自己反应过来,他们国子监食堂吃得单调寡淡,何曾有过糕点?


    他堂弟又何曾带过糕点来国子监?


    他的表情裂开了,不是吧?


    他拿起一枚糕点,对着谢辰喃喃道:“是我错了,不是成婚不好,有些人成了婚真闪人眼睛。”


    这赵云琅成了婚和他经常瞧见的男子,有差距。


    而最大的差距,大概就是对他不好,伤害性太大。


    他顿了顿,又语重心长地对谢辰道:“但咱们盲婚哑嫁,和人家不一样,别期望太高。”


    听了这番话,谢辰也萎靡了,蔫头耷拉脑袋。


    他不由幻想,虽然对不起小王爷,但是若他当时努努力,他是不是也能这么姿态闲适,却叫人羡慕得心里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