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Chapter81

作品:《博物学家,专业暴富[综名著]

    《电报,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只需两分钟,让你在华盛顿就能听到纽约实时新闻!》

    《记住了,以后会考的。人类通讯史新篇章的第一页,哪两个人物的名称率先被电流传输?——华盛顿总统与兔子小姐》

    ……

    五月四日,电报发布会之后,各种报道似雨后春笋在美国各个角落冒了出来。

    其中最为详细的是『美国趣闻早知道』杂志。

    记者洛夫当天就在华盛顿电报站,而将发布会实况内容一一转播。

    《人类早期驯服电报通讯珍贵史料:差点翻车的美国第一届电报发布会》,报道详述了发布会上电报连线的尴尬名场面。

    首次电报连线,采取两城交替一问一答的形式。

    华盛顿方面由布伦总统来抽题目,他手气不错,抽到的问题很正常。

    问:谁是美国第一任总统?这个问题发给纽约站点后,很快就得到了来自对面的回答「华盛顿总统」。

    十分钟后,轮到纽约出题发来华盛顿。

    当接线员将电码翻译成英语念出后,整整一分钟,全场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纽约站发来的问题:《异闻录之迷雾庄园》是兰茨先生献给谁的书?

    场内,一百多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大家面面相觑,所有人的大脑被统一按下清空键,同一时间陷入空白。

    死寂过后,人们爆发出热烈讨论。

    必须商讨出正确答案,不然的话,难道要回答一句「不知道」吗?

    那就太尴尬了。

    这不是电报机器与线路出错,而是显得华盛顿会场的一百多号人很没文化的样子。

    今天的发布会必然是载入史册。

    设想一下,后人每每读到这一页,就发会现华盛顿站点的参会者居然回答「不知道」。

    一定会有好事者细细一扒参会名单。

    很好,电报发明者摩尔斯、时任总统布伦等都在场,竟然没有人能够答题。这一题也不是困难到去解答哥德巴赫猜想,而是就连报出一个名字都搞不定。

    后世肯定也能查到,问题中的《异闻录之迷雾庄园》是电报发布会同期的畅销书。

    那意味着势必有很多人读过此书。既然读得人很多,华盛顿会场的参会者怎么就不知情了?是不是有些不学无术了?

    谁都不想承认自己不读书没文化,无奈这道题目的角度太刁钻!

    会场内三分之二的人表示看过兰茨先生的新书。书很好看,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他们能将主角到十八线配角的姓名倒背如流,但哪个正常人会去特意记住扉页上那句无关紧要的话。

    通常情况下,作者有意愿的话会在书籍扉页刊印一句「谨以此书献给某某某」,以表纪念或祝福。

    纵观全书,只有这个“某某某”不在读者的有效阅读与记忆范围内。

    今天,它居然被抽做电报连线的测试问题。

    纽约方面干不干正经事啊!抽到这种刁钻问题,你就不能变通地换一题?

    或者说,这本来就是黑箱操作吗?!

    一定是故意的!

    纽约方面看热闹不嫌事大。

    是谁?

    是不是恶狼·兰茨,搞出这道题目为了给新书做一波引流宣传?

    当然,大部分人持反对想法。

    首次面向公众的电报连线,兰茨先生是主推者,怎么可能故意搞出这种令人尴尬的场面。

    根据事后对纽约电报站现场参会者的采访,当时珀尔作为主持人建议换一题,却遭到绝大多数来宾一致反对。

    那道题目被抽到念出时,来自华尔街参会者们也都是一头雾水。

    他们答不出来,可是意见统一。纷纷表示:“不必换题!”、“这题就很好!”、“兰先生不用避嫌,我们都能作证,这就是大转盘的真实选题结果。”

    记者洛夫由此分析,纽约金融界人士对华盛顿方面多多少少有怨气。

    毕竟造成经济萧条的起因与前总统杰克逊的一纸政令脱不开关系。

    这次抓到机会,就给前来华盛顿电报站展示会的人们出难题,谁叫此处多是政界人士。

    当然,华尔街众人绝不承认这一分析。

    全部标榜自己是遵纪守法好公民,肯定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既然说好了发布会连线问答是随机选题,必须是抽到哪题就是哪题。

    无论前因如何,是巧合是蓄意,它最终通过电报线路被发送出来了。

    华盛顿会场内,人们茫然无措地议论着。最终,又是谁挺身而出机智答题了呢?

    不是别人,正是记者洛夫。

    与多数宾客正装出席发布会不同,洛夫作为记者进入发布会,是背着经过检查的采访专业背包。

    什么叫专业背包?就是有各种设备与资料。

    他直接从包里取出一本《异闻录之迷雾庄园》,翻到扉页,大声念出了答案“兔子小姐”。

    这操作也是绝了!

    开卷答题,把正确答案发送给纽约电报站。

    至此,首届电报发布会成功落幕。

    随着发布会的相关报道刊登与转载,电报网络时代即将来临成为全美共识。

    美国之外,还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通过航运让东方与欧洲获知这则新闻。

    电报发布会的热度持续了很久。

    正因为现场连线出现了令众人措手不及的提问,反而让新闻多了很多趣味性,茶余饭后引发更多人的关注与讨论。

    王牌记者洛夫当场掏书,那本书有明显的阅读痕迹,是否说明他有兰茨先生隐形书迷属性?那与他历来对杀破狼组合笔触辛辣的报道者形象截然不同。

    另外,引来无数猜测的问题,「亲爱的兔子小姐」究竟是谁?

    兰茨先生是暗恋兔子小姐吗?或者存在一段阴差阳错的恋情?

    又有可能就是字面意思,曾经养过一只可可爱爱的毛茸茸兔子?

    说『曾经』,是据消息人士称,兰茨先生在美国没有饲养任何动物。

    答案究竟是什么?!

    好想知道。

    当事人珀尔谢绝一切采访。

    她很冤枉,报纸上的无端猜测都是错误的。首先,她真没有搞黑箱大转盘操作。

    事前审核了问题集,看到过这道角度刁钻的题目,却不认为它会被问到。

    全场来宾一百十九人,大转盘上有一千零一格题目。先119选1,再由这一位幸运嘉宾转大转盘,1001选1,选到这道题的概率很低。

    事后却不得不承认,也许她头顶『幸运加成器』的名号确实有用。

    再说抽到这个题目之后,是真的拦不住纽约电报站绝大多数现场参会者的意见,人们都支持直接把这题发出去不要改。

    好吧,珀尔必须承认也有亿点点内心认同,觉得采用这题也不错。她没有十分强硬地换题,是故意给全球通讯史添上有趣的一笔。

    至于新书扉页写的『我谨以此书献给亲爱的兔子小姐』,究竟有什么深意?

    真实答案很简答。

    《迷雾山庄》的故事,取材于新奥良的沼泽庄园黑弥撒案件。案子是与「兔子小姐」一起破解的,献给他此书再正常不过了。

    为什么不写献给「默瑟先生」?

    理由也很充分,投资人默瑟是真实身份吗?

    珀尔对此表示怀疑。

    谁让默瑟先生只留公司联络地址就离开了美国,人不在纽约,那么视作主动放弃名字选择权。

    发布会之后,有正经事要做。

    对于如何架设电报网,已有了初步计划。因为要搭设电线架,打算与铁路工程相结合,沿着铁轨建设电线架。这能极大节约成本,不必重新凿山修路,且能以最快速度建成电报网络,获得收益回报。

    摩尔斯此前为获得投资,与杀破狼组合、老布洛克先生签订了合约,卖出部分专利权。

    他深知自身不擅经营。在正式建立电报公司时,与几位投资者商议,最后一致决定以专利权折合百分比入股。将建造电报网、经营电报站等实操交给可靠合作者。

    珀尔早就开始挑选合适的合作伙伴,她也没想要管理实务,只想坐等分红。

    如今电报问世造成极大轰动,让她可选择的主动权更大、能谈成的分红比例更高了。

    五月匆匆而过。

    选定与哪家公司签约,还把出版人皮特从巴黎出版社捎来的所有读者来信都给看完。有选择性地回了信,也留意到几位读者提到的古怪传说,之后可能会去探寻一番。

    珀尔将视线拉回尚未破解的谜团上。

    虽然沼泽庄园案告破,但人皮页上的预言诗来历成谜,是谁将它卖给了少年贝利?

    怀疑贝利的家庭医生,对方却不承认此事与他相关,保证从未对外透露雇主家庭情况。

    此事又会与神秘的「七芒星」组织相关吗?

    这个组织有点意思。

    假设是它给出人皮预言诗,变相在引导调查者去剿灭威尔以敛财为目的,所举办的一系列残忍人祭集会。

    有关迷失火俱乐部的主犯、从犯的审判已经下来了。

    威尔被判处死刑,而一众从犯中有死刑,也有些被判长期监///禁。

    从结果上来看,是以人皮预言为锲子,引发了后续的追捕。

    「七芒星」组织是在做某种测试时,顺手做一些惩奸除恶的事吗?

    恰如上一次在佩斯里的被杀现场留下「gth」字样,也使得调查者在追踪过程中,曝光了凤尾兰精神病院的非法人体实验。

    答案不得而知。

    珀尔决定时隔两年返回地中海,再去一趟三叉戟小岛。

    这个小岛的宝藏里有着鸡立鹤群的神秘银板,与佩斯里农场里面发现的银板来源相同。

    此去地中海,一方面把剩余宝藏搬运出来。另一方面对小岛及与它有关的传闻展开进一步调查。

    不过,需要换一个身份。

    兰茨先生太有名了,可能在神秘组织的特别关注名单上。既然探究神秘传闻,那就变身成为「神父乌多夫」。

    六月四日,巴黎。

    爱德蒙比平时醒得迟了一小时,床头放着《异闻录之迷雾庄园》。

    昨天睡得有些晚,终于有空把半个月前上市的兰茨先生新书给看完了。

    自从三月末回到法国,就一直很忙碌。

    暗中调查检察官维尔福在1829年前后的行踪与异状。

    是不是与谁有了私生子?那个孩子会与美国精神病院出来的童工贝尼代托有关吗?

    终于,查到维尔福曾经雇佣的私人医生去向。

    医师约瑟夫,早在1831年离开了巴黎,跳槽去埃及金字塔考古队做随行医生。后来没再回法国,有人说在罗马见过他。

    爱德蒙决定前往意大利找人。

    顺道把剩余的基督山宝藏给分批全部取走,也把那座岛给买下来。

    八点,下楼。

    扮好新角色布索尼神父,前往街头的咖啡厅。

    “早上好,布索尼神父。”

    咖啡店老板随口一问,“听说了吗?「兔子小姐」将与「华盛顿总统」一起,被人们永远记住了。”

    爱德蒙:!

    他就是晚醒了一个小时,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是他敏感过度了吗?

    这个“兔子小姐”不会是珀尔新书扉页上纪念的那一位吧?

    昨天买来新书,翻开第一页之后,他就开始暗暗祈祷。

    希望人们保持正常的阅读习惯,不必对扉页上那行无关紧要的话感兴趣。

    眼前又是什么情况?

    咖啡店老板明明不是兰茨先生的读者,怎么会关注到「兔子小姐」?兰茨先生是不是又坑他了?

    咖啡店老板看着面前的神父表情茫然,十分好心地分享新闻八卦。

    “您还不知吧?今天早上的报纸,美国电报发布会的新闻,外面都传疯了。兰茨先生有位心上兔,叫她「亲爱的兔子小姐」,这一定会被载入全球通讯史的重要一页。您要不要自己看看?”

    爱德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