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Chapter82(一更)

作品:《博物学家,专业暴富[综名著]

    chapter82

    春去秋来,转眼又要入冬。

    珀尔在六月坐船离开了美国,横渡大西洋后穿过直布罗陀海峡,换了船开始地中海之行。

    地中海与两年前离开时又添变化。

    发展速度日新月异,风帆船退出了航运主力,欧洲范围的水上运输进入全面蒸汽船时代。

    今夏,穿越大西洋的蒸汽船第一次试航成功。

    从英国出发驶向美国,只用了短短十三天,对比往年风帆船的航程用缩短了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不等。

    珀尔在抵达欧洲后获知这个消息,遗憾早走了一个月。

    再迟一个半月离开美国,就能坐蒸汽船返航了,被风浪颠簸折磨的时间极大减少。

    这还是吃了信息传递时效慢的亏。

    美国的电报通讯网开始搭建,欧洲方面估计也会迅速跟上。继陆地上的线路铺设之后,该考虑跨洋电报了。

    然而,如今全球范围尚无一国设立海洋学学科。

    对海洋的测量仍旧是一片荒漠,要在海下铺设电报电缆听起来遥不可及。怎么面对潮汐变化?怎么面对海中鱼类冲击电线?等等问题,叫人头脑发晕。

    早在两年前,珀尔出发去往美国就思考了相关问题。

    同行而去的大卫船长等十一人,最初被安排在费城与纽约逐步适应认知美国社会。如今十一人足够熟悉美国,走上一条不同的职业道路。

    珀尔在一年前建立了『亚特兰蒂斯海洋研究所』。

    在华尔街赚了钱,总不能堆积如山,也得要花出去。比起不停购买豪宅、游轮与古董珠宝,不如以此做研究经费,开启海洋学学科的大门。

    踏出研究大海第一步,要从与它接触最多的人入手。

    水手们,握有他们自身都不曾意识到的关于大海的秘密。将各类数据汇总起来,就会掀起时代巨浪。

    大卫船长等十一人,摇身一变成为海洋研究所第一批研究者。第一个任务是走访美国沿海各地水手,搜集力所能及能找到的所有海洋资料。

    同时,珀尔打通了和海军部、美国地质学家与自然学家协会的资料借阅通道。将旧时的航海日志、分散于其他资料内未被特意重视的大海信息一一汇总起来。

    这一研究的工作量巨大,注定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事。

    十五位对此项目感兴趣的科学家,挂职兰茨先生的海洋研究所,开始从故纸堆中开始整理出一个新世界。

    发起者却改头换面抵达了欧洲。

    珀尔以乌多夫神父的身份,再入地中海。

    角色剧本中,此人原本生活工作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一个清贫的教区任职。

    「乌多夫」是一个有着胖肚子的中年男人。

    他的眉毛非常短,面颊有着两坨北欧红,鼻头有着褐色雀斑。棕色的齐肩卷发,被扎成了小马尾。

    乍一看,他是个相貌滑稽的胖子,很难与神父联系到一起。

    这却是北欧某些地区神父们的常态。外表看不出是神父,反而像是猎人、渔夫、铁匠、木匠等等。

    因为当地政策规定,教区的税收只有四分之一能为教会所用。神父们的工资微薄,生活清贫而不得不身兼数职。

    乌多夫神父最终选择离开家乡,游历欧洲兼职做一些驱魔工作,那样还能多赚些钱。此次的目标地点是意大利,因为在陈年老报上读到一则旧闻《罗马鬼宅惊魂》。

    标题通俗易懂,而旧闻也非标题党。

    以较为干巴巴的语言讲述了1836年万圣节,即两年前有一队年轻人闲来无事,勇闯罗马城内的一栋无人老宅的遇鬼事件。

    珀尔在七月返回欧洲之后,先去了雅典城。

    三叉戟岛上的剩余宝藏仍旧是老样子,木箱夹缝内的头发丝位置没被移动过。

    再次见到宝藏,她的心境却与初见截然不同。

    当时报着开巨额盲盒的心态来,虽然做好一场空的准备,但无法不渴望一夜暴富。

    如今,这些剩余宝藏的价值再高也只是锦上添花,是能多开几个研究所的经费罢了。

    心态改变,运送宝藏时也就打心底从容不迫,哪怕它们都沉海了无妨。越是在意,越怕出事。越是无所谓,运送宝藏还越是无事发生。

    借着神父搜集各种书籍名义,将金块珠宝压箱底,在地中海上一圈圈来回转悠。不紧不慢地把宝藏分散藏在西西里岛、西班牙、法国、瑞士等地。

    初夏到冬来,宝藏被处置妥当。存银行的存银行,藏在新房子里藏房内。

    宝藏全部有了着落,但是藏宝地中挖出的那块格格不入银板,其来历依旧不可查。

    走访了很多人,没有谁听说三叉戟岛有特殊过往。

    它很平凡,正是这种平凡让宝藏得以安安静静被埋葬了一百多年。

    那马古怪银板又从何而来?它的其余部分要去哪里找呢?「七芒星」组织又在哪里活动?

    珀尔无从回答。

    选择饰演“乌多夫神父”前往罗马鬼宅,就是想着不如从古怪事件入手。夜路走多了,总能撞到线索。

    倒也不是随意挑选。

    鬼宅主人伍恩,曾经给巴黎新势力出版社寄去读者来信,希望兰茨先生能给出一些指导建议。

    1837年的来信,伍恩简单诉述了近些年发生的事。

    他的母亲在1832年去世了,自此后世上只剩父亲黑泽一个亲人。

    父亲黑泽年过四十,曾经是一位出色的医生,却在妻子去世后不久患上严重的精神疾病。其实,也不能肯定精神病,也可能是魂魄丢失了。

    父子两人分别住在罗马的两套房子里。

    1833年的夏夜,黑泽在罗马老宅里待了一段时间。

    伍恩通常在周末去往老宅与父亲聚餐,他没想到时隔六天见到父亲,发现黑泽疯了。

    自那以后,请了不少医生,但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伍恩一边好吃好喝照顾着父亲,一边也想弄清楚父亲发病病因。是不是老宅相关?或是与其他事有关,比如埃及法老的诅咒。

    此处,伍恩的语序比较混乱。

    他谈起父亲曾经做过埃及考古队的随行医生,在1831年进入金字塔考察。

    当时没有传出任何异样消息,但是两三年过去,当黑泽发疯后,再回头去查考古队的情况,发现剩余的六人先一步就出事了。

    六个人是死不见尸。

    1832年,黑泽听闻妻子去世,他提前离开考古队,匆匆赶回了意大利。

    1833年春天,考古队剩余六人回航。船只在地中海遇难,所有人都下落不明。

    同一年的夏天,黑泽就在罗马老宅内发疯了。

    为此,伍恩怀疑父亲或许遭遇法老的诅咒。

    可无法完全肯定,因为黑泽的疯言疯语中,一直叫嚷老宅有鬼,似乎那鬼魂才是致病元凶。

    老宅有鬼吗?

    伍恩能询问的人极少。因为父亲不喜欢太多人服侍,老宅内加上管家、厨师、杂务工总共四人。

    这三人都没察觉闹鬼。

    另一个古怪之处,黑泽在疯了后时常念叨一句话,“不好了,我把灵魂弄丢了,神父怎么还不来。”

    这话说的,究竟是对自身病情有所认知?还是胡言乱语?所谓“神父”究竟是虚指,还是某一个具体的人?

    伍恩将当地教区以及罗马城周边的神父都请上了门,但黑泽见到那一群人也没任何反应。

    之所以将信到巴黎出版社,是听说兰茨先生在调查疑难事件上有一套,想询问意见。

    信,1837年春天寄的。

    黑泽出事的老宅,就是1836年报纸上的「罗马鬼宅惊魂」地点。

    至少能确定一点,见鬼的人不再是黑泽一个,还有一队冒险者也见鬼了。

    珀尔在1838年春末才看到信,不知对方的问题是否解决。

    反正扮成乌多夫神父,也符合疯黑泽在等一位神父的疯言疯语,那就去瞧瞧情况。

    十二月下旬,船只停靠罗马港。

    外出漂泊的人不在意时间。等入城才意识到又一年的圣诞来临,街头商店大多歇业,可供选择的食宿型旅店不多。

    对比之后,珀尔选择了全天营业的「大鸡翅酒吧」,这里的二楼提供住宿。

    伴随风铃声响,推开了酒吧老旧的木门。

    下午一点半,办理好入住手续来到餐厅。十张桌子,半数有了客人。一共七人,五男两女。

    一眼便知这些食客聚集于此很不寻常。

    其中有三个男人各自独坐一桌,都是神职人员装扮,穿着黑色教士长袍、头戴风帽。其中一个鬓角斑白,自然而然地驼着背。三人可能互不认识,没有语言交流。

    另外两桌,各有一对男女。

    一桌两人年纪相当,像是夫妻,佩戴着同款婚戒。古怪的是,吃饭也带着水晶球。

    另一桌像是主仆。皱纹爬满了老妇人的额头,而强壮年轻的男侍卫坐在下位。

    桌边,竟然放了一把长剑。手柄是乌木,剑首部位似是蛇头,剑鞘为鎏金浮雕,刻着一圈圈炼金符号。其款式不该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街头,而是该在博物馆与私人收藏室。

    珀尔踏入餐厅的一瞬间,烛火迎风而动。

    餐厅内,非常安静。

    光影斑驳,明明灭灭。让人觉得仿佛一脚踏入四百多年前的中世纪。

    五桌的食客纷纷抬头,向新来的客人投去一瞥,随后又都收回目光继续吃饭。

    珀尔似大大咧咧地笑了笑,然后找了一个靠门最近的位置坐下,等待餐食上桌。她暗中思考着,这些人都是冲着罗马鬼宅来的吗?

    两分钟后,饭菜没来,外面却传来一阵兵兵乓乓的摔门砸椅子声。

    “都不许动!接到线报,有个携带宝藏图的神父或驱魔人来了罗马。快交代,你家酒吧有没有发现可疑分子?”

    “我的上帝啊!哈德,你别砸!”

    酒吧老板嚎叫起来,“你在搞什么?打劫打到我这里来了,谁会携带藏宝图大声嚷嚷的?”

    这一群劫匪显然没搭理酒吧老板的阻拦,继续横冲直撞。

    然后猛地一脚踹开了餐厅门,以哈德为首的六个彪形壮汉手持大刀就要冲进来。

    门一被踢开,六人打劫的动作了愣了愣,被眼前古怪到梦回中世纪的气氛给怔住了。

    哈德很快回神,指挥手下鱼贯而入。

    大刀率先指向距离门最近的胖神父。“说!你见过藏宝图吗?!”

    珀尔一脸欲哭无泪,惨遭横祸的模样,茫然无措地摇头。

    哈德瞧着胖神父一幅滑稽的穷酸模样,又是刀锋一转。

    先挑了七个人里瞧着最虚弱的那一个,这就另一桌单独落座的驼背神父。“你呢,见过吗?!”

    驼背神父有气无力地摇头,都没有正视劫匪的眼睛。“没有。”

    这位就是扮成布索尼神父的爱德蒙,将年老体弱的样子演得淋漓尽致。

    心中却道:邪门了!

    从巴黎到意大利,五个月时间查实维尔福离职的私人医生约瑟夫,正是罗马城内疯了的黑泽。

    这一路调查没遇上打劫,今天怎么终遇一劫?而且还是来抢藏宝图。这些劫匪难道知道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