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作品:《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名著[历史直播]》 方士大着胆子道:“回陛下, 臣曾向陛下说过臣等炼制丹药时,发生爆炸的事!”
扶苏眼神也亮了起来:“阿父,这方士之前确实提过。”
王翦也站了出来:“当日的情景,你再说一遍。”
方士看了眼始皇帝的眼色, 正式道:“回将军, 臣用硫磺, 硝石等火法炼制, 所得成品威力巨大,可用于军中, 如今见这五行车,臣的想法是, 把这五行车和‘丹药’联系起来。”
始皇帝皱着眉头,自己构思了下那场景,道:“五行车和爆炸之物放一起, 是个好法子。”
王翦眼中是再也压抑不住的兴奋, 立即道:“陛下, 臣向您演示一遍。”
始皇帝立即命人安排了场地。
根据天幕提供的线索,众人的想法大致如下。
制作一辆和五行车差不多的车模型,上面可乘人, 物资, 兵器,再命令炼丹药的方士总结出爆/炸物的比例,总量, 好作日后规范使用。
车要牢不可破, 外不能攻击,内可自动运行,于战场上使用时, 只需战士在车内操作,将“丹药”投放于敌方,则可大范围攻击,利于作战,利于本军。
……
扶苏道:“阿父,这‘丹药’采用火法炼制,何不取个名字,也方便方士日后制造,将士们使用。”
始皇帝只是按照这制造流程,赐了个“火药”之名。
许许多多的方士被派去炼制此物,改变其中的比例,以便日后规范生产。
如此,此物开始在秦军中大范围推广使用。
至此,秦军如虎添翼,六国余孽不敢蠢蠢欲动,大秦的国防事业更上一层楼。
始皇帝很欣慰。
如今步步改变大秦之发展,大秦日后的路定不会再像天幕之前说的那样。
扶苏自己也是,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样一一改变下去,大秦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的,阿父肩上的担子也可越来越少了。
……
汉朝天幕下,卫青和霍去病也朝刘彻演示了一遍此物的使用方法。
其展现出来的爆/炸威力,见多识广如刘彻,也惊在了当场。
而匠人制作的车,加上这火药,简直就是一行走的“爆/炸物”,人是不敢与之交锋的。
卫青道:“效天幕上五行车的制造,同时把丹药放置于上,如此汉军可所向披靡,匈奴不敢来犯。”
霍去病则是请命道:“陛下,臣愿出击,击退匈奴!”
刘彻心中也很震撼,他稍微平复下心情,把霍去病扶起,道:“不急,待这火药和五行车制造出来,将士们熟练使用时,那时朕定会派你去。”
霍去病只能听命。
可恨不能现在立即击退匈奴,保卫大汉山河,退却匈奴百里,也好叫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
不一会儿,有人来报:
“陛下,民间有擅火者,把火药制造出了彩色之状,于天空中爆炸!”
“还有这样的事?”刘彻疑惑道,“那匠人怎么说?”
“匠人称此物为‘烟花’,此物遇火,则似花朵那般绽放在天际,极具观赏性,民间许多百姓爱看。”
刘彻道:“朕也瞧瞧。”
很快就有掌握了烟花制作方法的匠人上前,临时给他和文武百官表演了一场烟花秀。
这迤逦之景,于天空绽放那刻,犹如火树银花,瑰丽无比。
匠人道:“陛下,此物晚上观看效果更甚,那才是人家一大美景。”
刘彻放声大笑:“想不到,此物既可用于军中,又可用于民间,给百姓带来欢乐。”
匠人微微一笑。
朝中大臣也颇喜欢此物,于是刘彻灵机一动,何不大肆推广,只要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制作此物。
这……这还是另一个商机,可充盈国库!
对于这些,刘彻开心得不得了。
大汉,一下就得到了这么多宝贝,财政上有收入,军事上有武器加入,文化上,民间皮影等多发展。
这天幕,当真是吉祥之物啊。
……
时间线到大唐时期,此时的火药已经大规模利用于军中了,将士们外出打仗,有专门的“军火库”。
李世民只是命人改善一下火药的制作方法。
军事方面的事情安排完,剩下的便是天幕之景了。
李世民道:“朕记得……这天幕所说,哪吒乃李大将军之子?”
长孙皇后面上带笑:“陛下,正是。”
李世民又道:“这天幕说,李大将军对自己的爱子严厉交加,那哪吒甚至不惜腕骨削肉,只为了和他撇清关系?”
长孙皇后:“是的,陛下。”
李世民兴趣渐渐起来了:“观音婢,你印象中,李大将军是什么样的人?”
长孙皇后嘴角扬起,细致数了一下李靖大将军的功绩,道:“骁勇善战,忠军报国,是陛下的好臣子,是将士们的好将军。”
杜如晦接过话:“不爱笑,平时就挺严厉的。”
魏征道:“一板一眼,军令如山。”
袁天罡道:“老正经,对子女确实严厉。”
李世民哈哈大笑起来:“那这么说,这哪吒之事,没有‘冤枉’他了?”
众臣子皆被逗笑了。
李大将军平时都是一板一眼之态,如今被这天幕编纂了一遍,肯定坐立难安。
他那样正经无比的人却遇到这样的事情……
咦,不敢想象了,真想现在就看到他的脸色。
且不说这是后世之人编纂的故事,这托塔李天王之行径,与李大将军也相差甚远。
只是,对于看到李大将军的窘事,大家还是很乐意的。
李世民道:“就是不知道李大将军看到这一幕,他会做何想法,来人,把这天幕所展现的哪吒之事记录下来,特别要记哪吒与李大将军决裂那块,那里最精彩。”
众臣子:“?”
李世民道:“被朕和诸卿看到了李大将军处理家务事是这样的,他一定觉得很尴尬,这样的一幕可太少见了,定要画下来,他日后若是忘了,朕来提醒他。”
对于霍霍自己的大臣,他突然就提起了兴趣。
这后世之人把这一神话形象与李大将军结合起来,其想象力之丰富,倒叫他刮目相看。
底下臣子:“??”
很快他们也笑了,陛下也爱看这热闹。
李大将军要是知道,不得巴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众人一时之间哭笑不得,陛下啊陛下,李大将军已经够惨了,您还这样!
长孙皇后道:“这后世之人呐,编排故事时,总是会牵扯到我大唐之人,如今这李大将军之事,似乎……”
她本想说似乎有些匪夷所思,可立即想到自己的夫君。
李世民可是被编排进阴曹地府的人呢!
后世之人,会放过谁?
她也就摇摇头,不再说话了,只是苦了李大将军了,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
李世民也想到了自己,可他能接受,他才不管别人怎么看,他看别人尴尬就能获得很多快乐!
同一天幕下,李靖家中。
家臣讪讪一笑:“老爷,您看,这……”
李靖坐得板正,决定一句话也不说。
家臣安慰他:“老爷,我们都知道您不是那样的人,你不必为此担忧。”
虽然这天幕全大唐的人都看到了,全部的人都知道您那样对哪吒三太子,全大唐的人都知道您过于古板严厉,全大唐的人都知道您那些家务事,全大唐的人都在看笑话。
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在看热闹。
这虽然很尴尬,但是您要挺住,您别觉得不好意思,大家都懂的。
李靖:“……?”
家臣激愤扬言:“老爷,您若是觉得就进屋子,这里发生的事情,老臣会一一向您禀告。”
李靖看穿他的心思,道:“待我进屋去了,不在你身边,你好和别人讨论,是吧?”
被拆穿的家臣,默默低下头,虽然做出一副“我错了”的样子。
可心中想的却是,太精彩了,没想后世之人把老爷写成这样!
还有吗还有吗,他能看,他想看,想看老爷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的故事,最重要的是,越让老爷尴尬越好!
他可太开心了。
……
到宋朝时期,这个时候的烟花也好,火药也好,民间与军中皆大范围使用了。
这个时候正是哪吒这一形象开始产生之际。
众人一看这天幕上的哪吒,直接引用了,丰富了哪吒的过往经历与人物形象,也使得这位少年英雄的事迹被更多的人知晓。
元到明清时期,杂剧,戏曲等兴起,哪吒形象被直接引用到舞台上。
这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文化,也为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乐趣。
不多时,天幕上画面变了,出现的是大家公然的英雄形象。
——孙悟空。
有人道:“这不是已经介绍过了么?”
“新人物不该是取经路上遇到的妖怪么?”
“九九八十一难,这才一半不到啊。”
天幕上,玄女道:
【这次出场的人物,便是展示出来的这样了。】
【他说他也大闹天宫,他也要取经,也有个师父,也有紧箍咒,也有金箍棒。】
众人:“?”
什么叫也大闹天宫了,也要取经?
这不就是悟空么?
天幕上出现了一幕:
唐僧正生气地坐在某处,悟空出现。
“师父!”
然后,这个平时一直对唐僧尊敬有加,对唐僧的要求几乎是有应必答的悟空,“砰”地一棒子把唐僧打晕了。
众人:“???”
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