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
作品:《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名著[历史直播]》 【下面要出场的人物, 情况实在是复杂。】
【他与西天世界有联系,后来有了强有力的背景,他又有地上的人脉,父亲母亲都是大妖怪级别, 而他与悟空的关系, 也是扑朔迷离, 用八戒的话来说, 他要叫悟空叔叔,叫八戒二叔, 叫沙僧三叔。】
众人:“???”
这关系网……?!
还和悟空沾亲带故?
悟空什么时候和妖魔扯上关系了?
最让人莫着这头脑的是这“叔叔”“二叔”“三叔”。
既滑稽又在意料之外。
这妖怪,牵扯到西方世界, 又牵扯到妖界,甚至连悟空这儿也有了联系……
不简单,一定不简单。
……
【这妖怪个头不大, 原著中长相就是个婴儿, 在影视剧中也是个孩童般大小。】
【他年纪也不大, 短短三百年,比起上天庭那些动辄万年之辈,他实在是稚嫩得很。】
【可虽如此, 他能力却实在出众, 人小鬼大占山为王,创立了自己的“火云洞集团”,有了追随自己的小妖, 缔造了一方帝国, 强大得很。】
【他没有用父母给的人脉背景,活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
众人:“???”
婴儿、孩童这些字眼和创立集团, 缔造帝国等字样联系起来……
着实有点诡异的。
若用这玄女的话来说,这莫不是个婴儿创业者?
众人只觉得不可思议。
只是有人又反应过来,神魔世界里,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对于这新出现的人物,始皇帝始终持中立观看的态度,他会从每一个故事中自己总结利于当下的政策,同时也从天幕上所展示的东西来推测这是否是后世之物,以便从中找到利于大秦更好发展的东西。
只是,这次的人物似乎……真的和前面的不一样。
年纪轻轻就能创立自己的“集团”,这带入人类,带入皇家,这不就是小小年纪肩负大任者嘛!
始皇帝十三岁就上任,于乱世中接手这个飘荡的国家,以一己之力平复了朝中的动荡,后又一统六国,完成这些时,他也不过青年之岁。
始皇帝对于和自己某些经历相似者总是感兴趣的。
扶苏脸上也露出笑容:“阿父,这次的人物,兴许能给阿父一些启发呢?”
没错,始皇帝心中想的最重要的还是发展大秦,所以这新人物,兴许会有真正有用的信息出现。
汉朝天幕下,刘彻则是道:“这小小孩童,竟也有这般本事,我大汉人才济济,虽不似这样年纪小,却也是青年才俊。”
他的目光看向霍去病。
霍去病:“……”
他没说话。
这能一样么,怎么能把神话故事里的妖魔和现实世界里的人放在一起类比呢?
刘彻道:“霍大将军十几岁便逐匈奴,所展示的大将之风使人惊叹,如今这天幕所示,朕便想到你了。”
霍去病笑笑:“陛下,臣此生心愿,便是护我江山,匈奴人永远不敢来犯,至于什么年纪不年纪的,臣不在意。”
刘彻赞许一笑,继续看向了天幕。
时间线往后推,各朝皇帝们开始讨论起自己时代的“天才儿童”来。
其中最使人唏嘘的莫过于一篇《伤仲永》。
那个时代的人能从中知道仲永少年之才,其老时的庸人之态,众人皆摇头嗟叹。
可惜可惜!
这体现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所以百姓们又都重视起从小培育起自家孩子来。
虽然,这些人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这妖怪的真面目,可从这描述上来看,似乎也不是什么罪大恶极之徒。
其年少便有这番事业,这才是让人羡慕的。
……
玄女道:
【作为一位合格的集团领导,他也会像前辈学习,典型之一是学习白骨精的手段,作人类状态假惺惺像唐僧求助,欺骗唐僧肉眼凡胎。】
【典型二则是效众多妖怪前辈之法了,也想捉了那唐僧长生不老,同时誓死与悟空作对。】
【作为师徒几人向西天前进路程上的阻拦,他是个很有志气和手段的妖怪,有志气体现在他有背景也不用,打不过悟空也不叫自己老爹老妈来帮忙。】
【他全靠自己,作为一个有自己集团的妖怪,他有自己的傲气,小小年纪就把“白手起家”和“自立自强”“我是富二代和官二代但是我就是要靠自己”写在脸上,不可谓不是年纪最小的霸道总裁了。】
【微笑脸jpg…】
众人:“……”
霸道总裁,白手起家,成功人士这些新型词语一个个冒出来,大家皆是一脸懵。
“嘶……总觉得不太正常……”有人道。
有人则是乐呵呵的:“听起来有种滑稽的感觉,这霸道能理解,就是做事的态度,而这总裁……”
“后世之人,真会取名字啊。”
“白手起家,成功人士,呵呵,这不就是字面意思么?”
“……”
这些形容词,别具一格也生动形象,颇有趣味,众人也不再深究,一笑了之。
对于这新出现的人物,众人是持赞赏态度的,听起来似乎和前面的都不一样呢!
有背景但是不用,有神通广大的父母也要靠自己,年纪那么小,却有那么成功的事业!
这真的是个妖界异类了,换成人类,那便是天才。
天才,多么稀罕的物种!
有些人好奇起来,这样的妖怪,最后结局该归去哪里。
毕竟,这妖怪似乎还有点背景,之前有背景的妖怪结局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之前玄女说过,悟空现在对妖怪不再是一棒子打死的态度,天上的归天上,海里的归海里,这妖怪如此与众不同……还真不好说他的结局。
天幕上,出现一个小孩模样之人,他做出被吊起来之样,向唐僧求助。
这样的把戏,众人早就习惯了,之前那白骨精和银角大王,用的就是这样的方法,取经几人组只需略过就好。
然而,唐僧还是觉得这是人:“悟空,去救他!”
众人:“……”
唐长老啊。
你怎么还……这么轻信他人啊!
这荒山野岭的,怎么会有人家,这么明显看不出来吗!
可也有人反应过来,若唐僧不救,就不符合他的形象了,他也不是这样的人。
所以,悟空必须去救了。
……
【这妖怪的手段不像前面那些妖怪那样变化多端,他只是一招,却让与众多妖怪过过手的悟空摔了一跟头。】
天幕很快把红孩儿抓取唐僧,悟空被三昧真火烧伤等画面放出。
这是悟空头一次在对付妖怪的时候这么狼狈,众人皆担忧不已。
紧接着,玄女道:【因为悟空大闹天宫之际,太上老君曾把悟空放在八卦炉中,那时候悟空的眼睛便受到了影响,见不得烟,这才让红孩儿有机可乘。】
【红孩儿最终的结局是被菩萨收服,做了菩萨身边的善财童子,因为他父母乃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他这般跟了菩萨,他父母心中怎会不怪悟空,这一难又为后文悟空“三调芭蕉扇”做了铺垫。】
【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后来的剧情中,这红孩儿倒是真心的感谢悟空,让他走了正途。】
天幕一一把这些画面放了出来。
跟着菩萨,这妖魔倒真是有了个好去处。
……
始皇帝眼睛发亮,道:“诸卿,可见那五行车?”
他指的是悟空与红孩儿争斗时,那一辆用来战斗的车。
上面火光灼灼,威力巨大,虽然这有神话部分,可那车之形,车之使用,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若是作战之时,秦军也用这样的武器,那便像是万夫之勇,谁能匹敌?
“王将军,你来说说看。”始皇帝的目光看向王翦。
王翦站出来,直言道:“陛下,这车只可做近战,而那火势的维持,也是一个问题。”
始皇帝仔细思索了一番那战斗场景,道:“如此说来,那五行车是不能用于军中了?”
王翦道:“非也,只是不可大范围使用,若是两军交战,人员数目差距过于巨大的情况下,这车发挥的作用只能是颇小的一部分。”
王翦很快按照天幕所示,用了一架车,在上面点上火把,又借着风之势,让“火车”向前驶去。
然而……效果很不理想。
这车行驶到一半便支离破碎,根本造不成多大的伤害。
见这一幕,朝臣们叽叽喳喳讨论起来,李斯与扶苏站在始皇帝的后面,对视了一眼,皆在思考解决之法。
赵高心中想着胡亥的事情,注意力倒是不在这边,只是听到这么多人都对这“五行车”之事情上心,他便做出参与的样子。
讨论了半天,依旧没有个解决之法。
众人再次回忆起那天幕上五行车被点燃,便是一架火红的武器朝取经几人驶去,这大大方便了作战。
可是……王翦大将军所说,也是个问题。
沉思了一会儿,扶苏道:“阿父,这天幕提供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何不集思广益,让看到这一天幕者,有想法者,皆于咸阳宫上报,采纳者重重有赏。”
始皇帝皱着眉头,道:“唤儒生,方士,武士……”
他把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人都招来了部分。
这些人来后,把从天幕出现开始的所见所想,所闻所想,皆如实相告。
关于后世所用的钱财,有人也不明白后世之人的那些轻薄记录之物如何得来,行动快者尝试用木头,削薄的竹片……
都不太像,还是差一点信息。
关于作战时的工具,铁棒等,匠人们自觉改善。
而那五行车,皆是困扰着许多人的问题。
有人道:“传闻曾经的墨子擅木工,极大方便了百姓的生活,何不学他之术?”
五行车那作战时威力巨大的模样,在始皇帝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听到这话,立即命人取来宋国的书籍,又令曾经的匠人,按照天幕上出现的五行车之样,制作了一辆出来。
虽有不足,但大体有个方向了。
……
【这一难以菩萨出场结束,至此,红孩儿的背景便是西天之人了。】
【提到红孩儿,古典神话中,有一人与他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人武器也与“火”有关系,出现的形象也大多以幼童为主。】
【其最开始的形象始于宋朝,经过许许多多的艺术加工,他最后的形象定格为如今我们看到的模样。】
【脚踩风火轮,手持火尖枪、项带乾坤圈、背有混天绫、除暴安良,战无不胜。】
【其大闹龙宫,剔骨还父,莲花化身等故事随着《封神演义》的传播而深入人心。】
【而在民俗形象中,他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英勇善战,是少年英雄,是妖魔的克星。】
【而在《西游记》中,他的形象与此有些许差别,他乃佛祖义子,在悟空大闹天宫时出场,虽败于悟空,其勇猛形象却深入人心。】
【在师徒几人取经路上,他也助悟空解决困难,乃一大仁大义之人。】
天幕上,玄女放出了一段哪吒生平的画面。
其母亲怀胎三年才生出他就注定了这个孩子的不平凡。
而后来,他大闹龙宫,析骨还父肉还母等情节,看得人心情跌宕起伏,而后的莲花化身等,众人大致了解了这位少年英雄的一生。
至于与红孩儿的对比,大概是俩人都是幼童之态,且武器与“火”有关系罢。
天幕上,放出了一段哪吒脚踩风火轮的画面。
那风火轮,左轮生风,右轮喷火,上天入地,速度极快。
这一幕,风驰电掣,惊呆了众人。
大秦天幕下,始皇帝也盯着这看,脑海中隐隐有了想法。
有方士道:“陛下,陛下,臣知道了!”
赵高皱起眉头道:“放肆,大殿岂能容你这么聒噪?”
方士声音低了下去,压抑住了自己的兴奋劲。
扶苏上前道:“你有何言?”
方士见是公子扶苏和自己说话,大着胆子道:
“臣有一计,可使我大秦之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矣!”
始皇帝眼眸中顿时泛起亮光:“你有何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