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戏剧性的一幕, 众人先是不解,后捧腹大笑起来。


    这天幕展现出来的场景,虽然不知为何突然说出这样一句话来,可这声音听起来就很有喜感, 再结合前面说的“妖界诈骗”这一说法, 众人脸上是乐呵呵的。


    玄女道:【这大概是西游记中最欢快的一场戏, 同时也是法宝这类物品出现最多的一章。】


    【原著中, 故事起始于功曹传信于取经几人组,叮嘱此地妖魔盛行, 恐师徒几人于此地遇难。】


    【功曹提醒,这是个引子, 因为后面会涉及到重大人物的出场,悟空经过他的提醒,又吸取了三打白骨精那事的教训, 以及与众多妖魔战斗的经验, “连哄带骗”让唐僧答应让八戒去巡山。】


    连哄带骗?


    刘彻摇摇头:“悟空对唐僧连哄带骗?”


    悟空为什么要这样对唐僧?


    然而, 画面很快,已经到了八戒巡山,巡了一会儿便要偷懒睡大觉的场景了。


    众人啼笑皆非。


    这八戒, 还真是走到哪里懒到哪里!哪里都不够他睡的!


    画面一变再变, 悟空察觉了八戒的行为,教训了他一番,八戒再次巡山, 此刻的他有一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遇到一只鸟儿飞过也担心是悟空在监视自己,自顾自说话,自顾自表达不满。


    直到……遇到了妖魔, 被妖魔抓走……妖魔变作老道欺骗唐僧,唐僧再一次展现出作为出家人的性本善,于是便命令徒弟背这妖魔化身的老道。


    悟空看出了其中的诡计,便提出自己来背。


    玄女道:【这里,我们来看看悟空对会变幻的妖魔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三打白骨精事件后,悟空知唐僧之迂腐,也知他对凡人持一种盲目的慈悲态度。】


    【同时,从在五行山下走到这里,他遇到的“有背景”的妖怪不少,渐渐知道了要制服这些妖怪,要先明白这些妖怪的背景,天上的归天上,海里的归海里,总不再是像之前那样一棍子打死。】


    【对付妖魔,既要保护唐僧,又要让唐僧相信这是对取经队伍不利的妖怪,同时还要兼顾着这些妖魔的背景,他便采用迂回战术,把一切担子都压在了自己肩上。】


    众人:“……”


    于这人情世故里四处平衡,辛苦悟空了。


    天幕上,悟空背起那银角大王所变的老道后,不一会儿,老道消失,变成了沉甸甸的大山。


    那妖怪本领通天,移动了几座大山来压住悟空。


    【这银角大王调动的三座山,分别是须弥山,峨眉山和泰山,悟空被这三座大山压住,几乎七窍喷血,脱不得身,于此处感慨悲叹哭泣起来。】


    这悟空什么性子,竟会被这困境逼到这境地?


    【悟空感慨于自己五百年前有此遭遇,如今护取经人西去,也要有此番磨难,他本性情中人,便有此番表现。】


    原来如此。


    众人皆摇摇头。


    似乎这一路,悟空的改变全是为了这唐僧,有悟空这样的徒弟,几世修来的福分呐!


    只是,有人也愤愤不平起来,按照这样来说,这些“妖魔”因为有背景,犯了错也不会怎么样,只是害苦了取经几人,而因为有背景,他们的遭遇也不会像那些没有背景的妖怪一样。


    画面还在继续,悟空从压着自己的山下逃脱后,知道了这山上的妖怪,于是便开始了自己的拯救行动了。


    那妖魔抓住了唐僧,因害怕悟空的本事,不敢随便就这么动了唐僧,于是便派小妖去用法宝收服悟空。


    悟空知道这一切,化身为“老神仙”,哄骗了他们的法宝,再是去接两只妖怪的老奶奶……


    这些画面异常轻快,悟空动作很快,把妖怪耍得团团转,同时嬉笑怒骂,不亦乐乎。


    天幕下的人看着这,嘴角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


    【原著中,悟空在去接这老怪的时候,回忆自己的曾经,只拜佛祖,菩萨和唐僧,如今为救取经人,不得已拜这老妖,朝这妖怪下跪,叫他奶奶,还要听他的吩咐,悟空再次哀叹唏嘘流泪起来。】


    众人:“……”


    委屈悟空了。


    然而,玄女话音一转:


    【别以为悟空会让自己吃亏,再跪了那狐狸精后,听到那狐狸精叫他“我的儿”,他心中暗自记下了这仇,道:“好,叫得结实!”。】


    【然后,悟空在路上一棒子把那狐狸精打死,动作十分干净利落,金箍棒发挥了最大的威力。】


    天幕下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不愧是悟空。


    ……


    剧情一一进行着,到了那名场面,众人就看到银角大王举着葫芦,势在必得道:“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


    其神情之生动,动作之嚣张,语言之灵俏。


    实在是一副……使人不得不发笑的场面。


    民间有稚童,也学起那银角大王之样,向小伙伴戏言道:“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


    其小伙伴也学起悟空的模样,张眼朝那葫芦望去。


    这给他们带来了无数的欢乐。


    而大秦天幕下,始皇帝命令画师所画的画册,也按照天幕上所演绎的一切,画完,装订成册了。


    看着厚厚的竹简,始皇帝始终皱着眉头,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得快点知道这些文化传播的途径,这样才能使大秦的文化更进一步。


    ……


    天幕上,悟空面对银角大王的挑衅,很自信,根本没把这放在眼里。


    大家本想看悟空会怎么结局,没想到,一个不小心,悟空就进去了。


    众人:“……”


    虽然这一路上悟空遇山开山,遇水架桥,妖魔鬼怪更是没有一个能逃离他的手,可众人还是不免担心起来。


    紧接着,悟空很快就摸清楚了这瓶子的使用方法。


    他作“者行孙”、“行者孙”,几次捉弄了那银角大王,每一次都把那银角大王气得够呛。


    这些画面愉悦,配合轻快的音乐,众人皆是乐得合不拢嘴。


    玄女道:


    【为什么说这里发生的事情是早期妖界大型诈骗案件呢,这要从悟空所做的三件事情和取经队伍这一难的追根溯源说起。】


    众人:“?”


    悟空做的三件事情?


    追根溯源这一难?


    【先来看看悟空所做事情之一,以假换真。】


    【他变幻出假的葫芦,再以“遮天”之名来骗取了那精细鬼和伶俐虫手中真正的宝贝。】


    【二,虚张声势,真假不分,“者行孙”、“孙行者”“行者孙”等名字,皆是迷惑。】


    【三,“公”葫芦与“母”葫芦,虽是胡言乱语,却也达到了一种“虚张声势”之效,使得妖魔不敢掉以轻心。】


    【而这一难,本就是菩萨设置的考验,其从源头上来看,本身便是一场骗局,这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本就是太上老君的童子,只是被那菩萨借去化作妖魔,只为了给取经增加难度罢了。】


    ……


    李世民幽幽道:“菩萨既是这取经发起人,又这般待那唐僧……”


    归根到底,他还是担心大唐的玄奘法师,担心他一路的安全问题。


    这几个妖怪看下来,有时看得人胆战心惊的,玄奘法师就一个人,却要跋涉那么多地方。


    ……苦哉!


    日后若是亲自看到那《大唐西域记》,定要印刷千册万册,供万民观看。


    不能让玄奘法师这一路白辛苦了。


    ……


    同样的天幕,每一个朝代的皇帝接受到的信息不一样。


    始皇帝抓住的是悟空使用的法子,“以假乱真”、“虚张声势”等,这悟空何等聪明,能从这天幕上看出来,可那毕竟是虚构的人物。


    但是他用的法子是真的啊,遥记得当年张仪采用“纵横”之策,使得大秦得以打破其他国家的联合,而这猴子用的法子均出自《孙子兵法》。


    这书不仅仅用于战场,更是于生活中各处可用。


    始皇帝想了想,得让秦官员们再认真读一读这书了。


    汉朝的天幕下,汉武帝刘彻想了想,递给了卫青和霍去病《孙子兵法》。


    关于文化这方面,灵机一动,这有趣的剧情,是否能以另一种形式展现出来。


    如果他没记错,这个时候的民间,皮影戏似乎深受到百姓的喜爱。


    何不命人也把这师徒几人的形象,以及这一路遇到的妖魔形象,做个人头戏影子戏,既能生动形象记录这天幕所现,又能使百姓的日常生活多一项消遣。②


    ……民间匠人比他想的更快。


    这个时候,以制作皮影戏为生的匠人,早就从天幕中获得了灵感,在孙悟空大闹天宫那刻,匠人们立即意识到这会是一出非常精彩的戏,于是便开始了制作。


    后世的皇帝们,没有抓取关键词的,便把这一幕当做乐子看了。


    ……


    ……


    【原著中,金角大王与悟空还有一场酣畅淋漓的斗争,金角大王又去请了自己在妖界的狐狸精亲戚来对付悟空,皆被打死。】


    【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这两妖,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只是任务完成被接回天宫了,反倒是那下界的妖,皆死的死,伤的伤,师徒几人的“灾难”又多了一个。】


    【太上老君也把自己的宝贝都收走,这场“无妄之灾”彻底结束,取经几人组朝西天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菩萨安排的这场考验,也迎来了尾声。】


    【前面我们说过,菩萨在取经这一路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她也是悟空部分“人性”、“神性”等理想人格的形成导师,也是唐僧见之则跪者,是大慈大悲的象征。】


    【悟空平时也是个对女性很尊重的人,对菩萨,更是展现出其敬重一面。】


    【只是,这一难中,悟空察觉到被菩萨戏弄了,他不干了,一改往日的形象。】


    众人:“?”


    改……改成什么样了?


    玄女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悟空道:这菩萨当初让我保护唐僧去西天,说这一路艰难困苦,有困难了她会亲自来相救。】


    【如今,她却让妖精来害我,这般做法,该她一世无夫!】③


    众人:“???”


    ……该说不说,骂得好!好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