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无奈
作品:《明珠在匣》 沈轩此时离他们还有一段距离,三人只远远望见那沈将军立于远处的小径,身旁好似还站了两个姑娘。
“二公主身旁站的那男子是?”魏姝仪远远瞧着,她刚才只听见有两个女子说话,但并没有听真切。
“应当是沈将军。”卫明姝只看了一眼,就低下了头,继续拿起一块新下的瓜果尝着,刚才那块枣糕着实有点腻。
她看了看两人,补充道:“刚回京那位。”
太子不着痕迹的将蜜瓜往卫明姝那边推了推,道:“明姝和沈将军认识?”
卫明姝抬头,也不想多说什么,言简意赅道:“算是,之前见过几次。”
三人说着,只见二公主从那小径快步离开,空留另一女子站在那里,随后递出一方娟帕。
御花园愈发安静下来,只有那亭上的鸟儿还在时不时叫着,三人俱深吸一口气,面面相觑,卫明姝悄悄地放下手中的蜜瓜。
“倒是一出好戏。”魏姝仪揶揄道。
卫明姝道:“前几日宁国公回京,那沈将军也好似意有所属,想来是好事将近,只是没想到竟是这李姑娘。”
这李秋韵是皇后家宗族的姑娘,因着其父亲过世的早,皇后自幼便将其养在宫中,又与公主同岁,便进宫当了公主的伴读。
她也同李秋韵打过几次照面,这姑娘琴抚得极好,一贯是个温柔的性子。
魏姝仪又瞥了一眼,只见沈轩似乎退开了两步,像是对对面说了句什么,那李姑娘递手帕的手僵在了原地,她轻笑道:“我看未必。”
三个人还在默默地看着,只听不远处传来一阵呼喊,“太子哥哥!”
卫明姝见公主朝这边走来,那脚底好像生了风一般。
远处的沈轩也察觉到了什么,望向此处,似是愣了愣,绕过花丛朝亭子这处走了过来,那李家姑娘又恢复了得体的微笑,娴静地跟在身后。
三人起身,卫明姝和魏姝仪向亭外三人行礼。
公主踮着脚笑道:“太子哥哥,你终于回来了!”
说罢,公主提起裙摆向亭内跑去。
太子看了看亭下另外两人,李家姑娘一直微垂着头,沈将军倒是一派坦荡的模样,只是那目光正直直地望着亭内。
太子纳罕,不禁回头望了望,亭内坐着的只有刚才的两个姑娘,还有自家阿妹旁若无人地尝着那盘枣糕。
太子问道:“二位也进去坐?”
话音一落,沈轩毫不犹豫地迈出步子,他步子迈得快,甩出李家姑娘一大截。
只是这忽然多出了三人,这小小一方亭子也不够坐了。
卫明姝想了片刻,率先起身道:“沈将军请坐。”
说罢,她微微抬头,却正好对上一道意味不明的目光,不知怎的让她感到有些不自在。
沈轩从刚进来开始就一直望着她,只是她好似未察觉一般,心事重重。
他方才正准备去找太后,路过这御花园时遇到了嘉乐公主,身后还跟了个默不作声的姑娘。
公主与她他寒暄了几句,便不知为何匆匆离开,留下了那仍低着头的女子。他正要转身,那女子叫住了他,递出了一方手帕。
他再怎么样,也知道这递帕是何意,当下便回绝,说自己心有所属。
随后他便听到了嘉乐公主的喊声,他朝那边看去,便看到了亭中一抹绿影。
虽然离得远,但他能看出,那是卫明姝。
只是她好像与太子颇为熟悉?
沈轩抬手向前走了两步,随后便意识到了不妥,他收回手接道:“卫娘子不必客气,我站着便好。”
太子本坐在亭内,听闻此言也反应过来,从石凳上站起了身浅笑道,“孤也站着就好,李姑娘这边坐。”
二公主见太子站起了身,默默瞥了一眼卫明姝,随后满脸笑容招呼,“阿宛来,坐我身边。”
卫明姝闻言轻笑,腾出了位置,却没有再坐下,她道:“不必如此,明姝刚好还有些事,就不打扰了。”
她朝着太子的方向躬身行礼,“明姝告退。”
魏姝仪也起身,准备和卫明姝一同离开。
“等一下。”太子叫住卫明姝,急切地挽留些什么。
沈轩打量了太子一眼,他再怎么样,也能感觉得到,太子和卫明姝之间有非同寻常的关系。
“明姝妹妹,母后寿辰那日你可会来?”
沈轩目光微黯,静静地等着卫明姝回应,魏姝仪则站起了身。
卫明姝蹙起黛眉,语气虽仍旧平淡,但显然已有些微恼,“若皇后邀请,臣女自是要来。”
太子似还想再说什么,却见魏姝仪稳步走到卫明姝身旁,躬身道:“太子殿下,我与明姝还有些事,若不是要紧事,不妨再说。”
说罢,魏姝仪似是碰了碰卫明姝的衣袖,两人没有再看太子,转身离去。
亭子里又陷入了一片寂静,沈轩望着离去的身影出神,随后收回目光,已然是心不在焉,二公主则撇了撇嘴,那李家姑娘仍是沉默不语。
连一向谈笑风生的太子,都一时不知说些什么。
太子看了看一旁,讪笑道:“沈将军请坐。”
他刚从徐州回来,本打算同沈轩见一面,不曾想在这里偶遇。
母后说过,沈家世代忠良,得皇帝信任,将来若得沈家全力辅佐,他的位置坐得稳当。
况且按辈分,沈轩虽比他大了两岁,但算也是他小叔,少不得要敬着些。
正想着,便听到一旁仍站着不动的沈轩淡淡开口,那声音中似还有些冷意,“谢太殿下好意,只是末将也还有事,先行告退了。”
“......”
太子眉梢扬了扬,紧皱眉头,隐约有丝不安爬上心头,却也不能问出口。
他一时琢磨不透沈轩的态度,不论是对他,还是刚才对那两个姑娘。
——————
两人已经绕出那气氛诡异的御花园,并排走在悠长的宫道上,两旁有宫人低头匆匆行路,朱墙深深,四处可见雕梁画栋,却不见宫门外一方天日,厚重的红漆宫门似将这里与尘世隔绝。
魏姝仪长叹,小声劝道:“明姝,你若有什么顾虑,不妨直接向太子殿下明说,太子应当不是那般不明事理之人。”
卫明姝摇了摇头,“县主,我和你终究是不同的。”
魏姝仪是丞相的掌上明珠,而她只是个家道中落的侯府独女,虽表面光鲜,可卫明姝却知道,自己其实如履薄冰。
皇后怜她与自己命运相似,一介女流背负家族兴衰命运,对她颇为照顾。
皇帝知她会武,想让她做女子表率,亦把她当做对太子的考验,一句赞赏,对惠帝来说是举手之劳,可对于她们卫家却是负薪救火。
说到底,惠帝不过那她当一枚有用的棋子,可这棋子也只是锦上添花,随时都可以抽去。
不过都是施舍罢了。
魏姝仪敢为她仗义执言,她却是要顾全皇家颜面的。
卫明姝眼中泛了些酸意,语气却依旧平静如水,“若我直说,那又该怎么说呢,说皇后不愿意太子娶我,是为着他们将来打算,那皇后会怎么想?”
魏姝仪眨了眨眼,已然明了,“那你是准备走一步看一步?”
“我又能怎么办”卫明姝苦笑道:“不过太子殿下终归是要娶妻的,听他刚才那意思,皇后应当在寿辰之后就该帮他择妃了,他总该想通的。”
“可我觉得,太子殿下应是有真心的。”
卫明姝直视前方,那眸中却如同坚冰一般,“太子他喜欢我,只不也是一时的年少赤诚,就像孩子得不到天上的月亮,便会一直想着念着,可光靠着这种喜欢终究不能好好走过一辈子的。”
魏姝仪摇了摇头,不再多话。
她从小便知道卫明姝是个心思多的,看似不拘小节,横冲直撞,其实是个七窍玲珑心。
能得罪的人,她不会人拂了她的面子,不能得罪的人,便小心翼翼奉承着。
只是若将这人心都看得明明白白,也就没多少真心可言了。
卫明姝也察觉到自己失态了,她长舒一口气道:“我今日,多同你说了许多。”
“无妨,我倒是乐意你同我多说说话。”
卫明姝笑了笑,颇有兴致道:“时辰还早,不如咱们去趟铁匠铺,看看那剑铸得如何了?”
“也好。”
——————
城西,一家不起眼的铁匠铺隐在深巷中,门口堆了些杂乱的草垛,那门似是许久没有换过,推开后直发出干涩的响声。
铁匠铺的掌柜看到两个衣着华丽的女子,却没有多少惊讶,迎了上去,“两位娘子可是来看那把剑的。”
卫明姝点头道:“您看可否拿给这位娘子,让她看看合不合意?”
老板转身,卫明姝则慢慢踱步打量着店中摆设。
魏姝仪轻笑:“我倒是好奇,你从哪儿打听到的这个铺子?”
“酒香不怕巷子深,在这京城多转转,便知道了。”
两人百无聊赖地聊着,便听到那陈旧的木门发出一声“吱呀”的响声,二人回头看去。
待看到来人,二人皆是一愣。
沈轩?他不是刚才在皇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