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回 绝境求生路 饮鸩谋东瀛
作品:《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 让我们再回到三韩。
沈阳被围、危在旦夕的噩耗,如同晴天霹雳,震得在场所有贝勒将领目瞪口呆,随即炸开了锅。
“什么?!盛京被围了?!”
“岳托他们是干什么吃的!”
“明狗欺人太甚!跟他们拼了!”
“东渡倭国?那是什么蛮荒之地?!这分明是朱由检的毒计!”
莽古尔泰第一个跳起来,双目赤红,须发戟张,猛地抽出腰刀一半,怒吼道:“拼了!大汗!咱们立刻集结兵马,杀回辽东!
跟明狗决一死战!就算死,也要拉上足够多的垫背的!
我大金勇士,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去那海外蛮夷之地苟延残喘,我莽古尔泰丢不起这个人!”
他的怒吼代表了许多年轻气盛、悍勇好战的将领的心声,殿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充满了悲壮和拼死一搏的冲动。
“五哥稍安勿躁。”代善皱着眉头,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年纪较长,考虑更多,“盛京被重重围困,岳托他们若能守,就不会发来这等告急文书。
明军势大,火器犀利,我们此时回师,乃是劳师远征,人困马乏,明军以逸待劳,正盼着我们自投罗网。
这决死一战,胜算几何?”
他环视众人,目光最后落在皇太极身上,“恐怕……是有去无回,正中朱由检下怀,正好将我军主力聚歼于辽河平原之上。
届时,盛京必破,我大金……可就真的亡族灭种了!”
代善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熄了不少人的冲动。现实是残酷的,回师救援,看似英勇,实则是自杀。
“那难道就眼睁睁看着盛京陷落,祖宗基业毁于一旦,我们的父母妻儿沦为明狗刀下之鬼吗?!”莽古尔泰捶胸顿足,虎目含泪。
殿内再次陷入死寂,绝望的气氛弥漫开来。
这时,年轻的多尔衮深吸一口气,开口道:“大汗,二位贝勒,朱由检此计虽毒,但……或许,这真是目前唯一可能保全部族血脉的办法。”
他的话引来不少惊愕和愤怒的目光,但他继续冷静分析:“倭国,并非全然蛮荒。
据早年与倭国商贾接触所知,其国盛产金银,但国内诸侯(大名)林立,纷争不断,犹如战国。
其兵卒虽悍勇,但战法陈旧,火器落后。
我大金勇士虽经挫折,但百战精锐犹在。
若真能东渡,以其国内混乱之机,凭我八旗战力,夺下一片立足之地,并非不可能!”
他看向皇太极:“关键在于,明军是否真会如信中所说,让开水路?
朱由检想要的是我们离开辽东,去给他当枪使,消耗倭国。
在我们登陆倭国、站稳脚跟之前,他或许真会‘信守承诺’,甚至可能提供一些老旧船只,以示‘大度’,免得我们狗急跳墙。
这是一线生机, 虽然渺茫,但总比立刻全军覆没要好。”
多尔衮的分析,将众人的思绪从单纯的愤怒和绝望,拉回到了残酷的现实权衡。
是啊,留下,几乎是十死无生;
东渡,则是九死一生。
一生机,再渺茫,也值得搏一把。
德格类也沉吟道:“十五弟(多尔衮)所言,不无道理。只是,东渡大海,风险极大。
需要船只、导航、粮秣淡水。
朱由检即便应允,也必不会真心助我,恐途中生变。
登陆倭国后,人生地不熟,言语不通,如何立足?这些都是难题。”
皇太极终于开口了,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你们说的,朕都想过。”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每一位贝勒将领的脸,“留下,是玉石俱焚,爱新觉罗氏血脉断绝,大金烟消云散。
东渡,是刀山火海,前途未卜,但尚有一线延续之机。”
他走到窗前,望着汉城残破的景象,语气变得无比沉重:“朕岂不知这是朱由检的毒计?朕岂愿放弃祖宗龙兴之地?
朕的屈辱,比你们任何一人都深!
但,朕是大汗,是爱新觉罗家的族长!朕的首要之责,是让爱新觉罗的血脉,让追随我们的八旗子弟,能活下去!”
他猛地转身,眼中射出锐利的光芒:“倭国,就是我们的生路!再难,也要闯!船只不够,就抢!
抢三韩的,抢沿海渔村的!导航不准,就抓熟悉海路的向导!
粮秣不足,就在三韩最后搜刮一把!
登陆之后,打!
用我们的刀箭,打下一片天地!
倭人再凶,能凶过当初十三副遗甲起兵时的万千强敌吗?!”
皇太极的决断和气势,暂时压下了内部的分歧和悲观。
他继续部署:“立刻派人,秘密接触明国在仁川的使者,回复朱由检,朕……同意东渡!
但要求其必须信守承诺:一、立刻解除对沈阳的紧密围困,至少让开西南方向,容我留守族人北撤赫图阿拉等深山老寨,以示诚意;
二、郑芝龙水师必须让开通往对马海峡的航道;
三、提供至少可载万人的海船及相应粮秣。
这些条件,可谈,但态度要强硬,不能让明人看出我等已山穷水尽!”
“同时,”皇太极眼中闪过一丝狠辣,“在我军撤离三韩之前,要最后刮一层地皮!
汉城、开城等已占领地区,所有能带走的粮食、财物、工匠、青壮人口,全部带走!
带不走的,烧!给朱由检留一片白地!让三韩人记住,反抗大金的下场!
还有到沿海,我们走一路也要抢一路!”
“至于撤军顺序,”他看向地图,“莽古尔泰,你部为前锋,先行扫荡汉城周边,收集船只物资,并向釜山、蔚山等港口集结。
代善,你统筹中军,逐步南撤,沿途清剿义军,巩固退路。
多尔衮,你率精骑断后,防备明军和义军追击。各部撤离时,务必交替掩护,防止被明军衔尾追击!”
一场在绝境中被迫进行的、充满屈辱和未知风险的大撤退、大迁徙计划,就在这残破的异国宫殿中,仓促而决绝地定了下来。
皇太极自以为得计,给大明留下一个赤地千里的三韩是他最后的倔强,以为是让大明吃个哑巴亏。
可殊不知,这一点也在朱由检的算计当中…。
喜欢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请大家收藏:()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