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8章 乾清宫定策
作品:《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他顿了顿,环顾一眼帐内众人,继续道:“我军此番北伐,首要目的乃是击溃土谢图汗部主力,廓清漠北,为设立漠北布政使司打下基础,此目的已基本达成。”
“至于彻底歼灭和多和沁等部,非此次战所能及,需从长计议。”
“况且, 朝廷也难以长期在漠北维持大军存在。”
曹变蛟虽然心有不甘,但也不好出言反对。
见众人没有反对,祖大寿最终下定决心:“传令各军,严守营寨,提高警惕,防止敌军佯退设伏。”
“派出哨探远远缀着,确认其主力确实西去即可,不必强行追击。”
“同时,立即以六百里加急,将此地战况,分别奏报京城陛下与集宁孙督师!”
……
几乎在军报发出的同时,远在集宁的北伐督师孙传庭,已经提前一步行动起来。
在收到祖大寿前期不断传来的捷报,判断漠北大局已定后,他便果断率领,早已准备好的部分宣大兵马,以及大批从各地抽调的精干官吏、工部匠人、医学院医师,离开集宁,北上前往漠北腹地,前元故都,和林。
当孙传庭率领的队伍抵达和林地区时,看到的只有一望无际的草原,以及一片巨大的古城遗址。
右佥都御史,宣府巡抚张维世,看着面前荒芜的土城墙,感慨道:“伯雅兄,没想到,当初的哈拉和林,竟然只剩一些残垣断壁。”
孙传庭捋须道:“哈拉和林就如同当初的蒙元一般,早已经是昨日黄花。”
“如今王师北伐,又将盘踞在此的漠北诸部驱离,至此,我大明以北将再无边患。”
说完后,也不等张维世回话,孙传庭便又道:“海澄兄,接下来就劳烦你了,招抚各部,划分牧场,征募工匠建造城池,这些都要抓紧。”
张维世闻言,有些错愕的看向对方。
孙传庭面色一肃道:“本督需领兵肃清草原上的小股溃兵,以及马匪。”
张维世闻言,拱手道:“伯雅兄辛苦。”
两人又商定一些细节后,孙传庭领兵而去。
而张维世则是留在了和林,准备重建和林城。
当然,在此之前,他还要命人去招抚周围残留的牧民。
……
十数日后,科布多的六百里加急军报,经沿途驿站的层层接力,终于送达紫禁城,摆在了朱由检的御案之上。
乾清宫西暖阁内,灯火通明。
朱由检仔细着祖大寿的奏本,待看完奏本的内容后,他的脸上也浮现出一丝笑意。
放下奏本,朱由检转头对侍立一旁的王承恩道:“大伴,宣内阁、五军都督府、军机处诸臣,即刻觐见。”
“臣遵旨。”
王承恩躬身领命,一挥手,一名不远处的内侍快步离去。
不久,诸臣边纷纷奉召而来。
“臣等参见陛下!”
“众卿平身。”
“赐座。”
朱由检抬手示意。
待诸臣落座后,将手中的奏本递给了王承恩:“大伴,将祖大寿的奏报,念与诸卿听听。”
王承恩应声,结果奏本,将里面的内容,一字不落的诵读出来。
奏报念毕,暖阁内响起嗡嗡的议论声。
朱由检轻咳一声,开口道:“咳咳,漠北之战,至此可谓告一段落。”
“祖大寿、曹变蛟等将士浴血奋战,击溃衮布主力,迫使其联同扎萨克图汗部、准噶尔部等西窜,收复漠北故土,功勋卓著。”
“然,后续如何经营漠北,如何应对西窜之敌,如何布局西域乃至应对更西之斡罗斯,还需诸位爱卿畅所欲言。”
首辅温体仁率先起身,躬身道:“陛下,祖大寿等人不负圣望,扬威漠北,大涨我大明国威,实乃可喜可贺。”
“然,诚如祖大寿奏报所言,我军亦伤亡不小,各色物资消耗巨大。”
“臣以为,当务之急,乃是安定新附之漠北。”
“孙传庭和张维世也已抵达和林,朝廷应尽快正式下旨,设立漠北布政使司,委派得力干员,拨付钱粮,支持二人稳住局面,将漠北真正纳入治下。”
户部尚书郭允厚紧接着起身,面带忧色:“陛下,首辅所言甚是。”
“然户部的情况,恐难以支应朝廷在漠北维持大军驻扎,以及大规模的筑城。”
“臣以为漠北布政使司初立,当以镇抚为主,建设为辅,官制、驻军规模不宜过大,赋税征收亦需循序渐进,休养生息,以免激起民变,反损朝廷威信。”
兵部尚书李邦华闻言,起身道:“陛下,郭部堂所虑虽有道理,但漠北地域广袤,关系重大。”
“衮布、素巴第等人虽暂退,其心未泯,实力犹存,若我在漠北驻军过少,防御空虚,难保其不会卷土重来。”
“臣以为,应在和林、科布多等要地,设立卫所,驻留精兵,至少需两万之数,配合归附蒙古部族,形成常备防御力量。”
“同时,需加强自集宁至和林的官道建设,保障粮道畅通。”
工部尚书宋应星在李邦华说完后,也适时的起身道:“陛下,漠北苦寒,交通不便,传统屯驻成本高昂。”
“臣以为,可择水草丰美、地势紧要之处,修筑棱堡式军城,配以适量火炮,以最小兵力控制最大区域。”
“同时,也可鼓励商队前往贸易,以商养军,以商稳地。”
朱由检微微颔首:“诸位说得都有道理,但现在最紧要的,并非是和林,而是漠西。”
孙承宗闻言,站来微微躬身道:“陛下圣明,衮布等部西窜,算是初步达成了朝廷战前制定的方略。”
“然,其主力并未受到毁灭性打击,难保他们将来不会重新返回漠北。”
“老臣以为,朝廷下一步的重心,当顺势转向西域,曹变蛟、方正化已驻兵委鲁姆,镇西伯在吐鲁番与叶尔羌汗国周旋。”
“如今,和硕特、准噶尔、喀尔喀诸部汇聚西域,局势必然动荡。”
“朝廷应明令冠军侯,立即返回委鲁姆,严密监视西域动向,拖住喀尔喀和瓦剌,使其不得东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