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6章 补齐短板

作品:《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待孙承宗将此次北行的见闻,一五一十的对诸臣说完后,辽国公孙继浚率先起身道:“好,有了熟悉漠北地形,和各部落分布的车臣汗相助,此次北伐,王师定会取得大捷!”


    “只要朝廷可以击溃土谢图汗部之主力,便可以将他们驱赶到漠西,让他们去和扎萨克图汗部、瓦剌四部会师。”


    “届时,王师便可以继续西进,驱赶他们去和斡罗斯人作战,将斡罗斯人赶回也儿的石河以西。”


    说到这里,孙继浚顿了顿,深吸口气,继续道:“如果瓦剌四部和土谢图汗部、扎萨克图汗部没有按照朝廷的设想西进的话,那正好可以效仿前汉,和他们来一次漠北决战!”


    闻言,孙承宗皱眉道:“大军所需的粮草,该如何解决?”


    户部的郭允厚起身道:“孙阁老放心,户部这一年多来,已经贮备了不少的粮草,有些已经运送到了集宁和宣大。”


    “况且,此次北伐,和之前一样,还是以漠南诸部的蒙古骑兵为主,朝廷也已经下旨征召各部牧民,让他们随军。”


    工部的宋应星也起身道:“为了此次北伐,工部也已经准备了一年有余,大军所需的军械、火器、火药,足以支应。”


    孙承宗见朝廷已经准备充分,干脆也不再多言。


    朱由检起身,意气风发道:“孙师此次回返,带回了车臣汗部,算是补齐了最后一块短板。”


    “此次北伐,定要一鼓作气,彻底的击溃盘踞在漠北的土谢图汗部,为朝廷接下来在漠北设立布政使司,打下基础。”


    “若能重现漠北行省(行省和布政使司总体上都是后世的省级),那我大明疆域,将直追前元,远迈前汉。”


    “届时,你我君臣之功绩,定当彪炳史册!”


    “大明万胜!”


    诸臣也尽皆起身,齐声高呼。


    ……


    与此同时,鸿胪寺的馆驿内。


    硕垒等人也在商议一件很重要的事。


    “汗,额哲毕竟是林丹巴图尔唯一的儿子,还是名义上的诸部共主,我们应当前去拜见。”


    阿木尔率先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诺尔布也起身,单手抚胸道:“汗,臣赞同阿尔木台吉的意见,我们该去参见额哲汗。”


    硕垒转头看向绰尔滚。


    绰尔滚躬身道:“汗,车臣汗部本就和察哈尔部不和,当初林丹巴图尔还活着的时候,车臣汗部就未向其臣服,如今再去参见,是何道理?”


    “不如索性就当没有这回事儿,车臣汗部就是车臣汗部,察哈尔部就是察哈尔部,各自向大明称臣。”


    硕垒心里是想要去拜见额哲的,当初不向林丹汗低头,那是当初,如今向额哲低头,承认对方蒙古共主的身份,那是为了分担骂名。


    但绰尔滚接下来的话,却让硕垒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汗,如果我们车臣汗部承认额哲的身份,那汗在大明的封号该怎么办?”


    正是绰尔滚这句话,点醒了硕垒。


    “我车臣汗部并非察哈尔的臣属,他额哲是察哈尔的汗,本汗亦是车臣汗部的汗,岂有去拜见的道理,此事就此作罢。”


    而这,也正是大明和朱由检想要看到的。


    对大明来说,一个分裂的蒙古,才是大明的蒙古。


    若是蒙古形成一个整体,哪怕是名义上的,那也不是一件好事。


    ……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三日后。


    朱由检在皇极殿,宣召硕垒等人觐见。


    车臣汗部的一众首领,换上各自最隆重的礼服,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进入皇城,穿过重重宫门,抵达巍峨壮丽的皇极殿前。


    “陛下升殿!”


    随着这声高亢的喊声,礼乐大作。


    “宣漠北车臣汗部台吉硕垒及诸部首领觐见!”


    通译官低声转述后,硕垒深吸一口气,领着绰尔滚、诺尔布、都思噶尔、塞稜等十余人,亦步亦趋地登上丹陛,进入殿内,按汉礼行三跪九叩大礼,山呼万岁。


    “臣等,叩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跪伏的众人,抬手虚扶道:“平身。”


    “谢陛下!”


    众人起身,垂手侍立。


    礼部尚书来宗道出班,朗声宣读早已拟好的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惟帝王统御寰区,仁育兆庶,……”


    “孛儿只斤·硕垒,本元裔之胤,为漠北车臣部主,识天命之有归,鉴时势之攸趋,率部输诚,奉表归附。”


    “念……兹特册封尔为大明顺化王,赐金印、诰命。”


    “仍允统摄原属车臣部众,世守厥土,其务恪守藩辅,永矢忠贞,抚辑部民,靖共尔位。”


    “绰尔滚,原苏尼特部台吉,倾心内附,向导有功, 特册封为大明安北候,赐世劵, 分领苏尼特部。”


    “诺尔布,封为怀化伯。”


    “都思噶尔,封为怀义伯。”


    “塞稜,封为怀远伯。”


    “各赐世劵、冠服。”


    “ 尔等皆授都督同知世职,世袭罔替。”


    “尔等其钦承朕命,训尔部属,各安游牧,毋相侵扰。”


    “ 俟后朝廷遣使,勘定牧界,立约互市,颁赐农工诸器,导以耕稼医药之利。”


    “各部众永遵约束,共享升平,倘或阴怀异志,则国典具在。钦哉!”


    来宗道宣读的这份圣旨,一听就是出自翰林院的翰林们之手,听起来很是复杂,但其实就说了对诸部首领的封赏。


    以及将在车臣汗部及其附属部落原有牧地基础上,效仿漠南诸部,由朝廷派员勘定各部落牧场界限,开放互市,并承诺提供农具、粮种,派遣医师、工匠,助其修建越冬据点,传授耕作医药之术。


    硕垒等人再次跪拜谢恩。


    封赏给完了,接下来就是各部的义务了。


    大朝会结束后,硕垒等人被带到了乾清宫。


    孙承宗作为此次招抚的正使,代表朝廷向硕垒等人说出了大明北伐的方略。


    待孙承宗说完后,硕垒等人皆是一脸震惊之色。


    “大明……大明要对……对土谢图汗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