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灾难频发
作品:《大梁第一言官》 盛夏来的猝不及防,接连一个月万里无云,日头却是无比的毒辣。
就在大家都担心,去年的旱灾又会卷土重来时,一场倾盆暴雨打消了大家的忧心。
随之而来的却是连着几天昼夜不停的大暴雨
先是一个月的大晴天,现在又是不见天际的大暴雨,让老百姓悬着的心彻底死了。
地里的庄稼怕是又要遭殃了。
可连着下了七天的大暴雨,仍旧没有停下的意思。
这更是让人愁上加愁。
学堂中这几日总有学生请假,慢慢的人数越来越多。
甚至一连三天都不见齐东来的身影,连带着陈家祥也跟着一起告了假。
距离八月份的院试越来越近了,如此多的学生请假,引得秦夫子面色不虞。
赵旻看了一眼空了将近一半的学堂,心里不由得有些担忧。
好几个没来的学生都是在备考院试,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们绝对不会不来学堂。
临安学堂的学子有很多都是周边村镇,这场暴雨足够大,持续的时间也足够久。
那些学子们很可能帮衬家中抵御小规模的山洪。
清河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赵旻担心的就是山体塌陷和洪水。
如果真的酿成大灾,怕是整个清河县都得遭殃。
次日,赵旻也让萧云清帮忙告假了一天,他则是去了清河县令高兴阁那里登门拜访。
赵旻刚敲了两下门,便听到一道熟悉的声音。
“来了来了。”
高喆打开门,看到赵旻也很是惊讶。
“赵旻,你怎么来了?快进来。”
“高大哥,你今天没去武家吗?”
赵旻抬起步子走进去,高家的宅院并不大,中规中矩的三进三出,还是祖上留下来的祖产。
高县令是个清官,靠着微薄的薪资不足以养活一大家子,还好有了高喆的补给,这才勉强有了生活保障。
高喆乐呵呵的把赵旻请了进去,雨势并不算小,他的伞几乎都倾向了赵旻。
“这两天雨太大了,帮师父收拾好家里的东西后我就回来了。”
赵旻不动声色将雨伞往高喆身上推了推,“我穿着蓑衣,淋不到的。”
到了屋子里,高喆给赵旻倒了杯茶,“你是来找我的?”
“我来找高县令,有要事相商。”
高喆听到后,连忙让人去喊高县令。
“我爹这两日急得吃不下睡不好的,刚躺下不久,你先等会儿,他马上就能到。”
赵旻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高县令为什么事烦忧?”
“我听说是清河县附近不少村子都遇到了小规模的洪灾,还有一些地方就在山脚下,有人被滚落的山石所伤。”
赵旻眉头紧皱,竟然跟他想的别无二致。
虽然赵家已经离开了望山村,但是他自小在村子里长大,也听说过暴雨引起的山石滑落。
“实不相瞒,我来找高县令正是因为此事。”
高喆惊讶的瞪大了眼睛,“难道你有办法?如果可行的话,估计我爹会安生不少。”
“可不可行我也不清楚,只能先商量看看。”
不多时,高兴阁从外面走进来。
“赵旻啊,这么大的雨你怎么来了,可是家里遇到了难事?”
高兴阁略显苍白的脸色明显是没有休息好,赵旻不禁在心里感叹一番,这才是能为百姓做主的好官。
高喆起身开口道,“你们先聊着,我去备点吃的。”
赵旻见高兴阁面带关切,连忙摇了摇头,“我家里没事,有劳高县令挂心,我是为了另外一件事。”
高兴阁听说赵旻家中安好,这才松了口气,不过赵旻在这个时候来找他,肯定不会是做消遣。
“什么事你说吧。”
“高县令,最近连天的暴雨你也知道,而且看这阵仗一时半会怕是停不下来,我担心周围山村里会发生山体塌陷、山洪。”
高兴阁面色沉重,赵旻的话说到了他的心里。
“这几日,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件事,大树村已经发生了三次小规模山洪,十余人都受了伤,我担心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作日已经令村长带着村民往山上安全的地方躲避了。但是其他地方也……唉!”
高兴阁重重的叹了口气,“别的山村也不见得会好,但是一时半会也不一定会遇到山洪,他们不会愿意撤离的,况且不是每个山头都适合躲避。”
赵旻点了点头,心中已然明了高县令发愁的根源所在。
这也是他这次来的目的。
“我这里倒是有一物,县令且看。”
赵旻拿出事先画好的地图,每座山头都被他标了出来。
还好大梁舆图足够详细,甚至准确的标出了海拔,各种地形也有注解,赵旻这才能够根据地图来找出安全的山头。
前世他小时候也是生活在大山里,为了活命他硬生生记住了什么样的地理位置适合躲避山洪。
没想到现在竟然用上了。
“你看这张图,清河县周围的山村和山洪的可能路线我都画出来了,这些朱笔圈出来的便是安全的地方。”
高兴阁接过图纸一看,不禁连声道好。
“这简直是我的及时雨啊,清河县自从上任县令接手后,有能力的堪舆人该走的也都走了,我正在发愁该怎么联系他们,赵旻,你来的好啊!”
赵旻摸了摸后脑勺,心想着高县令问都不多问一句,那也正好,不用想着怎么应付了。
毕竟唯一能解释他有这本事的,只有说是在书上学到的。
“有了这张图纸,清河县周围的村子便能够提前规划路线逃离危险,怕的就是他们不愿意走。”
赵旻皱了皱眉头,这的确是个问题。
很多村民在见到山洪的那一刻,才愿意相信有灾难来临。
要想在山洪到来之前让他们放弃家里的财产,怕是不容易。
“高大人,可愿意背水一战?”
高兴阁有些疑惑,“这是何意?”
“不按照指示及时撤离的人家,赋税上调到五成。”
高兴阁没想到赵旻竟然也能这么语出惊人。
百姓种地一年的收成除去赋税,也就勉强能有个温饱。
赋税上调到五成,大部分人家怕是都活不下去。
“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