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走访
作品:《预知未来厄运,我成了警局常客》 温热的液体喷洒出来,接着是重物倒地的声音,然后是拖拽重物的画面……
“啊!”
唐甜短促地惊叫一声,脸色惨白。
手指颤抖地指向那个男人,“是…是他!他是凶手!”
那男人脸上的歉意和憨厚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瞬间的疑惑,和满脸的阴婺。
他反应快得惊人,根本不给唐甜多说第二句话的机会,猛地一把将唐甜狠狠推向追出来的周秉和许星河,同时转身就往楼外人多的小巷子里狂奔!
“站住!”
周秉厉声喝道,和许星河几乎同时拔腿追去!
刘队长和其他本地警察也立刻反应过来,大声呼叫支援并包抄过去。
然而,这个男人对这片老旧城区的地形熟悉到了极点!
他像泥鳅一样钻进狭窄的巷道,翻越矮墙,利用杂乱堆放的各种杂物和晾晒的衣物作为掩护,速度极快!
周秉和许星河虽然体能和战术素养极高,但毕竟不熟悉这里,几次眼看就要追上,却又被对方利用地形甩开。
“左边巷口堵住!”
“他往菜市场那边跑了!”
呼叫和脚步声杂乱地响起。
但最终,在一片混乱嘈杂的早市人群中,那个穿着普通夹克的身影几个闪身,彻底消失不见了。
周秉和许星河停在人群外围,看着熙熙攘攘、对此一无所知的人们,脸色难看至极。
可恶!就差一点!
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
已经被唐甜指认了的凶手,却因为地形不熟让他给跑了!
刘队长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脸色铁青。
“妈的!居然让他给跑了!我立刻下令全城搜捕!封锁所有出入口!”
周秉嗯了一声,目光从菜市场纷乱的人群中移回。
“立刻调取以这个公寓楼为中心,所有路口、特别是那几个小巷口的监控!他对这里太熟悉了,极大可能是本地人,或者长期在此活动!排查所有符合外貌特征的维修工、水电工、快递员等职业!”
他顿了顿,看向惊魂未定、被女警扶着的唐甜,语气放缓但极其严肃。
“唐甜,根据你刚刚近距离接触所看到的画面,尽可能描述他的样貌,以便合成出照片。”
唐甜捂着还在狂跳的心口,努力回忆那短暂却骇人的画面。
“我知道了,只是他偷袭李小姐的时候,用的凶器,很像是一把钩子,非常锋利!他戴着手套,还拖拽了尸体。”
“钩状刀具?拖拽尸体?”
刘队长立刻看向身边的法医。
法医连忙点头。
“第三个受害者颈部伤口确实有奇怪的撕裂伤,不像普通刀具!”
而且尸体被发现的位置和少量血迹喷溅轨迹显示,死后被移动过!”
虽然人跑了,但唐甜的预知无疑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凶手就是他们刚刚撞上的那个男人!
一个看起来极其普通、甚至有些憨厚、从事可能需要上门服务职业的男人!
“不止如此,还要重点排查有过犯罪前科特别是暴力犯罪史,且从事维修、安装、送货等可以合理进入他人住所或熟悉小区环境的人员!”
“是!”
紧张的排查工作立刻展开。
唐甜坐在警车里,捧着热水杯,手还在微微发抖。
既后怕,又懊恼。
如果她当时反应再快一点,如果她能更早一点触发预知就好了。
周秉似乎看出她的想法,拍了拍她的肩膀。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至少我们现在知道要找谁了。放心吧他跑不掉的。”
许星河也凑过来,虽然脸色严肃,但还是习惯性地想缓和气氛。
“就是,起码不是一无所获。而且你这人形雷达总算又上线了,虽然触发方式有点费同事。”他揉了揉被撞的肩膀。
唐甜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但紧张的心情确实放松了一些。
回到警局,刘队立刻动员了全部警力,一张抓捕那名“普通”凶手的大网,正在悄然撒下。
而唐甜感知到的那把奇怪的“钩状刀具”,也成了案件侦破的关键线索之一。
他们日夜不停的调查监控,以及监控新的内容。
唐甜揉了揉眼睛,一目不错的盯着显示屏。
眼睛干涩得发疼,但她不敢放松,生怕错过那个模糊的身影。
会议室白板上贴着案件相关信息,最中央是三名受害者的照片。
“还是没有。”
唐甜揉着太阳穴,声音里满是疲惫,“所有可能的路口都排查过了,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周秉把一杯刚泡好的咖啡推到她面前。
“休息会儿,你这样盯着也没用,凶手肯定在某个我们没想到的盲区。”
许星河从打印机旁走过来,手里拿着刚出炉的周边地图。
“我重新标了所有监控摄像头的位置,南区这三个路口覆盖不全,如果他对这一带熟悉,完全可以避开所有电子眼。”
“问题是,他为什么对监控位置这么了解?”
唐甜抿了一口咖啡,苦涩让她稍微清醒了些。
“侧写显示凶手年龄在25-35岁之间,有一定反侦查能力,可能是初次作案但准备充分。”
周秉站起身,“我同意星河的提议,去第二个案发现场再看看。监控这条路暂时走不通,我们得换个思路。”
三人驾车穿过城市街道,窗外又开始飘起细雨。
第二起凶案发生在老城区的后巷,距离第一个案发现场约三公里。
警方早已撤除封锁线,雨水也早已冲刷掉所有可能残留的痕迹。
唐甜有些不理解,“为什么是这里呢?”
许星河站在巷口,环顾四周。
“因为这里没有监控,但离主干道很近,虽然随时可能有人经过,但当天下着雨,而且又是晚上十一点左右,所以路口几乎没什么人。”
“嗯,没错,那边有个24小时便利店,店员也说那天下大雨,几乎没人路过。”
周秉走进巷子深处,蹲下来查看地面。
“两名受害者都是下班回家途中遇害,路线不同但都经过相对偏僻的路段。凶手可能是随机选择目标,但作案手法完全相同。”
从背后袭击,一击致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