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神农的农,是无数农人

作品:《穿成弃妇带俩娃,我立女户发家暴富

    沈禾笑着应了:“我在东市卖,早上赶早市的时候可以去看看,咱们村的来买都按七折算。”


    赵康安往食品加工间瞅了瞅,好奇问道:“她们就是在做这个吗?”


    沈禾还没回答,赵康平就一巴掌呼到弟弟头上:“看啥看!这东西能随便看吗?还问!”


    赵康安努努嘴,摸了摸头,憨笑道:“我这不是想着要是有做好的,现在就买上一份支持一下小禾吗?”他看向沈禾,“小禾,你那一份卖多少?”


    沈禾道:“十文钱一碗。”


    话音刚落,两兄弟齐齐瞪圆了眼睛,赵康安直接嚎出来:“十文一碗?能卖的出去吗?”


    十文钱,都快能买碗肉臊子面了,谁会花这冤枉钱去吃不能填肚子的甜品?


    赵康平又是一巴掌呼到弟弟后脑勺上:“问啥问!人家小禾敢卖这个价肯定有原因,你想知道就明早上过去看看,就知道在这逼逼赖赖!赶紧走,别耽误人家准备东西。”


    自从上次先斩后奏把沈禾的图纸给韩婶子看了被赵里正训斥过后,赵康平对这一类的东西分外敏感,赶紧就想拦住弟弟的大嘴巴,省的招了沈禾不快。


    他爹说了,沈禾跟在状元身边十几年,耳濡目染,眼界见识早已不是他们这些人能比的。她既然敢卖十文,那肯定有卖十文的道理,他们不做生意,不能瞎指挥。


    而且现在院子里晒了很多东西,虽然上面都搭着一层棉布,看不出晒得是什么,但想想也知道跟她的甜点有关系,他们不能在这多待,以免让人误会想偷师。


    说完,他扯过赵康安就要走,突然想起待会儿村里要分木薯的事,便又扭头说了。


    沈禾依旧是笑着,似乎什么都影响不到她,点头应下:“行,那待会儿我去晒谷场上把字样给你。”


    赵康平应下,这才走了。


    沈禾进屋,从系统买了纸笔后开始写字样。


    她的字也一般,不过她本就没打算用书法界很好看的字来写牌匾。这个朝代,识字的毕竟是少数人,绝大多数都是只看个样子,字在他们眼里和图画差不多。


    她的甜点主要对象是女人和小孩,这两部分人群识字的就更少了,但他们却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那就是没有知识污染的想象力。


    前世那么多可爱的字体,此时再适合不过。


    孩子天生喜欢可爱的东西,即便因为个子低看不到木桶里的东西,也会被牌匾吸引。而女子也会因为牌匾多看两眼,这就达到她想要的目的了。


    很快画好几个字,沈禾卷起画纸,和已经洗过手的李三娘几人一起出门。


    今天分的木薯里也有玉舒玉珍的一份,她们几个都背了背篓过去。


    晒谷场上,依旧热热闹闹,大家都是刚从山上下来。


    把图纸给了赵康平,他接过塞进衣袖,准备回去再拆开看,现在要开始称木薯了。


    大家都安静等待着,突然一个苍老的声音开口:“里正,我有件事想跟大家说说。”


    沈禾跟着大家看过去,见是村里的朱婆子。


    说起朱婆子也是清河村的一大人物,她年轻时和清河村朱家的儿子朱大明意外相识相恋,可她爹彩礼要十两银子,朱家哪里出得起。


    但朱家老两口都是残疾,就只有一个儿子,还是个正常的,自然疼到心里。


    知道儿子有了爱慕的女子,老两口说啥都要凑够彩礼钱。


    于是一家三口人拼了命的挣钱,朱大明下完地就去镇上找活,爹瘸了一条腿还要每天上山捡柴火卖钱,娘是个罗锅,每天缩在院子里做绣活,手上扎的都是口子。


    就这么干了四年,朱婆子从十五岁等到了十九岁,终于等到朱大明迎娶自己进门。


    可是厄运专挑苦命人,成亲后的第三年,朱婆子怀二胎了。朱大明担心自己媳妇吃得不好,便上山打猎,谁想这就遇上了大虫。


    朱大明被捡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一半了。


    她婆婆当场吓死,公公也被吓晕,再醒来后,啥话也不说。


    结果第二天早上,她公公的尸体在山上朱大明出事的地方被发现,手里还握着一块朱大明的衣裳。


    两天时间,朱婆子一家就只剩怀着身孕的她和一个一岁的奶娃了。


    朱婆子的娘家不要她这个累赘,她也干脆直接改了姓。


    后来还是里正,也就是赵里正的爹,在他的号召下,村里人你家出块布,我家出个粮的帮着朱婆子,她这才生下小孩。


    她的两个孩子可以说是吃村里的百家饭长大的。


    后来,朱婆子一个人撑起整个朱家,地也没荒,房子也没塌,还拉扯大两个孩子,村里谁家有事,她知道的话都会帮忙。


    所以,整个清河村,没有一家和她交恶,无论谁提起她,都是敬重。


    赵里正见朱婆子说话,连忙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又问道:“嫂子,你有啥事?尽管说。”


    朱婆子往前挪了两步,道:“是关于这木薯的,我发现这木薯晒干了,也能去毒。”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猛地瞪大了眼睛看着她。


    朱婆子不急不慢的继续道:“前些天我怕这木薯放坏了,就想着切片晒干存起来,晒干之后,我就试着吃了一小片......”


    她话还没说完,她身旁的两个儿子就急了:“娘!你咋能乱试!出事了可咋办!”


    朱婆子不在意的摆摆手:“你娘我又不傻,旁边就备着三大碗粪水呢!要是不对劲,我立马灌下去。但是我吃完啥事也没,肚子也没疼。”


    “当真?”赵里正声音都激动了几分。


    “我一个老婆子,扯这谎做啥,你们要是不信,自己也备好粪水试试。”


    村民们瞬间炸开锅了。


    “晒干了真能吃啊!“


    “这可太好了!”


    “终于不用去溪水里了,那几条山溪离我家都远。”


    “朱婶子,你可真厉害!”


    沈禾看着朱婆子,不由肃然起敬。


    从古至今,农人们在生存面前,都是最勇敢无畏,敢于以身犯险的。


    神农尝百草,神农,或许就是无数个农人组成的。


    她心中闪过一丝愧疚,若不是自己自私,他们本可以早就知道这个法子。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她没有继续内耗,她做的已经足够多,如果为了此事而内疚,那她以后可有的内疚了,小到魔芋的吃法、珍珠圆子的做法,大到没有推动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


    做人,还是轻松些好。


    晒谷场上气氛热烈,大家都开心的议论着多挖些木薯晒干存起来好过冬,只有朱婆子的两个儿子绝望地追着问:“娘,你真准备粪水了?你用的哪几个碗装粪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