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开始制作魔芋

作品:《穿成弃妇带俩娃,我立女户发家暴富

    沈禾问:“那你们有没有割过猪草?”


    “会!我们最会割猪草了!”韩家兴抢着回答,像是怕沈禾不信,语速快了起来,“我们经常割,一会儿就能割一大筐!”


    韩家庆也用力点头附和:“嗯!我们能割好多!”


    沈禾耐心听着两兄弟你一言我一语的炫耀自己的本领,也起了逗小孩的心思,便随口问道:“你们想赚钱买什么?零嘴还是粮食?”


    “才不买粮食。”韩家兴摇摇头,小胸脯挺了挺,“我们家粮食多着呢!我奶奶年年都囤好多粮,不让卖,说留着自家吃。天热的时候,还天天搬出来晒呢!”


    韩家庆在一旁使劲点头:“对!我奶奶说,仓里有粮,心里不慌!”


    沈禾心中佩服,农户人家除了打杂役,也就只能等着每年收获时卖粮食换几个铜板了,可韩婶子竟然有魄力存粮,家里人也都支持,也难怪她不去买粮食而是定做小推车。


    两个孩子叽叽喳喳,不一会儿就从粮食说到他们的泥巴事业,还自来熟的邀请两姐妹一块去玩泥巴搭城墙。


    沈玉珍忍不住用手肘轻轻碰了碰姐姐,小声说:“姐,他们话真多。”


    话虽似是抱怨,可翘起的唇角却泄露了她的开心。


    沈禾心里有了数,便说道:“那这样,你们帮婶子割猪草,割满一笼,婶子给你们五文钱,愿不愿意?”


    “愿意!”两孩子异口同声道。


    “好,”沈禾点点头,“不过,你们得先回家问问爹娘或者爷奶,他们同意你们才能来。猪草送来,婶子就把钱给你们。”


    “我们这就去问!”两男孩大声应着,转身就要朝家里飞奔而去。


    “等下!”沈禾再次喊住两人。


    “你们再等一会儿,我们先试试衣裳。”沈禾失笑,这两个男孩还真是风风火火,颇像韩婶子。


    两兄弟收回腿,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三人回到屋里,打开包裹,里面赫然是三套成衣。


    各自试了试,都非常服帖,没有任何需要修改的地方。


    看来韩婶子敢让两个孙子直接送过来,也是心中有把握。


    沈禾对韩婶子的敬佩又加一分,眼光毒辣,做事果决,也怪不得韩家这些年越过越红火。


    她拿了两个去了包装的奶糖,走出房屋。


    两兄弟正蹲在地上玩蚂蚁,见到她来,赶紧站起身,双手在衣裳上蹭了蹭。


    沈禾弯腰伸出手,道:“衣裳很舒服,不需要改。这两个奶糖,你们一人一个拿去吃吧。”


    她一向讨厌熊孩子,但对这种机灵可爱又有礼貌的,难以抗拒。


    韩家兴和韩家庆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沈禾手里雪白的奶糖球,甜腻的香味扑鼻而来。


    韩家兴手指动了动,又很快握住,他强行移开目光抬头看沈禾:“婶子,我们能......滋溜!......赚钱买,不用给!”


    说完,又狠狠咽了一大口口水。


    韩家庆舔了舔嘴角,猛地转身藏到哥哥身后,似乎想通过不看来控制自己,却还是忍不住探出头偷瞄奶糖。


    沈禾这下是真的惊讶了。


    两个还不到她大腿高的幼崽,竟然能抵抗住奶糖的诱惑!这可是旺仔奶糖啊!


    她正要开口再说些什么,就见两个孩子又抬腿准备跑了。


    然而有人比他们更快,沈玉珍夺过沈禾手里的奶糖,一把拽住韩家兴,不由分说的掰开他的手指把糖放进去。


    “拿着!吃!”


    简单粗暴,却格外有效。


    沈禾:“......”小孩子反应就是快哈。


    韩家兴脸色涨红,见沈禾没有不高兴的样子,这才小声说了句‘谢谢!’,分给弟弟一颗后,转身带着弟弟跑远。


    --


    下午,上工的人准时到齐。


    见了沈禾买了小猪崽和鸡鸭,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养殖经验。


    看似仍旧像前几天一般热闹,但无论是谁都能感受到,气氛压抑了许多。


    院里几个房子的墙体已经建好,今天下午铺青石砖,待青石砖铺好,再一上梁就差不多好了。


    窑坊的刘青山已经把上梁用的木材运过来,和她之前在窑坊定的不同,沈禾不懂这些,但赵里正说顶好的木材。


    做生意就是这样,虽然一码归一码,但一旦落了人的好处,总是会在其他地方有所表示。


    前世沈禾初入职场时见到这些,只觉得虚伪,可后来工作几年后,她才逐渐意识到人际交往就是有来有回,或许有几分做作,但很多时候也有真心。


    更重要的是,这样才是最利于维持联系、加深感情的方法。


    如机器人一般算好每一次的付出和收获,看似干净利落,却只会把自己推离众人,成为孤家寡人。


    简单同赵里正说了院子里的进度,又去荒地上看了看,沈禾放心的回来了。


    大家全都非常卖力的开荒,没有一个偷奸耍滑的。


    她相信其中有提前说好规矩以及她预支工钱的原因,但更重要的,估计还是因为赵康安。


    清河村姓赵的人最多,荒地上自然也是赵家人最多,而现在赵家最有出息的就是赵里正一房。


    现在赵康安在荒地上看着并带头干活,其他赵家人自然会老实跟着干,其他家的人见了,更是不会偷懒。


    这就是模范的带头作用。


    回到院子,两姐妹在里屋学习认字,沈禾没再出去,她关了灶房门,带着塑胶手套在屋里磨魔芋。


    院子里要铺青石砖,且还有浮灰,因此并没有人觉得她关上门有什么不对。


    将魔芋放在木盆里,再倒上些许水,之后用粗糙的石块用力在魔芋上摩擦,白色的魔芋肉便变成黏糊的糊状物。


    这个活相当累人,不一会儿沈禾的右手便酸了。


    她揉了揉,换左手继续。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才将整个魔芋全部磨完。


    木盆里,是一盆粘稠又滑溜的魔芋生浆。


    接下来是倒碱水,这是给魔芋定型的关键。


    古代的碱水就是草木灰水,但沈禾看了看自家灶膛下面铲不起来的薄薄一层草木灰,果断选择从系统购买食用纯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