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被停职了
作品:《重生医界巅峰,开局救了女神的首富爹》 “这个设计思路很新颖啊。”
“临床数据看起来不错。”
“国产器械终于有能打的了。”
但也有质疑声。
“数据是不是造假的?”
“才三个月测试就敢发论文,太草率了。”
“我看就是炒作。”
林新成对这些质疑早有预料。
医学界本来就保守,想要改变认知需要时间。但他不在乎,只要有人开始关注,种子就种下了。
就在这时,医院来了个棘手的病人。
患者是个四十多岁的女性,因为剧烈腹痛急诊入院。
林新成接诊时,患者已经疼得满头大汗,蜷缩在病床上。
“哪里疼?”
“肚子……右下腹……”患者说话都困难。
林新成快速检查,初步判断是阑尾炎。但当他按压右下腹时,患者的反应异常强烈。
不对劲。
他立刻安排B超和CT检查。
结果出来,林新成的表情凝重了。
不是单纯的阑尾炎,而是阑尾周围脓肿,而且已经形成肠瘘。
这种情况极其棘手。如果处理不当,患者可能死于感染性休克。
“准备手术。”林新成对护士说。
“林医生,这种情况要不要请示王主任?”护士小心问。
林新成摇头。
“来不及了,患者随时可能休克。”
半小时后,手术开始。
打开腹腔的瞬间,林新成倒吸一口凉气。
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糕。阑尾已经完全坏死,周围组织化脓感染,肠壁上有个直径约2厘米的破口,粪便和脓液混在一起。
“吸引器。”
林新成迅速清理脓液,然后开始处理肠瘘。
这种手术难度极高,既要切除坏死组织,又要修补肠壁,还要彻底清洗腹腔,任何一步出错都可能致命。
他全神贯注,手上的动作精准而迅速。
一个小时过去。
两个小时过去。
当最后一针缝好,林新成终于松了口气。
“手术结束,送ICU。”
走出手术室,他浑身都被汗水浸透。
“小林,听说你做了个高难度手术?”王建军快步走来。
“一个肠瘘病人。”
“什么?”王建军脸色一变,“你怎么不叫我?”
“来不及了。”
王建军沉默片刻,拍了拍他的肩膀。
“辛苦了。”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
第二天,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腹腔再次感染。
林新成立刻进行二次手术,清理残留的感染灶。
手术做到一半,王建军突然推门进来。
“小林,你先出来。”
林新成愣了一下。
“王主任,手术还没结束。”
“我知道,我来接手。”王建军语气严肃,“你先出去。”
林新成看着他,隐约明白了什么。
他脱下手术衣,走出手术室。
外面站着两个人,一个是褚建国,另一个是器械科的刘科长。
“林医生,患者家属投诉你了。”褚建国表情复杂,“说你手术失败导致二次感染。”
林新成皱眉。
“手术没有失败,二次感染是因为患者本身情况太差。”
“但家属不这么认为。”刘科长冷笑,“他们说你经验不足,强行做高难度手术,现在要医院给个说法。”
“患者当时情况危急,必须立刻手术。”
“那你为什么不请示上级?”刘科长步步紧逼,“你一个住院医师,有什么资格擅自做这种手术?”
林新成沉默了。
按照规定,高难度手术确实需要上级医师批准。但当时情况紧急,他根本没时间走流程。
“林医生,你先回去休息吧。”褚建国叹了口气,“这个病人我们会处理。”
林新成转身离开。
走廊里,几个医生正在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林新成闯祸了。”
“活该,谁让他自以为是。”
“拿了个大赛冠军就膨胀了,现在知道厉害了吧。”
林新成充耳不闻,径直走向宿舍。
回到房间,他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
上辈子他经历过无数次医疗纠纷,早就习惯了。但这辈子他还是低估了医院里的复杂关系。
有人想借这件事把他踩下去。
手机响了。
是庄静涵。
“听说你那边出事了?”
“嗯。”
“需要我帮忙吗?”
“不用。”林新成声音平静,“我自己能处理。”
“那你小心点。”庄静涵顿了顿,“对了,有个好消息。省人民医院那边有五个医生订购了咱们的器械,还推荐给了其他同事。”
林新成眼睛一亮。
“真的?”
“嗯,口碑慢慢起来了。”
挂断电话,林新成坐起身。
不管医院里有多少阻碍,他都不会停下。
这条路他走定了。
林新成被停职了。
医务科下了通知,在调查清楚之前,他不能再参与任何手术。
褚建国把他叫到办公室,脸色难看。
“小林,这次的事我也没办法。患者家属闹得很凶,已经惊动了卫生局。”
“我明白。”
“你先回去休息几天,等风头过了再说。”褚建国顿了顿,“还有,你那个公司的事,最近也低调点。有些人已经盯上你了。”
林新成点头,转身离开。
走出医院大门,秋风吹来,他打了个寒颤。
回到公司,庄静涵正在和几个员工讨论销售方案。
“林总回来了。”
林新成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
庄静涵跟他到了办公室。
“怎么样?”
“停职了。”林新成坐下,“不过没关系,正好可以专心做公司。”
“你就不担心?”
“担心有用吗?”林新成笑了笑,“医院的事早晚会查清楚,我问心无愧。”
庄静涵看着他,眼神复杂。
这个男人,总是这么从容。
“对了,刚才省人民医院的李主任来电话,说他们科室想集体采购咱们的器械。”
“多少台?”
“二十台。”
林新成眼睛一亮。
这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订单。
“马上安排生产。”
“已经在安排了。”庄静涵说,“不过我有个担心。”
“什么担心?”
“订单越来越多,咱们的产能跟不上。”庄静涵拿出一份报表,“现在加工厂那边每个月最多只能生产五十台,再多就做不了了。”
林新成看着报表,陷入沉思。
产能确实是个问题。如果不扩大生产规模,很快就会遇到瓶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