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有效
作品:《重生医界巅峰,开局救了女神的首富爹》 “可以。”
一周时间转瞬即逝。
发布会当天,报告厅里坐满了人。除了受邀的医生和采购负责人,还有不少医疗器械公司的代表。
林新成站在台上,目光扫过台下。
“各位,感谢大家来参加新成医疗的产品发布会。”他的声音平静,“今天我要介绍的,是一款真正属于华夏的腹腔镜手术器械。”
大屏幕上出现产品的三维模型。
“这款器械采用全新设计,操作灵活度提升30%,精度达到0.1毫米。经过三个月临床测试,参与的五家医院都给出了高度评价。最重要的是,它的价格只有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
台下响起窃窃私语。
“三分之一?这怎么可能?”
“会不会是偷工减料?”
“国产器械能有这水平?”
林新成没理会这些质疑,继续说:“接下来请林城第一医院外科主任王建军,分享他的使用体验。”
王建军走上台,接过话筒。
“我用这款器械做了二十多台手术,整体感觉非常好。”他顿了顿,“说实话,刚开始我也怀疑国产器械的质量。但实际用下来,它确实不比进口的差。有些细节设计甚至更符合我们的操作习惯。”
台下的医生们表情开始松动。
王建军在医学圈的地位不低,他的话还是有分量的。
“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申请试用装。”林新成说,“我们提供一个月免费试用期,满意再购买。”
发布会结束后,陆续有十几家医院提交了试用申请。
林新成心里有了底。只要产品质量过硬,口碑自然会起来。
但他没想到,麻烦来得这么快。
第二天,他接到张国强的电话。
“小林,你那批器械,医院暂时不能用了。”
“为什么?”
“医务科说,需要重新走采购流程。”张国强的语气有些无奈,“你知道的,医院采购有严格的规定,必须经过招标。”
林新成皱眉。
临床测试的时候明明用得好好的,现在突然要重新走流程,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张主任,能透露一下是谁在卡我们吗?”
“这个……”张国强犹豫片刻,“算了,我也不瞒你。是器械科的刘科长,他和几家进口代理商关系很好。”
林新成明白了。
医疗器械采购里的水很深。器械科负责人手里握着采购权,很多代理商都会想办法打通关系。他一个新人冒出来抢市场,自然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
“我知道了,谢谢张主任。”
挂断电话,林新成陷入沉思。
这种情况他上辈子见多了。想要打破利益链,要么有更硬的关系,要么有绝对的实力。
他现在两样都没有。
“怎么了?”庄静涵看出他脸色不对。
“医院那边有人在卡我们。”林新成简单说了情况。
“这好办。”庄静涵拿起手机,“我爸认识林城第一医院的院长,我让他帮忙打个招呼。”
“先别急。”林新成摇头,“用关系只能解决一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去找刘科长谈谈。”
第二天上午,林新成来到医院器械科。
刘科长五十出头,戴着金丝眼镜,一副精明相。
“林医生,稀客啊。”他笑着招呼,“坐坐。”
林新成坐下,开门见山:“刘科长,我们的器械为什么被卡了?”
“哎呀,这不是正常流程嘛。”刘科长摆手,“医院采购必须经过招标,这是规定。”
“临床测试的时候怎么不说?”
“那是测试,和正式采购不一样。”刘科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小林啊,你也是医院的人,应该懂规矩。”
林新成盯着他。
“刘科长,您就直说吧,要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产品进医院?”
刘科长放下茶杯,笑容变淡。
“林医生,你这话我可不爱听。什么叫怎样才能进?我们医院采购讲究的是公平公正,符合标准就能进,不符合就不行。”
“我们的产品完全符合标准,而且价格比进口的便宜一半。”
“便宜不代表质量好。”刘科长靠在椅背上,“进口器械用了这么多年,质量有保证。你们一个新公司,万一出了问题谁负责?”
林新成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火气。
跟这种人讲道理没用。
“刘科长,那您说怎么办?”
“这样吧。”刘科长拿出一份文件,“下个月医院有个招标会,你们可以参加。能不能中标,就看你们的实力了。”
林新成接过文件扫了一眼。
招标时间是下个月15号,距离现在还有一个月。但招标文件里的技术要求,明显偏向进口品牌。
“刘科长,这个技术参数是不是有点……”
“这是专家组定的。”刘科长打断他,“我也没办法。”
林新成站起来。
“那就一个月后见。”
走出办公室,他给庄静涵打了电话。
“被卡住了?”
“嗯,对方摆明了要护着进口品牌。”林新成说,“不过也不是没办法。”
“什么办法?”
“一个月后有招标会,咱们参加。”林新成顿了顿,“但在这之前,我要让更多医生用上咱们的产品。只要口碑起来了,招标自然不会输。”
“可是其他医院也要走采购流程啊。”
“那就不走官方渠道。”林新成说,“我们直接找医生,让他们自费购买用于私人诊所,或者用于学术交流。只要东西好,他们会帮我们宣传的。”
庄静涵沉默片刻。
“这个办法有点险。”
“但是有效。”
接下来的日子,林新成开始频繁拜访各家医院的医生。
有些人直接拒绝,觉得他这是走歪门邪道。但也有人愿意尝试,毕竟产品确实好用,价格又便宜。
一周后,林新成手里有了二十多份订单。
虽然数量不多,但这些医生都是各医院的骨干,他们的认可比什么都重要。
然后,林新成做了一件更大胆的事。
他联系了几个医学论坛和学术期刊,发表了一篇关于腹腔镜器械创新的论文,详细介绍了自己产品的设计理念和临床数据。
文章一出,立刻引起业内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