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条条古道通汉中

作品:《秦岭的兰花

    吴珠觉得,首先要把秦岭的知识告诉大家。


    这里出现了一个知识的概念,叫秦岭中线。秦岭中线是一条以徒步旅行而产生的名词,这是一条东西贯穿的线路,中线以北,气候反而较为温和,中线以南,每天之间的气候变化更快。


    其实,北侧的四条古道,都已经越过了秦岭的中线,汉中城虽然被秦岭包围在其中,但汉中城,属于秦岭中线以南。


    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汉中城,指的是汉中市的城区,也可以称为老汉中,指的是今天的汉台区,古称南郑(不是今天的南郑区),在秦武公时期所设,一度被楚国占领,我们故事前两章的主角司马错,在率领军队平蜀的时候,顺手就把南郑给拿了回来。


    从地理位置来看,旧时的南郑,今天的汉台,是属于秦岭中线以南,但是今天的汉中市所辖的最北的留坝县,留坝县最北端的、在玉皇庙镇和留候镇的北侧地带,则属于秦岭中线以北。


    这很绕脑袋,就要讲逻辑了。秦岭中线可以看作是科学与地理上的意义,虽然产生于徒步线路,


    古道的意义,则是古代的商业、军事价值。


    对了,我们刚才说了,秦岭人是迷信的,每支私人旅行团人员的数量,一定不能超过秦岭古道的数量。


    秦岭古道的数量是七条,刚才说的是汉中向北方向的北道,汉中以南方向,还有三条古道,汉中占据着汉中盆地和秦岭古道的中轴线,汉中通往巴中的古道,这是米仓道。


    米仓古道的特点是北段极陡峭,南段则缓和了许多,另外还有一个特点是,米仓道有很多条支线。米仓道如同树干,生出许多的树枝。


    米仓道以东,是洋巴道,北至石泉,南方连接了四川、重庆与湖北西部。洋巴道与北侧的子午道连在一起,有时候,我们会把洋巴道和子午道统称为荔枝道,它是通往西安城的重要运输路线。


    米仓道以西,是我们故事开头所提到的金牛道,司马错平蜀时,就开凿了金牛道。金牛道从汉中市的勉县直通成都,一路上过宁强县、朝天门、广元市剑门关,直接打到了成都。著名的定军山,就位于金牛道的北段。


    “因为秦岭之中的古道是七条。”吴珠淡淡地说道,“所以,我们养成的习惯时,连我在内,带的队员人数不能超过七个。说实话……”


    说实话,吴珠也不是很相信,但是在八月三十日的晚上,她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不能超过七个。


    一旦超过七个,一定会出事。


    就在介绍这当口,有位个头最高的大哥,他是整支队伍里,唯一在登山冲锋衣里面,罩上一件牛仔衬衣的,冲锋上衣被拉开,衬衣被露了出来,显得很帅的模样。


    “我记得,还有一条吧?就是三国时邓艾偷袭蜀国的那条古道,叫做什么阴平小道的?”


    衬衣哥说的没有错,还有一条阴平古道。


    “邓艾走的这条道,从头到尾都不算是完整的道路,因为他率领军队通过的时候,有时登山或涉水,没有使用工兵对路面进行平整,而且,我说阴平古道不完整,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吴珠说道。


    在汉中以北四道之中,陈仓道是最西侧的古道,陈仓道在甘肃绕了个弯。在陈仓道的西南边缘,那儿就是阴平古道的所在地。阴平道长大约265千米,北起甘肃陇南市的文县,南至四川的江油。阴平道穿越的是甘肃东南与四川西北交界的岷山,这不属于秦岭的山系,而属于横断山脉。岷山的走向与秦岭的东西走向不同,它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山壁陡峭。


    所以,阴平古道不属于秦岭的古道。


    与衬衣哥相比,另外三位大哥,吴珠依次把他们取名为“手串哥”“面条哥”和“谭哥”。


    手串哥左手戴着黄花梨木的串子,右手戴着不知道是什么黄玉珠子铸成的手串,走起来也吱吱作响。手串哥历史知识很丰富,这一路上,给了吴珠很多建议。


    “我们只是把这次穿越秦岭,当作生命中的一次尝试。”


    “我们做了很多功课,我们从网上找到一些失败的状况,从那些失败之中,我们知道我们需要准备什么!”


    手串哥说的倒没有错,他们准备了压缩饼干、自热型的罐头、卡式炉。这帮老爷子们——这样的说法,也许是对他们有点点不敬,还带了一个自制式的净水器。


    “我们自己做的。”手串哥晃着那个两个嘴对嘴的500毫升矿泉水瓶子,这个净水器两头大、中间窄,两头都开了口,中间放置着可过滤水的无机盐滤芯,水从上面的瓶子流入到下面瓶子里,煮熟烧开后就可以饮用了。


    “我们希望能够看到拔仙台。”面条哥说道,他得到这名字,是因为喜欢吃面条,据说来到秦岭后,还要吃面条,好在这儿不缺面。汉中的热面皮以辣爽为主,其实算是半个米粉,还带着关中平原的倔劲;与之相比,汉中的浆水面是真正的面条,宽面劲道耐嚼,配上韭菜、肉丝和豆芽的浇头,端的是一个好吃。


    “另外,塔子老师说,能让我们穿梭在秦岭中,能看到都督湖附近的沉船,那时汉武帝时候留下来的船吧?”


    这支临时组建的编队,每个人交了1500元。对于秦岭中的徒步探险来说,价格不算高的。队伍是从华阳古镇汇合碰面,他们的路线是非典型的路线。


    我们在刚才谈到了古道的支线,这条徒步之路就是支线之路。


    吴珠想起了塔子说的话。


    “大家都想当探险家,有些人当探险家是为了发照片,是为展现自己与众不同。有些人当探险家是为了给自己的儿时圆梦,还有人是抱着其他的目的。”塔子说道,“每一种情况的顾客,都有各自的需求,你看,我把你队伍里几个人对于秦岭的梦想与要求,一一写了下来。”


    吴珠接过了手机,她在手机上看到了自己队伍里每个人的对秦岭的要求和梦想。


    公平的说,这四位大哥,写的是都很长,有三个人写了六七百字,写得最长的是谭哥,谭哥写的更像是一种回忆录。


    我们挑其中最重要的说一下。


    “秦岭对我来说,是一位一直活在心里的女神,而我这一次,终于能亲眼看到女神的容颜。”


    这是手串哥的话,挺感性和外露的,虽然带着一丝故意展现的不成熟。


    “我从小就向往秦岭,因为我知道对中国人来说,是我们中国人的龙脉。我看过很多山,有雾气笼罩、山路辗转不已的江西的山岭,有奇险的天柱山,还有清秀的天目山。我想看一看,秦岭与这些山,有什么不同。”


    这是衬衣哥的话。


    “我想看一看秦岭的古道,当年的人们太厉害,修建了那么多的栈道。这其实比古罗马人修的路还长,秦岭里展开的古道,终点其实不是西安,而是汉中。条条古道通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