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案发现场

作品:《凝渊行者

    下午三点,老胡正坐在离刑警队不远的街边吃面,我走到他对面坐下,让老板也给我煮一碗,和他的面算一起。


    “你怎么也没吃?”他吃得很快,说话很含糊。


    “该我问你才对,你一个上班族饭点不吃,这会儿跑出来吃面?”


    “别提了,上午有个钓鱼佬报警,在水库里钓个旅行箱起来,特别重,打开一看是两只手两只腿,吐得他连胃都翻了个面。我去勘察现场,初步判定手和脚不是同一个人的,队里现在很紧张,一直在忙,我才把自己手头的活儿忙完。”


    “那就是死了两个?”


    面馆老板把我的面端过来,老胡低着头没做声,等老板走后他比出4的手势。


    “四个,”他低声道,“死亡时间也不一样。”


    “嚯,那你可有得忙了。”


    “光确定尸源就够呛了,头都没有,DNA检测得3天,还不知道能不能匹配上。”


    “说不定都不是本地人,水库的水抽干看看有没有其他箱子呢?”


    “水库有点大,抽干不现实,现在都用高科技好吧?可以等探测到可疑物品再派人下去捕捞。目前还没别的发现,你来干什么?”


    “谢鹏找过我。”


    “这么快,聊得怎么样?”


    “不乐观,二十多年他都没放弃过翻案,但都以失败告终,说明这事儿根本就和客观证据链是否完整没关系。”


    “你的意思是……”


    “嗯?这些话你可别说,你说不合适。”我赶紧打断他,“你也不怕传出去得罪人。”


    “我怕个毛,当年办这个案子的人都快退休了,让他来惹我试试?我撂挑子不干,他来验尸吗?”


    “果然有技术就是不一样。”


    “如果说是因为上面有人压着这个案子,那你要查的话,可得小心。他找我的时候我没多想,觉得活儿嘛,多揽一个是一个。”


    “没收钱,今天这碗面你请。”我三口把面吃完,放下碗就走。


    “你他妈……”


    老胡在后面把钱付完赶紧追上来说:“做慈善吗?”


    “现在找他要钱感觉不地道,再说上个月捉奸,我可没少给你好处。要不是我留个心眼,发现其实她和那个帮她打离婚官司的律师有情况,我怎么可能收两份钱?多出来那份就当这次的。”


    老胡没说话,算是默许。我和他一起从面馆走到刑警队门口,这时候我才想起要跟他聊正事。


    “这个案子的卷宗你调得出来吗?”


    “我肯定不行,但你给我点时间,我联系J区的一个熟人试试。”


    “谢了。”


    我准备走,老胡在我身后说:“打点费你出。”


    我做公交车慢慢晃到S区,换成另一辆公交才到J区钢铁厂附近。这边由于钢铁厂的彻底搬迁,已经没有多少人在此生活。曾经的职工已经老去或者离开,年轻人不愿意留在这里,整个区域变得死气沉沉,偶尔有老人从我身边缓慢走过,他们会诧异地看一会儿我这个外来者,然后自顾自地向前走。


    生活区在楼与楼之间建造了一些休闲场所,有的石桌上早已布满青苔,青苔下隐约能看见象棋棋盘,应该是那个年代的象棋发烧友自己刻上去的。某些石凳上有老年人坐着晒太阳,他们盯着自己的脚尖,好像那里有曾经热闹的生活场景。


    走了一阵子,我发现自己已经有些找不到方向,眼前正好有个老大爷从楼栋中出来,他满头银发,看上去精气神不错,我上前问他十五栋该怎么走。


    他有些警惕地看着我,问我来这里干什么。


    “想在这边租个房子,感觉很便宜。”


    “这可真是新鲜事,怎么会有年轻人想租这里的房子?”


    “我不在市中心上班,远近无所谓,主要是节约生活成本。”


    “哦,就是所谓的自由职业对吧?”老大爷嗓音洪亮,“这我懂,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那会儿不一样。不过……”


    “怎么了?”


    老大爷迟疑地说:“为什么要租十五栋?”


    “十五栋怎么了?”


    “年轻人,我告诉你,你可不能跟别人说是我讲的,我怕街坊邻居们说我人老了,喜欢乱说,现在留在这的都是做了快一辈子邻居的人,被人说闲话可不好,但我,哎,我也是好心。”


    他摸出一包红双喜,我一看他也抽烟,马上掏出苏烟递给他,帮他点上,我知道这会儿我什么都不说,他也会忍不住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我。


    “二十年前,这里可是发生过凶案的,就在十五栋。那天傍晚突然狂风大作,乌云低压压的,像是要把房子压垮一样。十五栋五楼的一户女主人在天台上被……反正就是有人欺负她之后,活活把她给打死了。”


    “居然有这种事?这么恶劣,凶手要判死刑吧?”


    “什么死刑啊,凶手是俩小孩儿,一个刚满16岁,一个16岁还差两个月呢,未成年判不了那么重,俩人都判的无期,现在还在坐牢呢。不过……”他听见背后有声音,警觉地回头瞄了一眼,结果是一只猫疾跑而过,“不过我跟你说,我们有的人,压根就不相信这个案子是那俩小孩做的。”


    “不是他们做的,为什么会被抓?”


    “嗐,年轻人,这里面门道可多着呢。你们不懂,那个年代可不像现在。为了破案,那帮子警察什么都做得出来。”


    “被害人家属相信这个结果吗?”


    “信,怎么不信?他们把作案过程说得可详细了,指认现场那天被家属狠狠揍了一顿,看着就很可怜。”


    “那两个小孩是怎么说的?”


    “具体的我可不知道,据说是俩小孩在九栋楼顶玩,看到斜对面十五栋楼顶有个女人在散步,临时起意的。当然,有些事我也是道听途说啊。但这事发生后,那栋楼里就不怎么住人了,有能力搬走的早走了。偶尔有人租进去,但是一听说死过人就跑了,你说这个消息怎么可能瞒得住嘛。死过人的房子,住着肯定不踏实。”


    “我还是想去看看,毕竟真的很便宜,我不信神神鬼鬼的事情,不怕。”


    老大爷抬手向我左前方指去:“喏,就是那栋最旧的。”


    正如老大爷所说,十五栋由于出过人命案,它显得比其他楼栋更旧一些,外墙除了灰扑扑的,还布满锈迹,像是褐色的苔藓,那是时间在被人遗忘后的癌变。


    我推开单元门,门轴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一楼住户面向楼道的窗户只剩破碎的玻璃支棱在褪色的窗杦上,像野兽的獠牙。我快步上楼走到天台,经过阴暗的楼道后,阳光都显得没有那么暖和了。


    这个天台的格局没什么特别,和那些连在一起的老房子一样,三栋楼房的天台连在一起,十五栋在最右边,所以刘敏当年上楼后就只能往左走。每一栋的天台入口都修了一个小屋顶,再加上天台还有水塔,所以视线上有遮挡。


    我在天台上转了一圈,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案子过去这么多年,早就没有痕迹。我抬头看向斜对面的九栋,栏杆很高,看不清那边的格局,但想想应该也差不多。


    考虑到案发时间是傍晚,我坐在天台晒着太阳发呆,一直等到7点,天暗下来后我再看向九栋,更难看清那边的情况。


    我又去九栋天台看十五栋,效果差不多。


    还是要有卷宗才行,否则我现在看什么都是在瞎猜。走出楼栋天已经彻底黑下来,生活区的每一栋楼都只有零星的几扇窗户透出灯光,像图钉一样,把住在房子里的人永远钉在那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