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赵义珍去罗山的真相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风,停了。
云,静了。
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实质!
在场的所有人,无论是赵云,还是那五万黄巾将士,都在这一刻,清晰地感受到了一股发自灵魂深处的战栗!
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威压!
仿佛他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座巍峨高耸、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万仞高山!
在这股“势”的笼罩下,他们手中的兵器,仿佛重若千钧!
他们的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这……这是……”
赵云猛地抬头,死死地盯着刘铮,那张俊朗的面容上,写满了极致的震惊与狂喜!
他认得这种感觉!
昔年恩师童渊曾向他描述过,那种立于万军阵前,仅凭气势便能压得千军万马不敢正视的传说之境!
“万……万人敌!”
赵云用梦呓般的声音,吐出了这三个字。
主公,在经历了这场血与火的洗礼之后,竟因祸得福,一只脚,踏入了那传说中的武道巅峰之境!
归途,肃杀而漫长。
五万黄巾大军,再无来时的半分昂扬。
如同一条沉默的黄色巨龙,缓缓地向着襄阳的方向移动。
军中,听不到任何喧哗。
只有甲胄摩擦的“哗哗”声,以及那沉重得令人窒息的脚步声。
每一个将士的胳膊上,都系上了一条白色的布带。
他们的脸上,没有表情。
但那双通红的眼眸中,却压抑着足以焚天的怒火与悲伤。
他们知道,那辆被数千名亲卫重重护卫在中央的牛车上,躺着的是谁。
那是曾将他们从瘟疫的魔爪中一次次拖拽回来的神医,是他们心中如同再生父母般的“黄天医圣”!
……
襄阳城,早已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海洋之中。
主公亲赴险境,全身而退的消息,早已传遍了全城。
百姓们自发地走上街头,家家户户挂上了彩带,孩子们拿着风车,在街上追逐嬉戏。
他们准备用最热烈的方式,来迎接他们心目中战无不胜的英雄,那位带给他们安稳与希望的黄天大将军!
然而,当那支沉默的,全军缟素的队伍出现在地平线尽头时,所有人的笑容,都渐渐凝固在了脸上。
“怎么回事?将士们怎么都……”
“那牛车……车上盖着的是……”
“小郡主!你们看小郡主!她怎么……”
……
议论声此起彼伏,一股名为“不安”的情绪,如同涟漪般,在翘首以盼的人群中迅速扩散开来。
当大军缓缓走近,当百姓们看清了刘铮那身早已干涸成暗红色的血衣,看清了刘禾那张泪痕斑斑的小脸,看清了那辆牛车上清晰无比的人形轮廓时……
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所有的欢呼,戛然而止。
所有的彩带,在这一刻都显得无比刺眼。
孩子们停止了嬉闹,不解地躲进了大人的怀里。
一股沉重到令人窒息的悲伤,笼罩了整座襄阳城。
城门外三十里,长亭。
司马徽一袭青衫,手中那柄从不离身的羽扇,此刻却被他紧紧地攥在手中,关节微微泛白。
他身旁的陈羡,也是面色凝重,一声长叹。
而在他们二人身边,张仲景也是一脸凝重,沉默不语。
“主公……”
看着那道浴血归来的身影,司马徽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刘铮翻身下马,对着三人,缓缓地摇了摇头。
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张仲景的眼眶瞬间就红了,他快步上前,颤抖着手,想要去揭开那辆牛车上的白布。
却又在半空中停住,最终无力地垂下。
“义珍兄……你……你这又是何苦啊……”
一声悲怆的长叹,道尽了这位医道圣手心中无尽的哀痛。
……
刺史府,议事厅。
气氛,压抑得如同凝固的冰。
赵义珍的遗体,已被妥善安置。
司马徽、陈羡、赵云等人齐聚一堂,静静地听着刘铮简述着罗山县发生的一切。
当听到赵义珍为了不拖累刘铮,以头抢地自绝于法场之上时,饶是赵云这等铁血悍将,也忍不住虎目含泪,一拳狠狠地砸在了身旁的柱子上!
“主公,节哀。”一直沉默的张仲景,忽然开口,“义珍兄之所以孤身犯险,乃是为了罗山县尉赵凯。”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刻骨的恨意。
“此人,正是害死他独子的罪魁祸首啊!”
轰!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
刘铮猛地抬头,死死地盯着张仲景:“先生,此话怎讲?!”
张仲景长叹一声,将一段尘封的往事,娓娓道来。
原来,黄巾初起,赵义珍的独子一腔热血,投身军旅,在颍川战场上屡立战功。
然而,当时负责押运粮草的军官,正是如今的罗山县尉赵凯。
此人胆小如鼠,贪生怕死。
听闻前方战事吃紧,竟为了保全自己,故意延误粮草。
导致前线数千将士断粮三日,最终被黄巾军围歼,全军覆没。
赵义珍的儿子,便在那一役中,力战而死!
事后,赵凯却凭借着家族关系,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反而步步高升,最终当上了这罗山县的县尉!
“义珍兄查明真相之后,本欲手刃此贼,为子报仇。”张仲景的声音里充满了悲怆,“可那时,他刚刚收了小禾为徒。”
“他说,那丫头天赋异禀,是块学医的好材料,他不能因为自己的私仇,而耽误了这棵好苗子。”
“所以,他一直忍,一直等……他说,等小禾学业有成,能独当一面了,他便去了却这桩恩怨……”
“却没想到,这一等,竟是天人永隔!”
“他……他早就存了必死之心啊!”
听完这一切,议事厅内,已是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明白了。
赵义珍去罗山,根本不是为了会友,也不是为了救人。
他,是去复仇的!
他治好赵凯,或许只是为了让这个仇人,在最志得意满的时候,再被他亲手拉入地狱!
这是一个父亲,隐忍规划了数年,最决绝,也是最悲壮的复仇之局!
司马徽也恍然大悟,语气郑重:“朝廷得知此事,利用赵先生引诱主公前往罗山,再以五路兵马犯境,牵制荆州,让王允亲自前往罗山围捉主公。”
“若非赵先生以命相搏,只怕此番荆襄危矣,主公危矣,赵先生之大义,吾等当永记于心!”
刘铮微微颔首,眼中迸射出两道寒芒:“不管是谁做的局,若不是他,我定能将赵先生救出。”
“此后只要查明,我定让他血债血偿!”
若不是王允率豫州精锐前来,区区罗山县的县兵,根本抵挡不住他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