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袁绍的一箭双雕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洛阳,大将军府。
当朝大将军何进,此刻正身着一袭锦袍,坐在软榻上。
在他的下首,仅仅坐着一人。
那人身形挺拔,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一举一动都透着一股世家子弟独有的优雅与从容。
此人,正是四世三公,袁家的嫡子,如今何进最为倚重的首席谋士——袁绍,袁本初。
偌大的厅堂内,再无第三人。
何进亲自为袁绍斟满一杯温酒,酒香四溢,他却无心品尝。
将酒爵重重往案几上一放,发出一声闷响。
“本初啊,今日朝会,陛下龙颜震怒,皆因荆州之事。那黄巾余孽刘铮,先占襄阳,再破南阳,声势浩大,已然成了气候!”
“陛下之意,是欲点派精兵强将,南下征讨,务必剿灭此獠,以儆效尤!”
他顿了顿,眉头紧锁,话锋一转:“然则,就在此时,南阳太守刘韪的八百里加急奏章到了,你猜他在奏章里说了什么?”
(前面一章已经改过来,不是张咨,是刘韪)
袁绍神色从容,慢悠悠地端起自己面前的酒樽,轻轻呷了一口。
目光平静地看向何进,等待着他的下文。
何进也不卖关子,语气带着几分古怪和讥讽:“那刘韪言道,荆州刺史王睿勾结地方豪强蔡、蒯两家,倒行逆施,意图不轨!”
“他身为汉室宗亲、朝廷命官,为保荆州安宁,不得已请来刘铮这股义军相助,平定祸乱!”
“还说那刘铮虽出身黄巾,却心向汉室,此番乃是代天行伐,助朝廷清除奸佞,并无造反之心……”
“这简直是一派胡言,滑天下之大稽!”
他说完,自己都忍不住冷笑连连,显然对这番说辞半个字都不信。
但问题是,这奏章是正儿八经经过渠道送上来的,盖着南阳太守的印信,由不得朝廷不重视。
“本初,此事……你怎么看?”何进的目光投向袁绍。
他虽位居大将军,但出身屠户,于这些弯弯绕绕的政治算计,远不如袁绍这等世家子弟敏锐。
袁绍闻言,并未立刻回答。
而是微微垂下眼睑,手指轻轻摩挲着酒樽上细腻的纹路,似乎在仔细斟酌。
片刻后,他抬起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大将军,此计,绝非刘韪所能想出。”
“依某看来,这背后定是那刘铮的手笔,其目的,无非是‘缓兵之计’四字。”
“哦?详细说说。”何进身体微微前倾,显露出浓厚的兴趣。
袁绍侃侃而谈:“如今我大汉天下,凉州北宫伯玉、李文侯叛乱未平,冀州张角余孽尚存,各地小股贼寇更是多如牛毛,朝廷兵马四处救火,早已捉襟见肘。”
“荆州远在南方,若刘铮铁了心造反,朝廷即便能派兵征讨,也必是劳师动众,胜负难料,且极易被其他叛军趁虚而入。”
“而刘铮此举,便是给了朝廷,尤其是给了陛下一个台阶下。”
“他将荆州之乱定性为内部平叛,将自己说成协助朝廷的义军首领。”
“如此一来,陛下若强行出兵,反倒显得不近情理,有失明君风范。”
“若顺势承认,则可暂时将荆州问题搁置,避免两线乃至多线作战的窘境。”
他顿了顿,脸色变得凝重:“更何况,奏章由刘韪这位正牌的汉室宗亲、南阳太守发出,其可信度大增。”
“陛下即便有所怀疑,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刘韪被胁迫之前,也很难驳斥这位自己人的奏报。”
何进听完,沉默良久,最终长叹一声,一拳轻轻砸在案几上:“本初所言,一针见血!”
“如此说来,这刘铮小儿,非但有匹夫之勇,更兼枭雄之智!”
“若真让他借此计在荆州站稳脚跟,消化战果,恐不出数年,荆州便如凉州一般,成为朝廷心腹大患,尾大不掉!”
他言语中充满了忧虑,如今朝堂之上,外戚宦官争权夺利,地方豪强拥兵自重,皇帝又……
唉,真正能为国分忧之人,少之又少。
一想到刘铮可能成为下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何进就感到一阵心烦意乱。
感受到何进的焦虑,袁绍却是从容一笑,放下酒樽,拱手道:“大将军不必过于忧心,刘铮此计虽妙,却并非无解,绍,有一策,或可破局。”
“哦?本初有何妙计,快快道来!”何进闻言,精神一振,连忙催促。
袁绍眼中精光一闪,吐出一个名字:“孙坚,孙文台。”
“孙坚?”何进一愣,脸上露出不解之色,“他不是正随左中郎将董卓在凉州平叛吗?”
“此人勇则勇矣,但远在西北,对荆州之事能有何用?”
袁绍摇了摇头,笑道:“大将军有所不知。孙文台此人,不仅有勇,更兼有谋,常怀忠义之心,欲为国家建功立业。”
“然其在董卓麾下,屡次献上破敌良策,皆被董卓以各种理由否决,郁郁不得志。”
“此人留在凉州,不过是明珠蒙尘,徒耗光阴罢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如,由大将军出面,向陛下举荐孙坚为长沙太守!令其率领本部嫡系人马,南下赴任。”
“长沙郡隶属荆州,且与刘铮目前控制的荆北核心区域接壤。让孙坚去长沙,一则可试探刘铮反应。”
“若刘铮果真心向汉室,便不该阻拦朝廷正式任命的太守赴任;若他阻拦,则其反叛之心,不言自明,刘韪的奏章便不攻自破!”
“二则。”袁绍目光锐利起来,“孙坚乃江东猛虎,骁勇善战,其麾下程普、黄盖、韩当等皆乃百战之将。”
“即便刘铮翻脸,孙坚亦足可倚城坚守,成为钉入荆州腹地的一颗钉子,牵制刘铮大量兵力。”
“届时,大将军再以讨逆之名,亲率大军南下,便是师出有名,可一举而定荆州!”
何进听着袁绍的分析,眼睛越来越亮,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忍不住抚掌大笑:“妙,妙啊!”
“本初此计,可谓一举两得,既探了刘铮虚实,又埋下了一支奇兵!”
“那孙文台若知能独当一面,必然感激本将军知遇之恩,必当效死力!”
“好,就依本初之策,我明日便进宫面圣,举荐孙坚为长沙太守!”
堂内凝重的气氛顿时一扫而空,何进心情大好,连连向袁绍劝酒。
两人推杯换盏,仿佛已看到刘铮在朝廷的谋算下束手就擒的场景。
然而,他们远在洛阳的算计,此刻还影响不到荆州的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