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刘铮轻敌冒进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黄巾大营中,刘铮、张志、黄忠分别率领三路兵马,悄然离营。


    刘峥与司马徽并肩前行,趁机发动统率技能。


    【统率技能·潜影(5级)发动!麾下士卒隐蔽能力提升5成!】


    刹那间,一股无形的力量,悄然笼罩了所有离营的部队。


    士卒们瞬间就失去了所有说话的欲望,所有队伍静默前行,不再有任何动静。


    张志率领的五千精骑,马蹄裹足衔枚。


    像是一队幽灵一样,身形很快便消失在西北方向的路口。


    黄忠的一万步骑,则偃旗息鼓,借着对地形的熟悉,朝着东北方向迂回潜行。


    虽然大军已经悄然离营,但刘铮吩咐留守的军士们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摆出一副欢天喜地的庆祝模样。


    其目的,自然是为了麻痹张燕。


    司马徽策马靠近刘峥身侧,羽扇轻摇,轻声感叹:“陈文渊之才,确属罕见。此‘绝地天通’之策,若非其主动告知,我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张燕退回冀州。”


    闻言,刘峥点了点头:“可惜这张燕空有悍勇,却无容人之量,更无识人之明,如此鬼才,竟不能善用,反而逼其来投。”


    司马徽微微一笑,夜风吹动他额下长须,语气中带着洞察世事的淡然:“非是张燕无能,实乃主公英明,胸怀四海,方能使明士归心,甘为驱使。”


    “此消彼长,胜负之数,早已注定。”


    刘峥闻言,默然片刻,随即释然。


    乱世之中,人心向背,不足为奇。


    与此同时,北山,黑山军大营。


    中军帐内,张燕看着眼前的蛇盘谷地图,眼里爆发出期待的光芒。


    他的目光,始终锁定在一线天的位置。


    那里,将是他一举荡灭刘铮的敌方。


    他不知道,从一开始,他就已经进入了陈羡的算计当中。


    而他寄予厚望的蛇盘谷,正是陈羡为他精挑细选的葬身之地。


    天,茫茫亮。


    薄雾尚未完全散去,黑山军大营已经是忙得热火朝天。


    营寨被拆除,旌旗卷起,锅灶掩埋……


    看似一切都有秩有序,实则刻意掺杂着几分慌乱。


    几辆破损不严重的辎重车被随意丢弃在营门外,散落的麻袋露出里面少许掺杂了沙土的陈米;


    一些破损的营帐和零散兵器也被放弃在原地,俨然一副十分仓促的撤退模样。


    张燕披着那套以前从汉军手中缴获的银亮盔甲,按剑立于中军位置,意气风发。


    陈羡依旧是一身青衫,手持小扇,安静地站在张燕身侧。


    就在这时,张燕缓缓开口问道:“文渊,你看如此,可能瞒过那刘铮小儿?”


    陈羡抬起手中小扇,指向那些被丢弃的辎重:“将军,溃军之象,首重其势。”


    “物资散落需有选择,若尽弃精良,反惹人疑。”


    “如今这些破损之物,混杂些许劣质粮草,正合溃军情状。”


    “刘铮连胜,其斥候见之,必以为我军心已乱,仓皇北顾。”


    张燕点了点头,他对陈羡的判断已然恢复信任,甚至因前日的斥责而带着几分补偿心理,言听计从。


    大军开始沿着预定路线,向北方险峻的蛇盘谷方向假装溃退。


    队伍看似杂乱,实则在各级头目的约束下,保持着基本的行军骨架。


    尤其是那些被挑选出来的伏兵精锐,更是精神抖擞,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悄然融入大队之中。


    行至半途,张燕特意带着陈羡和亲卫队,绕道前往蛇盘谷的咽喉之地——一线天。


    此地名不虚传,两侧崖壁陡峭如刀削斧劈,高耸入云。


    只在最下方留下一道极为狭窄的缝隙,仅容数人并行。


    光线从高耸的崖顶透下,显得幽深晦暗,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潮湿的土腥气。


    一名身材魁梧,脸上带着刀疤的死士队长早已在此等候,见张燕到来,立刻单膝跪地:“参见大帅!”


    张燕目光阴沉地扫过这险要之地,沉声道:“都准备好了?”


    “回大帅,火油、硝石、干柴均已备齐,堆砌于两侧崖壁预设位置。”


    “只待谷中火起信号,弟兄们便会不惜代价,推动巨石,引燃火油,定将这一线天彻底封死,黄巾贼插翅难飞!”


    死士队长一脸鉴定,与其决然。


    张燕上前一步,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好!记住,看到谷中浓烟升起,火光冲天,便是信号!”


    “此战成败,关乎我黑山军生死存亡,更关乎你我能否在这荆州立足!不容有失!”


    “誓死完成任务!”死士队长低吼,眼中满是忠诚。


    张燕最后看了一眼那幽深的裂缝,想象着一会儿刘铮大军在其中绝望哀嚎的场景,这才心满意足地转身,带着陈羡等人追上的大部队。


    与此同时,南面的官道上,刘铮率领的黄巾军主力正不紧不慢地向北推进。


    与黑山军的狼狈形成鲜明对比,这支队伍显得……过于松弛了。


    旌旗虽然众多,但有的歪斜,有的卷角,毫无肃杀之气。


    行军队伍也谈不上严整,士卒们交头接耳,嬉笑打闹之声隐约可闻。


    仿佛不是去追击穷寇,而是去郊游一般。


    队形松散,前后拉得老长,完全没有临战前的紧张感。


    刘铮本人更是骄纵异常,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前列。


    非但没有约束军纪,反而与身旁的司马徽高声谈笑,声音洪亮。


    二人丝毫没有避讳,这也便宜了暗中打探的黑山军探子。


    “哈哈哈,都说张燕是河北巨寇,麾下黑山军如何了得,如今看来,不过是土鸡瓦狗尔!”


    刘铮挥动着马鞭,指向北方。


    “王睿三万州郡兵,旦夕覆灭,他张燕吓得屁滚尿流,连营寨都不要了,只顾逃命!如此鼠辈,也敢觊觎我荆州?”


    司马徽轻摇羽扇,笑着附和:“主公英明神武,那张燕不过是仗着山势苟延残喘罢了,此次定叫他有来无回!”


    “传令下去,加快速度!”刘铮意气风发地下令,“莫要让那厮跑远了!”


    “等擒下张燕,本将军在南阳城内,大摆三日筵席,与诸位同庆!”


    命令传下,队伍的行进速度似乎快了些,但那股骄躁之气丝毫没有减少。


    然而,就在这喧哗的表象之下,当刘铮微微俯身。


    看似整理马鞍时,实则是用只有身边几个核心侍卫能听到的声音低语:


    “斥候放远十里,重点关注两侧山林异动,令后队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变阵。”


    那侍卫长不动声色地微微颔首,眼神锐利地扫过周围环境。


    另一名侍卫低声回道:“主公,蛇盘谷地势险恶,是否先派精锐前出探查?”


    刘铮直起身,脸上依旧挂着张扬的笑容,压低声音:“不必,张燕想看我骄兵轻进,我便做给他看。”


    “悄悄告诉弟兄们,外松内紧,刀鞘绳索都检查一遍,莫要真到了关键时刻掉了链子。”


    他抬头望向北方连绵山影,目光深处是一片冷静的冰湖,与表面上的轻佻狂热判若两人。


    一线天是绝境,是死地!


    但他别无选择,张燕不除,荆州不稳!


    只有以自身为耳,才能让张燕深信不疑。


    大军迤逦而行,终于抵达了蛇盘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