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陈羡的投诚信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南阳城,北山下,黄巾大营。


    虽然夜色深沉,但中军大营却灯火通明。


    此刻的刘铮,身穿一身玄色常服坐在中间桌案上。


    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他看着面前摊开的荆州地图,目光却有些游离,若有所思。


    一日之内,先是借助襄阳之战,平定了荆南所有有异心的宗贼匪寇。


    紧接着,在落雁坡设计斩了王睿,吞并其三万大军。


    再然后赵云便传来捷报,兵不血刃拿下了南阳。


    胜利来得太快,太密集,让他感觉有点不真实。


    当然,他也没觉得轻松。


    毕竟战场上那刀刀见血的画面,他是亲身经历的。


    就在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


    “主公可是在忧心山上的张燕?”


    司马徽手持羽扇,缓步走入,脸上带着洞察一切的淡然微笑。


    刘铮抬起头,揉了揉眉心:“军师真乃天人也。”


    “没错,王睿虽灭,但张燕的五万黑山军仍盘踞在北山,如同卧榻之侧的猛虎,一日不除,我心难安。”


    “据斥候报,他们败退后便缩回营垒,坚守不出,若强攻,即便能胜,我军伤亡恐怕……”


    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黄巾军起家不易,每一个老兵都是宝贵的种子,他不想在这北山脚下流太多的血。


    更何况,接下来还要面对群雄逐鹿的乱世。


    若是现在能将实力进一步扩大,将来他或许能占据些许主动。


    司马徽闻言,缓步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北山与南阳之间的那片区域,羽扇轻摇:“张燕匪性难驯,又新遭挫败,其内部必然不稳。”


    “强攻确是下策,然而,他现在肯定是热锅上的蚂蚁,比我们还要着急。”


    就在刘铮想要开口询问之际,帐外传来一阵极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是亲卫队长入账禀报:“主公,军师,帐外有人自称受陈羡所托,持此信物,说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


    说罢,双手呈上一枚普通的木制令牌。


    令牌背面,刻着一个“羡”字。


    刘铮与司马徽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讶异。


    陈羡?他此时派人来做什么?


    “带他进来,注意隐秘。”刘铮沉声道。


    片刻后,一个穿着夜行衣,风尘仆仆的汉子被带了进来。


    他见到刘铮,也不废话,直接跪地。


    紧接着从怀中取出一封被蜡封得严实的书信,双手奉上:“小人奉陈先生之命,将此信亲手呈于刘将军。”


    “陈先生言,此信关乎数万人生死及荆州大业,请将军务必亲阅。”


    亲卫检查无误后,将信递给刘铮。


    刘铮撕开蜡封,展开帛书,快速浏览起来。


    起初他眉头微蹙,随即越看眼神越亮。


    到最后,嘴角甚至抑制不住地勾起一抹弧度。


    他将信递给司马徽:“军师,你也看看!”


    虽是表诚之信,但刘铮没有选择轻信。


    司马徽接过信,细细阅读。


    虽说脸上的表情依旧平静,但摇动羽扇的手却微微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待他看完,轻轻将信纸放在桌上,忽然抚掌,轻笑出声:“妙!好一个‘绝地天通’之策!”


    “陈文渊此计,若非提前得知,我军冒然深入,确有倾覆之危。这张燕,倒是找了个好谋士,可惜人心不在他处。”


    刘铮也笑了,问道:“军师何以见得这陈羡是真心实意?”


    闻言,司马徽轻摇羽扇,微微一笑:“据我所知,这陈文渊才华横溢,只可惜出身微末,早年入仕无门,遂心生不满,投靠张燕。”


    “短短半年时间,便让张燕将黄巾溃兵收拢,发展壮大,成为朝廷隐患。”


    “如今南下荆州,欲效仿主公夺取荆州为根基,从而施展满腔抱负。”


    “此前他计策被我等识破,以至于张燕竹篮打水一场空,迁怒于他。”


    “像他这般胸有大志之人,自然不会委身于目光短浅之辈手下,更何况此信中内容于我军百利无一害,显然是诚心无疑。”


    面对司马徽的分析,刘铮微微颔首:“只是此计太过阴险毒辣,不管谁胜,那都是几万条生命啊,先生觉得此人可用否?”


    “可也!”司马徽微微颔首,“得遇主公,是他幸事,亦是我军幸事。”


    “虽是毒计,但他知晓主公心怀仁义,所以那数万黑山军便是他投靠主公的第一份大礼。”


    司马徽直言不讳,一脸真诚。


    刘铮见状,心下当即安定许多。


    他并非担心驾驭不住陈羡才会有此一问,而是害怕司马徽心中有想法。


    没想到,终归是自己想得太多。


    “既如此,便依军师所言,咱们就陪他演这么一出,依军师之见,我们该如何回应?”


    司马徽走到地图前,羽扇精准地点在蛇盘谷的位置:“陈羡此计,核心在于‘诱’与‘锁’。”


    “张燕欲以自身为饵,引我军入彀,再断我归路,聚而歼之。此计狠辣,然其有一致命之处。”


    “他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瓮中捉鳖’上,却忘了,当他全力要锁死‘天门’时,他自己的后背,也是完全暴露的!”


    他手指滑动,在蛇盘谷外围划出两道弧线:“我军可将计就计,分兵三路,反将其锁入死局!”


    “主公,您需亲率大军主力,大张旗鼓,做出骄兵之态,一路‘追击’张燕溃军,进入蛇盘谷。”


    “入谷后,稳扎营盘,示敌以弱,吸引黑山军所有注意力。”


    “此路最为凶险,亦是破局关键,非主公亲临,不足以让张燕深信不疑。”


    刘铮点头,眼中毫无惧色:“好,这一路便交给我!”


    司马徽继续部署,语速加快:“张志将军!”


    “末将在!”一直侍立在帐外候命的张志与黄忠闻声而入。


    “命你率领五千精锐骑兵,一人双马,携带三日干粮,由庞家向导引路,连夜出发。”


    “不走官道,专寻山间小径,迂回绕至蛇盘谷‘一线天’险要之外侧隐蔽待命。”


    “待谷内伏兵尽出,信号升起之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外部夺取并牢牢控制‘一线天’。”


    “以此确保主公退路畅通,并将黑山军的伏兵,堵死在谷内,此乃胜负之手,不容有失!”


    张志抱拳,声音斩钉截铁:“必不辱命!”


    “汉升将军!”


    黄忠早已按捺不住,闻声上前:“末将听令!”


    “你领一万步骑混合精锐,同样绕行,潜至黑山军预设埋伏圈主力的侧后翼。”


    “待谷内战起,张志控制谷口后,你便从敌人背后发起猛攻,与主公里应外合,夹击其伏兵!”


    黄忠眼中血光一闪,抱拳低吼:“末将遵命!”


    赵云已经在南阳调查三大家族戕害他家人的事情,此刻的他只想赶紧打完这一仗,回南阳去给家人报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