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背道而驰,皆为坚守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正如李建所料,荆山西侧,地势豁然开朗!


    一片广袤无垠的平原展现在眼前,枯黄的野草在晨风中起伏,一眼望不到头。


    没有任何遮蔽,没有任何险可守。


    在这片平原上,一旦被蔡瑁的骑兵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数万百姓将成为待宰的羔羊,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将军,怎么办?”副将声音干哑,看向李建。


    李建极目远眺,目光最终落在东南方向那片模糊的丘陵轮廓。


    “不能进平原,沿着荆山山麓,往长坂坡方向走!”


    那里,也许是唯一可能存在转机的地方!


    虽然希望渺茫,但总比在平原上被骑兵屠杀要好!


    随着命令下达,庞大的逃难队伍再次启动。


    沿着巍峨荆山的阴影,像一道缓慢移动的伤疤,向着长坂坡方向艰难跋涉。


    每一步,都踩在希望与绝望的钢丝上。


    荆山巨大的山体为他们提供了暂时的庇护,拖延了被发现的时间。


    人们埋着头,拼尽全力赶路,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长坂坡,到了长坂坡就有希望!


    时间,在煎熬中一分一秒流逝。


    东方的天际越来越亮,太阳即将升起。


    当那座熟悉的长坂坡轮廓终于出现在视野尽头时,许多人几乎要喜极而泣。


    希望,就在前方!


    然而。


    “报——!”


    一骑斥候疯了一般从后方疾驰而来,马未停稳,人已滚落在地,声音带着无尽的惊恐和绝望:


    “将军,蔡瑁追兵,不足十里,全是骑兵!”


    轰!


    如同晴天霹雳,在所有人心头炸响!


    刚刚燃起的希望,瞬间被冰冷的绝望扑灭。


    人群立刻骚动起来,恐慌如同决堤的洪水,再也无法抑制。


    哭喊声、惊叫声骤然爆发。


    “完了……完了……”


    “跑不掉了……”


    “娘,我害怕……”


    ……


    李建和朱俊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最终的决断。


    时候到了。


    “乡亲们继续向前,不要停,所有士兵,集合!”


    李建运起最后的气力,嘶声怒吼,压过了现场的混乱。


    还能战斗的士兵们,迅速脱离百姓队伍,在李建和朱俊面前集结。


    人数,已不足四千。


    人人带伤,满面烟尘,甲胄破损,兵刃卷口。


    但他们的眼神,却在极致的恐惧过后,沉淀出一种可怕的平静。


    李建站在一块土坡上,看着下面这些伤痕累累却依旧挺直脊梁的汉子。


    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或年轻或沧桑的脸庞。


    他熟悉他们中的很多人,知道谁家的孩子刚会叫爹,谁家的老母还在病中。


    他的喉结剧烈滚动着,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的空气。


    他知道接下来要说什么,那是世上最残忍的命令。


    “弟兄们……”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蔡瑁的骑兵,转眼就到。”


    “我们跑不过四条腿的马,要想让乡亲们活下去,必须有人留下,挡住他们。”


    场面死寂,只有风声和远处百姓慌乱奔逃的脚步声。


    没有人说话,但每一双眼睛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李建看着他们,继续艰难地说道:“老规矩……家中独子者,出列!”


    没有人动。


    “父子俱在者,子出列!”


    依旧无人移动。


    “兄弟同在者,弟出列!”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


    四千人如同钉在地上的四千棵松柏。


    明知留下意味着什么,却无一人退缩。


    悲壮的气氛如同实质的铅块,压在每个人的胸口,沉重得让人无法呼吸。


    这些衣衫褴褛、伤痕累累的汉子,用沉默的坚守,诠释着何为军人,何为牺牲。


    李建看着这一幕,虎目瞬间通红。


    泪水再也抑制不住,混合着脸上的烟灰滚落。


    他猛地跳下土坡,走到队伍正前方,对着全体将士,深深鞠了一躬。


    “弟兄们,我李建……谢谢大家,谢谢!”


    他哽咽着,声音断断续续。


    “我知道……大家都不怕死……都想跟狗日的蔡瑁拼了!”


    “但是,乡亲们不能不管啊!”


    他猛地直起身,指向长坂坡方向,泪流满面,几乎是嘶吼着哀求。


    “他们需要人护送,需要人带着他们找到活路,需要有人等到主公回来!”


    “求求大家……理解一下……算我李建求求你们了!”


    “给老李家……留个后,给老王头……留个摔盆的,给咱们黄天军……留点种子,行不行?!”


    这番话说得字字泣血,句句含泪。


    不是命令,是哀求。


    是一个将军对自己士兵最沉痛无奈,也最真诚的恳求。


    终于,队伍中开始出现骚动。


    有人低声啜泣起来。


    一个年轻的士兵抹着眼泪,低着头,一步步走了出来。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


    断断续续,最终,有近千人站了出来,走到了另一侧。


    他们低着头,不敢看留下的同伴。


    肩膀剧烈地耸动着,无尽的屈辱和愧疚淹没了他们。


    李建看着分列两队的士兵,心中悲凉到了极点。


    他走到那留下的三千人面前。


    看着他们视死如归的坚毅脸庞。


    突然,他双膝一弯,“噗通”一声,竟对着这三千将士,直挺挺地跪了下去!


    “兄弟们,李建……代主公,代数万乡亲……谢谢你们的大恩!给你们……磕头了!”


    说完,他竟真的以头触地,重重叩下!


    “将军!”众人惊呼,想要阻拦。


    跟随李建决定一起护送乡亲的那近千士兵,也泪流满面地齐齐跪下,向着对面即将赴死的同泽,叩首!


    对面队伍里,有他们的父亲,儿子,兄弟……


    这一别,也许便是永诀。


    不远处刘禾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用稚嫩的声音问向身边的赵一珍:“老师,他们是不是不跟我们一起了。”


    闻言,泪眼朦胧的赵一珍拍了拍他的脑袋:“小禾,他们不会离开我们,会一直跟我们在一起!”


    这番话,刘禾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


    她只是学着李建的样子,对着那三千士兵,郑重地跪地行叩拜大礼。


    乡亲们见状,也都纷纷停下脚步。


    转身,跪地,磕头……


    朱俊看着这一幕,眼眶灼热,却没有流泪。


    他猛地抽出腰刀,振臂高呼,声音撕裂长空:“出征!”


    短短两个字,没有更多的言语。


    三千壮士握紧了手中兵刃,最后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战友和将军,最后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家人。


    随后毅然转身,向着来路,向着那烟尘升起、马蹄声隐隐传来的方向,迈开了步伐。


    步伐沉重,却异常坚定。


    李建和近千士兵依旧跪在原地,对着那逐渐远去决绝背影,久久不肯起身。


    晨光熹微,照亮了他们脸上的泪痕,也照亮了那条通往死亡的道路。


    一边是生,一边是死。


    背道而驰,皆为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