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三路大军齐出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司马徽微微轻摇羽扇,继续胸有成竹地分析道:
“王睿与蔡、蒯、庞三家,因利而合,岂能同心?”
“王睿欲借三家之力驱除主公,自己坐收渔利,向十常侍请功。”
“蔡瑁欲保其家族在襄阳乃至荆襄九郡的超然地位;蒯钧报复心切,更想夺回失去的颜面和利益;庞家则恐是摇摆观望,见风使舵。”
“四方势力,目标不一,心思各异。”
“眼下危机未至,他们岂会真心实意地将自家精锐尽数调往前线,为他人生死拼杀?”
司马徽嘴角噙着一丝看透一切的淡然笑意:“他们此刻,正等着看主公的笑话呢!”
“看主公如何被流民拖垮,如何焦头烂额,如何自毁仁义之名。”
“他们认定主公不敢此时出兵,也无力出兵!此正是其防备最为松懈之时!”
“我军若表现出中计、忙于安置流民、无力他顾的假象,暗中却集结精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其要害!”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必可一举拿下数城,打乱其全部部署!”
“待其反应过来,试图合力时,我军已据城而守,根基更稳,彼时联盟内部互相推诿指责的裂缝,自会显现!”
司马徽的话语如同拨云见日,将看似强大的敌人联盟剖析得淋漓尽致。
赵云和张志听着听着,脸上的疑虑和担忧渐渐被惊讶和恍然所取代。
赵云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精光爆射:“先生高见!末将愚钝,只虑其强,未察其虚!”
“如此说来,此刻非但不是险境,反倒是天赐良机!”
张志也抚掌叹服:“军师洞若观火,明见万里!在下佩服!此计大妙!”
刘峥端坐马上,脸上露出一丝深邃的笑意,并未立即表态,心中却是波澜涌动。
司马徽之才,果然名不虚传!
寻常谋士,见敌军联盟初成,气势正盛,必建言固守避战,暂避锋芒。
然司马徽却反其道而行之,一眼看穿这庞大联盟外壳下脆弱的内在和致命的思维盲区。
他们都认为自己不敢打,也打不起!
正是这种共识,成了他们最大的破绽!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善!”
刘峥缓缓吐出几个字,已然做出了决断。
回到襄阳府衙,刘峥与司马徽闭门密议片刻后,立刻升堂议事。
鼓声隆隆,诸将闻讯迅速汇聚于大堂之上。
文官以新投的几位荆襄名士为首,武将以赵云、张郃、张志、李建等为核心,分列两侧。
堂内一时间济济一堂,人才鼎盛,一股蒸蒸日上的气势油然而生。
刘峥目光扫过堂下众人,沉声道:“王睿无道,勾结豪强,虐害百姓,驱民如犬彘!”
“今竟以流民为刀,欲毁我襄阳根基!其心可诛,其行可灭!”
“我等高举义旗,乃为救民于水火,非为一己之私!”
“今民众倒悬,嗷嗷待救,我等岂能坐视?岂能因惧战而寒了百姓之心,负了‘先忧后乐’之志?!”
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和凛然正气。
堂下众将闻言,无不热血上涌,面露愤慨与战意。
“请主公下令!”赵云率先出列,抱拳请命。
“请主公下令!”张郃、张志等将领齐齐踏前一步,声震屋瓦。
刘峥微微颔首,开始下达军令:
“军师司马徽,坐镇襄阳总揽全局,统筹流民安置、粮草调配及后方防卫诸事!”
“赵云!着你率本部精锐,并增调一万步卒,五千骑兵,随我出发,兵锋直指樊城!”
“拿下樊城后,不必停留,顺势收取新野、鄧城!”
“末将领命!”赵云抱拳,声如洪钟。
“张郃!”刘峥目光转向另一位大将。
“令你率两万精兵,取道西南,攻取酇城!”
“而后兵分两路,一路取房陵、南乡,一路取上庸!”
“此路事关重大,需扼守荆州通往汉中、益州之要道,不得有失!”
“喏!必不辱命!”张郃沉声应诺,眼中战意熊熊。
“张志!”
“末将在!”
“令你率两万兵马,向东进军,收取枣阳、义阳、平春三地!”
“此三城位于南阳盆地边缘,拿下它们,可防止南阳方向之敌南下支援樊城,亦可为我军日后北上留下一处跳板!”
“得令!”张志高声应答。
一道道军令清晰明确,目标直指荆州北部诸多城池,一幅宏大的战略进攻图景在众人面前展开。
诸将纷纷领命,府衙大堂之内,战意盎然,杀气腾腾。
每个人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在这片激昂的氛围中,却有一人闷闷不乐。
正是前不久因功晋升为将军的李建!
他眼看着赵云、张郃、张志甚至资历不如他的将领都得到了独领一军、攻城略地的任务。
自己却依旧被留在襄阳,心中那份刚刚燃起的建功立业的热血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
他脸色涨得通红,胸膛剧烈起伏。
终于按捺不住,猛地踏出队列,对着刘峥抱拳,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
“主公!末将李建请命!”
大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李建豁出去了,朗声道:“末将蒙主公提拔,忝为将军,常感念主公恩德,无时不思报效!”
“如今大军出征,诸将皆有重任,为何独独没有末将的安排?”
他越说越激动,甚至带上了一丝委屈和不甘:“末将自知才疏学浅,或不及子龙、儁乂诸位将军,然亦有一腔热血,一身勇力!”
“纵不能独领一军,便是为一先锋,做一副将,冲锋陷阵,末将也万死不辞!求主公给末将一个机会!”
这番话一出,堂内诸将神色各异。
有理解者,有同情者,也有觉得他有些冒失者。
刘峥与台上的司马徽对视一眼,两人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这一笑,更是让李建困惑不已,同时也更加不甘,梗着脖子道:
“主公与军师若觉得末将不堪大用,直言便是!何必……何必如此取笑?”
司马徽收敛笑容,走下台来,来到李建面前,安抚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温言道:
“李将军忠勇可嘉,求战心切,此乃我军之福,主公与吾心甚慰,岂有取笑之意?”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邃:“然则,将军可知,前方攻城略地固然重要,后方稳定更是重中之重,关乎大军生死存亡!”
“此次出征,看似三路齐出,气势如虹,然真正的凶险与考验,或许不在前线,恰恰就在这襄阳城内!”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不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