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老夫,童渊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司马徽这番话,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
瞬间将全场士子炸得外焦里嫩,目瞪口呆!
水镜先生司马徽,与庞德公亦师亦友。
学问渊博,德高望重,在荆襄士林中拥有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
他此刻非但没有站在三大家族一边,反而言辞犀利,句句直指三大家族的命门与伪善。
这突如其来的反转,让所有士子的大脑都陷入了短暂的宕机状态。
刘峥与赵云反应极快,立刻起身,快步迎上前去,恭敬地行礼。
刘峥更是亲自引着司马徽和童渊,欲请他们到最前方的主宾之位就坐,态度谦逊有加:
“水镜先生,童师,二位大驾光临,刘某有失远迎,万分抱歉!快请上座!”
然而,童渊却微微摆手,用眼神示意刘峥和赵云暂且不必多言,静观其变即可。
他那深邃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脸色极其难看的三大家族代表身上,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淡然。
三大家族代表再傻,也从司马徽那毫不留情的话语中听出了强烈的敌意和不满。
庞德民心中惊疑不定,强压下被当众揭短的羞恼。
硬着头皮站起身,对着司马徽拱了拱手,试图用辈分和交情来压人:
“水镜先生!您与家兄德公乃是至交,论辈分,我亦需尊您一声世兄。您今日此言,未免太过偏颇,是否有失公允?”
他刻意抬出庞德公,声音也提高了几分,试图唤起司马徽的“旧情”,也提醒在场士子注意他与庞德公的特殊关系:
“我庞家行事,向来问心无愧!”
“家兄虽隐居鹿门山,但若知您今日如此诋毁他的家族,心中又会作何感想?还望世兄看在德公的面子上,谨言慎行!”
这话软中带硬,既有情分绑架,又有隐隐的威胁。
然而,司马徽闻言,却是轻轻一笑。
那笑容温润依旧,却带着一丝淡淡的嘲讽。
他捋了捋颌下清须,不疾不徐地引经据典道:“庞贤弟此言差矣。”
“《论语》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又云:‘德不孤,必有邻’。”
“庞德公乃真隐士,心性高洁,所求者乃天地大道,世间大义。”
“我司马徽敬重德公,敬重的是其品德学问,而非其家族名望。”
“今日我所言,关乎荆襄百姓福祉,关乎士林公道大义,岂能因私人之谊而废公论?”
“若德公在此,以他老人家宽广博爱的胸怀,恐怕亦不会认同贤弟之所为吧?”
他话语微微一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直视庞德民,发出了更深的诘问:
“更何况,德公为何一心归隐,不同俗务?”
“难道不正是厌烦了族中某些人,总是借他清誉之名,行盘剥乡里、垄断仕途之实,让他清名受累,不得不远避是非吗?”
“若非尔等屡屡借他之名行事,他又何需避居山野,图个眼不见为净?”
“庞贤弟,你今日在此,打着德公的旗号,煽动士子,对抗刘将军新政,你真以为……德公他会不知道吗?!”
最后一句,如同重锤,狠狠砸在庞德民的心上,也砸在了所有士子的心湖之中!
轰!
场下的士子们彻底哗然了!
“什么?庞德公归隐竟是因为这个?”
“原来……原来我们都被利用了?”
“庞公高义!竟是为了避开家族纷扰,保全清名!”
“这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啊!相比之下,庞德民先生他……”
“难怪水镜先生会如此生气,原来三大家族竟是这般行事!”
……
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起,无数道目光再次聚焦在庞德民身上。
但这一次,里面的情绪已经从之前的敬畏、依赖,变成了惊疑、审视,甚至是一丝被欺骗的愤怒!
原来他们心目中德高望重的庞德公,并非默许家族对抗刘峥,反而是被家族所为拖累,才选择归隐!
而他们,差点就成了三大家族用来维护私利、打击异己的工具!
听到身后那几乎一面倒的议论风向,感受到那些变得异样的目光。
蒯钧、蔡瑁、庞德民三人面面相觑,额头都冒出了冷汗,心中顿感大事不妙!
他们千算万算,没算到司马徽会突然跳出来。
而且一出手就是如此狠辣,直接掀翻了他们的道德桌子!
蒯钧性子最急,眼见局势即将失控,也顾不得许多了。
猛地站起身,指着司马徽,怒声斥道:
“司马徽!你休要在此信口雌黄,蛊惑人心!”
“你不过一介布衣,仗着与庞德公有几分交情,得了些许虚名,就敢在此大放厥词,污蔑我等荆州栋梁?”
“什么水镜先生?不过是庞德公抬举你,赠你的雅号罢了!”
“你真以为自己能代表德公吗?真以为我等会信你这黄口小儿的胡言乱语?”
他这话极其无礼,几乎是撕破脸皮的辱骂,试图用否定司马徽的年龄和资历来否定他话语的真实性。
毕竟司马徽虽名声在外,但看起来确实年轻,不过二十出头,风华正茂。
(这里说明一下,上一章笔者写嗨了,把司马徽写成自称“老夫”,这里给大家道歉,这个时候的司马徽,笔者大胆猜测应该是个年轻人才对。)
而“水镜先生”这个名号,也的确是庞德公所赠。
在蒯钧看来,比起庞德公的亲弟弟庞德民,司马徽终究是个“外人”。
蔡瑁和庞德民听到蒯钧这番近乎撒泼的斥责,眉头紧紧皱起,心中暗叫不好。
当着这么多士子的面如此斥责一位名士,绝非明智之举。
但,这确实是眼下最快挽回局面的方法!
果然,一些士子被蒯钧的气势所慑,又觉得他的话似乎有几分道理。
议论声稍稍平息了一些,目光再次变得游移不定起来。
三大家族代表见状,心中稍稍安定,交换了一个眼神,脸上甚至重新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神色。
舆论,似乎又被他们拉回来了一点。
然而,就在这气氛微妙的时刻!
一声冷哼,宛如虎啸龙吟,又似金铁交鸣,骤然响彻全场。
震得所有人耳膜嗡嗡作响,心神为之所夺!
“他没有资格?那老夫……有没有这个资格?!”
声音苍老却雄浑无比,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人骇然望去,只见发声者,正是那位一直站在司马徽身旁,默不作声、气质不凡的老者。
蒯钧正在气头上,见又是一个不认识的老头出来帮腔,而且看起来像是司马徽的随从。
想也没想,便带着浓浓的不屑呵斥道:
“你又是什么人?此乃荆襄士林盛会,岂容你这老仆肆意插言?当这里是什么地方了!”
童渊闻言,不怒反笑,只是那笑容中带着无尽的睥睨之意。
他缓缓上前一步,目光如电,扫过蒯钧,扫过蔡瑁和庞德民,扫过全场所有屏息凝神的士子,声音清晰地报出了自己的名讳:
“老夫,童渊。”
简简单单四个字,却仿佛有着千钧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