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真可谓知人知面不知心

作品:《梦华录:从拒绝高家联姻开始

    二人客套了一番后,宗琛主动向欧阳旭询问,其前来求见所为何事。


    欧阳旭笑着回应:“知州大人,在下此番前来求见,有两个目的,首先,是关于昨夜杨运判府邸大火一案,下官想询问知州您对此知晓多少?”


    说话间,他神情真诚,笑容和煦,仿佛仅仅是真心求教罢了。


    宗琛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早已料到欧阳旭前来见他,多半是为了此事,如今一听,果然不出所料。


    迟疑片刻后,宗琛沉声说道:


    “说来惭愧,对于杨运判之事,本官知之甚微,只是听闻,他早些年得罪了一伙海盗,看昨夜那情形,多半是海盗前来寻仇了。”


    “对了,今早钱塘知县郑青田前来向本官通禀,称发现了海盗的踪迹,并且有一个海盗头目目前仍逗留在两浙路境内,为防此獠继续为非作歹、害人性命,郑青田已连夜下发了海捕文书。”


    “本官也是今早才得知此事,听他通禀完毕后,便也打算下发缉捕海盗的文书,以免再生祸端。”


    欧阳旭一听这话,当即明白,宗琛与郑青田已然深度捆绑,竟帮着郑青田圆谎,显然是为了保郑青田暂时无事,他们已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虽已确定宗琛的立场,但欧阳旭仍装作惊疑之色:


    “海盗?这似乎不太对吧,昨夜我也在现场,所了解到的情况是,有一伙人冒充皇城司的人到杨府杀人放火。”


    “当时钱塘县尉魏为,还拿了一块假的皇城司腰牌给我看,我一眼便察觉这腰牌有异,可以断定,是有人想嫁祸给皇城司而已,手段颇为拙劣。”


    对于他的怀疑,宗琛并不感到意外,正色回应道:


    “此事郑青田亦跟本官提及过,他们一番查证后,已确定,就是一群海盗冒充了皇城司的人作案。”


    欧阳旭听后,在心中冷笑不止,这是将他当作三岁孩童来哄骗了?


    就算他不知原剧剧情,也可判定,这里面必定有猫腻,更何况,他早已确定,在杨知远府邸杀人放火的正是郑青田指使所为。


    不过,他也并不急于拆穿。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郑青田背后,宗琛这个知州已然浮出水面,就看宗琛背后,是否还有更大的‘鱼’了。


    于是,欧阳旭装作恍然大悟之态:


    “哦,原来是这样,那一切便都说得通了,难怪他们这伙人如此肆无忌惮、丧心病狂,原来是一群目无王法的海盗啊!”


    “杭州城外,竟出现海盗,实在是骇人听闻!负责杭州一带防务、安全的宁海军都干什么去了,竟然一点察觉也没有!”


    “看来事后,我得上书告知官家,宁海军失职渎职,罪无可恕!”


    说到最后,欧阳旭故意装出一副愤愤不平之状,满脸慷慨正义,仿佛已然抓到了犯下滔天罪行的罪犯一般。


    宗琛见状,对欧阳旭的认知又多了几分,只当他是易被引导的官场新人。


    同时,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目前看来,欧阳旭已被成功引导,将所有责任都推到了宁海军身上,如此一来,他们暴露的风险便更小了。


    另外,郑青田欲灭欧阳旭的阴谋算计,也就能更轻易地达成了。


    想到此处,宗琛不免露出一抹轻松之色,不过这神色转瞬即隐,他随即附和道:


    “欧阳御史所言极是,看来宁海军确实有所懈怠,此事发生,他们负有不可推卸之责。”


    说话间,欧阳旭察觉到,自己与宗琛之间那无形的连线,已逐渐清晰显现,是一条明晃晃的红色,昭示着二人是敌对关系。


    甚至,这红色之中还隐隐透着一丝黑色,可谓是红到极致近乎黑了。


    这让欧阳旭瞬间明白,宗琛不仅与自己为敌,更欲置自己于死地啊!


    明了这层利害关系后,欧阳旭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寒意。


    此前,他与宗琛素未谋面,二人本无任何交集,然而此刻,宗琛却要杀他灭口。


    更可怕的是,宗琛眼下对他态度客气恭敬,方才更是满脸堆笑,可实际上却已下定决心要取他性命。


    由此可见,人心之险恶与难测,真可谓应了那句俗话‘知人知面不知心’。


    倘若不是他熟知剧情,且拥有洞察人际关系的特殊能力,恐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与他才初次见面的知州,竟已下定决心要杀他。


    也因此,欧阳旭心中暗自庆幸,庆幸自己拥有这些优势。否则,恐怕也得如原剧里的杨知远一般,才一集便命丧黄泉了。


    心念闪转间,欧阳旭神色如常,只是心中情绪翻涌,暗暗镇定心神。


    就宁海军失职渎职一事,与宗琛简单聊了几句后,欧阳旭这才接着道出第二个目的:


    “宗知州,在下来求见您的第二个目的,乃是为了一点私事,想请知州大人帮个忙。”


    宗琛此时对欧阳旭已然彻底放松了警惕,听他这么说,笑呵呵地摆手道:


    “欧阳御史有何事需要本官帮忙,尽管说来,只要是本官力所能及的,定当相助,绝不推辞!”


    听他这么说,欧阳旭也不再绕弯子,直接说道:


    “是这样的,在下未婚妻赵氏认了一个亲如姐妹的义妹,名叫宋引章,现为杭州乐营的歌伎,一手琵琶技艺,被外人誉为杭州第一。”


    “想必知州大人对她应该有所印象。在下是想着,替她向知州大人您求个情,请您恩准,允她脱去贱籍。”


    “另外,在下也特意准备了一点脱籍费用,还望知州大人笑纳。”


    说着,欧阳旭将早已准备好的银票拿了出来,每张面额一百两,共计三百两。


    这钱对于宗琛来说,或许不算多,但却是欧阳旭的一片诚意。


    宗琛一听,笑呵呵地说道:“正所谓才子配佳人,看来欧阳御史你,还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啊。”


    这话听起来有些歧义,欧阳旭忙解释道:


    “并非知州大人所想,在下只是答应过未婚妻赵氏,科举高中后,便为宋引章求情脱籍,故而有此一举。”


    宗琛却依旧是一副‘我懂’的笑容,接着摆手道:


    “本官明白,这也不算什么大事,每年乐营都会放一批人脱籍从良,既然欧阳御史求到本官面前来了,且又有如此诚意,本官自当卖欧阳御史你一个面子。”


    说话间,宗琛不动声色地将欧阳旭给的三百两银票收入袖中。


    眼下宗琛巴不得欧阳旭对他不要起疑心,既然这事对欧阳旭来说颇为重要,且欧阳旭还给他钱作为打点,他自然乐得去促成此事。


    当即,宗琛朝外头说道:


    “来人,去将乐营的乐正叫来,对了,让他带上乐营的册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