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说动齐牧 反转局势
作品:《梦华录:从拒绝高家联姻开始》 高府书房内。
一只青瓷茶盏被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高家老爷高鹄面色铁青,拳头重重砸在紫檀木书案上:
“好个欧阳旭!竟敢拒绝我高家的亲事!一个寒门出身的探花郎,也配这般嚣张?”
管家战战兢兢地躬身回报:“老爷,那欧阳旭说什么已有婚约,不敢欺瞒高家,还说要亲自登门请罪…”
高观察冷笑一声:“请罪?他以为这样就能了事?贵妃娘娘已经知道此事,很是恼火,一个刚刚鱼跃龙门的穷书生,也敢打高家的脸?”
“老爷打算如何处置?”管家小心翼翼问道。
高观察眯起眼睛,手指轻敲桌面:
“他不是等着授官吗?我倒要看看,没有高家点头,他能得个什么好职位!传我的话去吏部,就说这个欧阳旭品行不端,不堪大用。”
管家奉承道:
“老爷英明,只是…探花按例当授从七品翰林院编修,若是压得太明显,恐怕会引起非议…”
高观察眼中闪过冷光:
“那就给他个‘特殊’安排,听说他擅长道学?就让他去管宫观祭祀好了,正好清修修身养性!”
两人相视而笑,书房中弥漫着权谋得逞的寒意。
而就在屋外,一个丫鬟恰巧听到了这段对话,急匆匆去通禀自家小姐了。
“他果真拒绝了我们家联姻?”
听到丫鬟通禀,高家小姐高慧不敢相信这个结果。
她在琼林宴一眼就看中了玉树临风、丰神俊朗的欧阳旭,原本还期望着能够和他结为夫妻,可万万没想到,欧阳旭竟然会拒婚。
这让她颇为伤心,单纯的只当欧阳旭看不上高家,并未深究缘由。
…
与此同时,欧阳旭来到京城西郊的一处清幽宅院中拜会一位重要人物。
“晚生欧阳旭,拜见齐中丞。”欧阳旭恭敬行礼,态度不卑不亢。
齐牧,御史中丞,清流领袖之一,此时身着常服,捻须打量着眼前这个新科探花。
朝中早已传开欧阳旭拒绝高家婚事的事情,不少人笑他不知天高地厚,却也有些人暗自佩服他的骨气。
换作其他人,齐牧未必想见,但对于欧阳旭,他还是有点兴趣,笑呵呵摆手:
“欧阳探花不必多礼,老夫听说你前日做了件轰动京城的大事?”
欧阳旭心知齐牧所指,坦然道:“晚生只是恪守做人本分,不敢欺心而已。”
说话间,他发现齐牧和自己之间的连线是灰色的,说明二人还是陌生人的关系。
齐牧眼中闪过赞赏:
“好一个不敢欺心!如今朝中,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不多了,不过,你可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欧阳旭从容应答:“晚生知道,但晚生更明白,若是依傍高家,或许能得一时荣耀,却终非长久之计,况且,晚生寒窗十年,为的是济世报国,而非攀附权贵。”
这番话说到齐牧心坎里了,清流一派向来以正直自居,最看不惯的就是靠联姻攀附的官员。
齐牧击节称赞:“说得好!不过单有志向还不够,高家已在吏部打点,要让你去管宫观祭祀,做个闲散文官,你可有对策?”
欧阳旭一听,心中一惊,心想着这高家还真是想将他彻底打压下去,眼下能不能得到齐牧的支持,将是他扭转局势的关键一步!
深吸一口气后,说道:
“晚生确有一策,但需中丞相助。”
齐牧微微挑眉,看着他问道:“哦?你有何策,说来听听。”
欧阳旭回道:“我知中丞大人在找一幅画,而我正巧知道这幅画的下落!”
一听这话,齐牧眼底精光闪烁,猛然盯着他直看:
“看来你知道不少,不过,老夫怎么才能信你?毕竟你只有线索,又不是有这幅画。”
说话间,欧阳旭看到自己和他之间的线条开始闪烁黄光,说明两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而且是利用、驱使的关系。
这也说明,他提出来的起作用了,当即接着说道:
“我知道齐中丞要这幅做什么,另外,只要齐中丞能够帮我,事后我定将此画献给齐中丞。”
“以齐中丞您的权势,想要打压我这个官场小辈,实在太容易了,毕竟您可是御史中丞,文武百官皆在您的监督之下。”
这话让齐牧听得十分满意,欧阳旭不仅给了他一个承诺,并主动告诉他,如果没办成,他可以随时将欧阳旭打压下去。
如果欧阳旭真能将那幅画交给他,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最划算的买卖,自己一方还能多一个官场新人,何乐而不为?
想到这里,齐牧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盯着欧阳旭说道:
“好!明日授官大典,你且按我所说的去做…”
……
次日。
紫宸殿外百官云集。
欧阳旭穿着崭新的进士官服,身材挺拔,容貌出众的他,站在一众新科进士中,格外显眼。
不少官员对他指指点点,显然都听说了他拒绝高家的事情。
一个同科进士凑过来,半是好奇半是嘲讽地问道:
“欧阳兄,听说你拒绝了高观察的联姻?真是好大的胆子和魄力啊!”
欧阳旭淡然一笑:“婚姻大事,岂能儿戏?在下早有婚约在身,不敢辜负。”
那人啧啧摇头:“可惜了啊,以高家的门第…欧阳兄这是自毁前程啊!”
正说话间,司礼太监高声宣召,众进士整衣入殿。
金殿之上,皇帝赵恒端坐龙椅,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欧阳旭能感觉到武将队伍中高鹄冰冷的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但他却丝毫不在意,只当没看到。
他此时已经在暗暗观察,朝中众人的关系线了,只见各种颜色都有,常见有红、绿、黄、红、灰五色。
经过他的一番研究,也大概明白了,红色就是敌对,绿色就是友好、忠诚,黄色是利用、驱使,灰色则表示没有直接的关系。
他发现,朝中众多官员,都有形形色色的关系,尤其是端坐上首的皇帝,几乎和殿内每个人都有联系,多数为黄色,只有少数是绿色。
就在他暗暗观察之际,授官仪式开始了。
一名名进士被宣召上前,接受任命,大多数人得了意料之中的职位,唯独到了欧阳旭这里,出现了变化。
听吏部侍郎高声宣读:“新科探花欧阳旭,授从八品宫观判官,掌京城宫观祭祀事宜。”
殿中顿时一片哗然,探花通常授从七品翰林院编修,这宫观判官明显是被打压了,知情者,皆不由看向高鹄方向。
高观察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得意地瞥了欧阳旭一眼。
就在众人都以为欧阳旭会忍气吞声时,他却突然躬身行礼:
“官家,臣有话说!”
皇帝微微挑眉:“讲。”
欧阳旭声音清朗,毫无惧色:
“臣近日研读道藏,著《道德新解》一卷,愿献于官家。”
说罢,他从袖中取出一卷文稿,高举过头顶。
太监接过文稿,呈给皇帝。
赵恒本是崇道之君,对《道德新解》颇感兴趣,翻阅片刻后,眼中露出赞赏之色,问道:
“爱卿对道学颇有研究?”
欧阳旭从容应对:
“回禀官家,臣认为道法自然,治国亦当顺应天理民心,故而有所研究。”
这道德新解是他连夜写出来的,加入了后世的一些见解,观点比较新奇,他知道赵恒信奉道教,必然能够引起赵恒的满意。
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和赵恒之间的线条从灰色逐渐闪烁成黄色,这也说明他献对了。
与此同时,齐牧也出列奏道:
“官家,欧阳探花才华出众,若任宫观判官实属大材小用,历来探花皆授翰林院编修,大理评事之职,此次却打破常规,臣以为不妥。”
“另外,臣察其行,坚贞不屈,光明磊落,刚正不阿,更兼品貌双全,有谦谦君子之风范,不如授其御史台监察御史一职,我御史台正缺乏此等后起之秀加入。”
这话一出,殿内众人再次哗然,谁都没想到,齐牧会出言支持欧阳旭,毕竟齐牧可是御史中丞,仅次于宰相、枢密使二人。
高鹄听后,嘴巴更是能塞下一颗鸡蛋了,心中震惊的同时,也立即站出来反对:
“官家,老臣以为,欧阳旭年轻缺乏经验,不谙世事,如何能担当监察御史如此重要之职?还望官家慎重考虑。”
然而,赵恒却似乎对欧阳旭的道学见解很感兴趣:
“朕观欧阳爱卿的《道德新解》,颇得老子真义,如今朝中正是需要这等人才的时刻。”
“齐中丞所言也有理,既然历来如此,何必打破旧制。”
他沉吟片刻,做出决断:
“欧阳旭听旨:朕授你翰林院编修,兼御史台监察御史,望你恪尽职守,不负朕望。”
欧阳旭心中一震,连忙跪谢:
“臣领旨,谢官家隆恩!”
他没想到皇帝竟然如此大方,不但给了翰林院编修,还加了监察御史的职位,这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高鹄则满脸铁青,却不敢在殿上公然违逆圣意,只得先咬牙切齿地忍下这口气,不过,却紧紧盯着欧阳旭,眼中闪过阴毒神色。
原本按照高鹄的设想,欧阳旭这次必然成为所有人嘲笑的对象,而宫观官也算是仕途彻底被毁,此后休想再起来。
可万万没想到,欧阳旭不仅用道经新解讨得了赵恒的欢心,还有御史中丞齐牧替他说话。
这让高鹄的阴谋算计彻底落空,白白浪费了在吏部的人情。
不过,高鹄显然不甘心,他就不信,以他们高家的权势,还打压不了欧阳旭这个小小的监察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