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作品:《[天幕]皇帝聊天群

    【秦念:朕需要再强调一次:低刑罚率要以保护守法百姓为前提。成康之治那种四十余年无刑罚, 属于典型的有罪不治,假装天下太平,纯粹的恶礼。】


    各朝儒生:“……”


    他们很想反驳秦念之言, 但细思之后,竟是不知当如何反驳。


    这位秦皇或是“考古”出成康时期的历史,得知当时就是有罪不治。


    ——他们并不知道,秦念纯粹是不相信奴隶制时代的犯罪率能降到零。


    【刘秀:当如何既保护守法百姓,又降低刑罚率?】


    刘秀时期的刑徒比例更低,甚至低于秦念时期。


    但他不敢居功。


    因为他的民心远不及秦念与李世民。


    这就说明此时刑罚率虽低,却未能做到保护守法百姓。


    应是他屡次大赦天下之故。


    【秦念:一,大赦天下不能赦危及国家安全和严重损害百姓人身财产安全的刑徒,比如贪污受贿、渎职枉法、奸淫掳掠、抢劫谋杀等罪行。这类罪行的赦免, 等同于鼓励犯罪。】


    其实秦念很不喜欢大赦天下。


    这对守法平民极其不公。


    但古代有太多放在现代根本不能算是犯罪的律法, 比如僭越、不敬、不睦、连坐之类。


    ——不睦包括妻子告发丈夫或丈夫的长辈, 隋唐时期位列十恶不赦。


    秦念只能给大赦天下打补丁,将部分罪行纳入不赦行列。


    稍后她还会提议物理隔离,来保护受害者。


    【刘秀:受教。】


    汉朝的大赦天下并非所有罪都赦。


    不赦的主要是谋反、恶逆、故杀、群盗、官赃等罪,而不似秦念这般“贪污受贿、渎职枉法”, 几乎将官吏会犯的罪全部囊括进不赦之列。


    “奸淫掳掠、抢劫谋杀”, 涵盖的范围也远超汉朝。


    【李世民:朕当改之。】


    李世民心中一惊。


    他也意识到大唐虽有“十恶, 反逆缘坐,杀人,监守内奸、盗、略人,受财枉法”不赦,但依旧会有“损害百姓人身财产安全”的罪犯得到赦免。


    ——监守内奸、盗、略人, 指的是利用职权犯下通奸、盗取、拐卖劫持或强迫卖为奴婢等罪行。


    【秦念:第二, 将犯罪分为刑事犯罪、行政违法以及民事侵权。】


    【李世民:此为何意?】


    【秦念:刑事犯罪可处徒刑或死刑, 属于罪行严重,自身及三代子孙不得为官,不过不影响子孙入官学。】


    嬴政先是略有疑惑。


    为何连坐三代不得为官,却允许入官学?


    很快嬴政又想起秦念曾言官学亦有开民智之意,并非只是选拔官吏。


    【秦念:行政违法,属于罪行轻微,比如在大街上乱扔垃圾、占道经营这种,处以少量罚款或扫大街十日这类处罚即可,不必入刑,也不应影响仕途。】


    行政违法其实应该最高可拘留十五日。


    但放在古代,行政拘留十五日,这都不能算是惩罚。


    罪行轻微就要当刑徒劳改,那也太过。


    秦念就只能提议扫大街。


    【嬴政:……】


    秦法正是刑弃灰于道者。


    商鞅认为小罪重罚,就不会有人敢犯罪。


    ……然百万刑徒足以说明,小罪重罚,也拦不住有人犯重罪。


    天幕出现之前,嬴政不曾想过要修改秦法,也的确是因为刑徒为“免费劳动力”,实在好用。


    而秦念评价这种做法是“饮鸩止渴”。


    想到大秦二世而亡,嬴政只能认可此说。


    【秦念:而民事侵权,比如饲养的牛羊损害他人庄稼这类没有主观故意、且更轻微的错误,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即可。】


    【嬴政:可。】


    既然知道秦法谬误颇多,嬴政当即决定再度修法。


    已经修过数次秦法的李斯此番没有任何怨言。


    他犯下滔天之罪,陛下愿留他性命,他已是感激不尽。


    【秦念:第三,严禁黄赌毒。黄指卖淫嫖娼,必然附带人口贩卖、强迫卖淫等罪行,且对社会风尚极为不利。嫖娼本就是徒耗家产,隋唐以来性病泛滥,因病致贫、因贫生乱者数不胜数。】


    【李世民:……】


    李世民想解释大唐严禁逼良为娼。


    但看到“隋唐以来性病泛滥”,李世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武曌:还请秦皇详述社会风尚。】


    武曌清楚,“人口贩卖、强迫卖淫”等罪行与因贫生乱,都不足以让各朝禁“黄”。


    各朝只会认为,禁止逼良为娼即可解决前者,而后者——


    贫者何其多也?


    就连武曌自己,在秦念言天下大同之前,也不曾想过应使所有百姓富足。


    倒是社会风尚之说,或许更有成效。


    【秦念:一个嫖娼的人,和一个洁身自好的人,所有人都知道后者品行更好。但朝廷不禁嫖娼,反而从中获利,实则就是鼓励百姓道德低下——后世对儒家以礼治世却不禁嫖娼的评价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各朝儒生、尤其是嫖过娼的儒生,皆被这句话讥讽得脸色煞白。


    没人能否认洁身自好者品行高于嫖娼者。


    却有许多文人以嫖娼为风流。


    正合后世那句难听至极的嘲讽。


    【武曌:秦皇所言极是。】


    【李世民:朕将改错。】


    李世民叹道。


    在秦念点出谬误之前,李世民竟然完全没有意识到朝堂借官妓获利有何不对。


    【秦念:赌场所关联的各项犯罪朕就不多说了,群里各朝本就都禁赌。】


    【嬴政:何谓毒?】


    秦念将古代五石散与后世鸦片的危害发到群里。


    当她说完后世异族如何制造鸦烟流毒之祸,各朝都表态必禁三者。


    【秦念:第四,防患于未然。许多犯罪在发生之前只是口角问题。所以如果亲属、乡邻之间发生矛盾,就可以告到官府。理亏者徙边,其亲属可自愿随同迁徙。】


    【刘彻:有矛盾就流放?】


    【秦念:这是物理隔离,流放那是犯罪,会受到监管不能离开当地。迁徙外地者可以搬回内地城镇,只是不在其他地方额外赐田,也不能回原籍,原籍是京城可以除外。】


    【刘彻:……】


    刘彻感觉哪里不对,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嬴政:善。】


    嬴政却十分赞赏秦念此策。


    如此一来,不仅能让亲属邻里间的矛盾大为减少,更是能充实边境。


    且有理有据。


    这种“迁徙”,其实就是换一个地方分配土地。


    嬴政经常迁徙百姓,并不认为这么做有何不可。


    【李世民:亲属相告也要迁徙一方?若是子女状告父母,又当如何?】


    【秦念:父母于子女有生养之恩,既然如此无论谁理亏,一律迁走子女。待父母年过五十,官府应替父母向子女追讨赡养费用,金额为养老所需的费用均摊至所有子女。】


    【李世民:……?】


    李世民陷入迷茫。


    啊?


    生养之恩、赡养费……是这么算的吗?


    【朱棣:此举似乎有些不近人情?】


    朱棣忍不住道。


    就算可孝不可顺,但也不该是赡养只付钱。


    【秦念:子女宁可举家迁徙到艰苦的边境,也不想见到父母,你该问的是父母为什么能把子女逼到这个地步。】


    【朱棣:……】


    【秦念:朕不妨直说了。这迁徙之法,就是应对儒家的宗族制度。大宗欺虐小宗,老的欺负小的,说是家法实为私刑。不拆宗族,那就是一个个以兼并土地为己任的小型分封国。】


    【刘秀:原来这才是解决土地兼并的根本之道。】


    刘秀恍然大悟。


    其实早在李世民话题,秦念就说过豪强、世家实为小型诸侯国。


    而在武则天话题,秦念则言“儒家整出的小型分封制就是天然热衷于兼并土地”。


    故而想要根绝此弊,就应解决宗法制度。


    ………


    无数既得利益者惊恐怒骂,却看到汉光武帝的民心上升。


    宗法制度下,受益者永远只有少数,绝大多数人深受其苦。


    纵有“共同对外”之效用,可只要所有宗族皆被拆分,受到欺辱即可向官府申请将恶人迁徙外地,又何需宗族为自己出头?


    这种拆分甚至不是秦法的强行分家,而是亲属受到压迫后请求官府迁徙对方。


    并不会强行使得骨肉分离。


    【武曌:若是妻子状告丈夫,又当如何?】


    【秦念:无论是妻告夫还是夫告妻,也无论什么理由,先判离婚。离婚之后若还有矛盾,那就谁理亏谁徙边。】


    【武曌:既是离婚,子女当随父还是随母?其父若是虐待子女,又当如何?】


    这两问实则是上官婉儿所问。


    她正负责推行新科举制,多次前往试点之地了解民情。


    有女子言想要考上乡学后与家暴的丈夫和离,又担忧自己走后,子女反受其害。


    此事已于朝议进行讨论,然儒家臣子多认为女子既然是正妻,就不该因这等小事和离,即便允许和离也不能带走夫家的血脉。


    【秦念:若是离婚,成年子女自行决定去留。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按照最有利于子女的方向判决,有一方家暴就判给对方,另一方需支付子女到成年的一半抚养费,而子女也应负担父母年老后的赡养费。】


    【武曌:果真公平。】


    武曌叹服。


    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皆迁徙子女,这是因为父母有生养之恩。


    夫妻之间无此恩,离婚之后无瓜葛,再次状告就视为乡邻矛盾。


    未成年子女归属不按礼法按是否利于孩子。


    实在是有理有据。


    这也是最不利于宗法制度的方式。


    【秦念:未成年子女可以合理管教,但致残致死就该按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判刑。若是虐待已成年的亲属,就应以故意伤害罪入刑。】


    此前参与讨论家暴是否应该和离的武周大臣齐齐陷入沉默。


    这位后世秦皇是当真不喜亲亲相隐。


    甚至在她看来,离婚无需理由,家暴应当入刑。


    如此治世,竟是民心居首……


    其实也不难理解。


    弱者的民心,亦是民心。


    虐待妻儿子女的恶徒才是少数。


    【武曌:本朝律法将依秦皇之言修正。】


    【秦念:祖龙,新法修订还应适当降低刑罚年限。】


    【嬴政:可。】


    看着嬴政再度上升的民心,张良怔然许久。


    以往他以为无论秦念如何巧舌如簧,以暴秦治民之法,天下终究会有举世反秦之时。


    可现在他竟然不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