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作品:《[天幕]皇帝聊天群

    刘邦松了口气。


    说项梁挺好。


    【秦念:确认陈胜死后, 项梁将诸将召集到薛县,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王。】


    正在给人牧羊的熊心:“……”


    这可真不是什么好消息。


    不同于被秦国迁徙到关内的其他楚国贵族,熊心逃出了秦国的搜捕, 隐藏于民间。


    如今却被天幕提及,秦王嬴政必然会加强对他的搜捕。


    【赵匡胤:陈胜死于降秦的车夫庄贾,而庄贾降秦,是因为秦将章邯平定陈胜的张楚。】


    赵匡胤有点慌。


    汉武帝刘彻、汉高祖刘邦,先后被秦念讥讽得民心暴跌。


    那陈桥兵变即位的自己……


    他可没有信心以几句话扭转局势,让民心再涨回去。


    赵匡胤决定积极助秦念讲述秦末之争,让始皇帝知道哪些人能用、哪些人应提前诛杀。


    如此这般,或许天幕话题转向他时,秦念也能像对汉武帝那般口下留情。


    ………


    章邯平张楚?


    嬴政疑惑, 章邯分明是文臣。


    现任少府已经年迈, 嬴政有意将章邯培养为下任少府。


    章邯亦是愕然。


    难道是同名?


    【秦念:章邯, 是难得的能够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武将。】


    秦念立即就感觉出其中有猫腻:赵匡胤骤然插话并不合理。


    群里只要出现什么不合常理或不合人设的发言,背后必有深意。


    秦念已深有体会。


    所以赵匡胤为什么要提章邯?


    章邯又没有黄袍加身,撑死算降楚后被封关中王,还只是三秦之一。


    难道赵匡胤是在提醒她, 就像之前刘彻提醒她违规言论那样?


    可讲述汉高祖的往事, 怎么也不可能违反史实相关的规则。


    章邯……


    秦念幡然醒悟。


    赵匡胤是在提醒她不能跳过章邯!


    章邯是秦将, 而她是秦始皇后人,她跳过章邯不提极为不合理!


    【嬴政:武将?】


    果然!


    祖龙这就搭话了,就是不能跳章邯!


    秦念对赵匡胤好感+1。


    她虽然不喜欢宋朝,但宋朝皇帝干的那些缺德事,准确点说跟宋太祖关系不大。


    第二任宋帝是宋太祖的弟弟, 而不是他的子嗣。


    【秦念:之前入错行了, 他是天生的顶级将才, 不是文臣。】


    出于谨慎,秦念没有提及章邯任少府一事。


    从史实的关联度来说,章邯任少府显然与祖龙或胡亥更接近一点。


    ………


    嬴政了然。


    秦念说的彼章邯就是此章邯。


    顶级将才。


    善。


    章邯虽然有点懵,但更多的还是喜悦。


    无法跻身于顶级文臣,顶级武将也极好。


    留名后世!


    【刘彻:章邯降楚之后,被项羽封为治咸阳以西,定都废丘的雍王,兵败于从故道袭陈仓的高祖。】


    刚接受自己入错行的章邯目瞪口呆。


    他输给了刘邦?


    那个总是兵败被围,随后取走韩信军队的刘邦?


    那他算什么顶级将才?


    ………


    刘邦知道刘彻这是在替他说话。


    他对此很感动,但希望刘彻不要说了。


    一则秦念这人明显的吃软不吃硬,这么做只会被其视为挑衅。


    刘邦已经见识了秦念说话能有多难听,实在不想再得罪他。


    二则……


    【秦念:还定三秦是韩信的计策,刘邦只是个执行者,说难听点算裨将。】


    《史记》记载:“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秦念这话说得斩钉截铁,无需半点心虚。


    成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倒并非史实,最早出自元朝戏曲。


    史书只记载了烧毁栈道与从故道还。


    【秦念:这边建议你不要随便往日常被围、天赋点在逃窜上的刘邦脸上贴不该有的金。】


    【刘彻:……】


    裨将?


    岂有君王给将军当裨将之理?


    刘彻很想反驳,但又觉得不太好反驳。


    感觉反驳也会被天幕当成谎言。


    于是只能沉默。


    【刘邦:彻儿啊,你有为吾美言的心意吾知道了,但下次就不要美言了。】


    【刘彻:……】


    刘邦心里苦。


    “日常被围”、“天赋点在逃窜上”。


    不能让史官改史,天下黔首也都看得到天幕。


    这两个评价……


    刘邦仿佛体会到了韩信体会过的冤屈。


    他是偶有败绩,但败绩的对象是项羽啊!


    韩信能够攻克那么多城池,是因为他刘邦在直面神勇无二的项羽!


    但话又说回来:


    韩信跟项羽正面交锋的唯一一次是垓下之战。


    赢了。


    【秦念:刘邦被项羽封在巴蜀汉中当汉王后,按张良的建议烧毁栈道,以示没有东出之心,故而章邯没有防备。】


    知道秦念的解释是为嬴政解惑,张良却皱起了眉头。


    秦念本可不提及他的名字,却偏偏多次提及。


    这显然是不死心。


    还是想劝嬴政用他。


    张良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毕竟他又做不了什么。


    刘邦应在被押往咸阳的路上。


    项氏一族都在关中栎阳,此时定然已为嬴政派兵所围。


    秦念不提陈胜吴广的出身,必是认为他们对暴秦不会造成威胁。


    张良冷着脸拿起刀。


    削去竹简上为墨迹所糊的部分。


    【秦念:刘邦,你说是拜没有统军经验的韩信为大将军,实则并没有给出军队的指挥权限。直到以还定三秦之策确定韩信的能力,又在彭城兵败于项羽被迫逃窜之后,才允许韩信去收编残军阻击楚军。】


    【刘邦:……】


    刘邦悲痛地闭上眼睛。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不能得罪秦念吧!


    之前他没开罪秦念,秦念提兵仙蒙尘都没把这事说出来。


    结果刘彻替他美言,强调章邯败于他之手,这等同于质疑秦念对武将能力的判断、并且算得上辱秦将无能。


    秦念的反击立即就到了!


    韩信抿着嘴。


    这次不是不高兴,而是不想在义子面前笑。


    为父者如将,严才能肃军容。


    刘邦当时确实没有给他兵权,但采纳了他还定三秦的计策,也是那个时候对他“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他曾因此对刘邦感恩戴德。


    如今看来,竟正如秦念所言,是在确认他的能力。


    ………


    刘彻咳了一声,以掩饰心虚。


    卫子夫目不斜视。


    今日臣子休沐,陛下来椒房殿看望她和据儿。


    在她看来,高祖和陛下被秦皇讥讽,都是罪有应得。


    高祖编造神异,令陛下对巫蛊笃信不疑,导致巫蛊之祸。


    陛下以言助高祖,却弄巧成拙,使得高祖为秦皇所嘲。


    【嬴政:章邯降楚?】


    早就确定韩信的能力,嬴政对刘邦怎么用韩信并不在意。


    现在他更想知道章邯的将才体现在何处。


    败给韩信,不能否认章邯的能力。


    但降楚,也就意味着章邯不止败这一次。


    ………


    秦念又去敲了甲方的窗。


    理论上来说章邯灭陈胜这件事与胡亥的关联更高,但赵匡胤把这事说了出来,秦念就不确定了。


    要说和刘邦关系紧密也说得过去,章邯不平张楚,项梁就不会渡江,刘邦就不会依附项梁。


    又或者赵匡胤只说了章邯平张楚,不讲细节也不违反规则。


    当然也有可能是赵匡胤已经违规。


    不过先前刘彻不慎说出车令购马失败,没被甲方换掉。


    她也两次违规,只是后续进行了补救。


    可见违规一两次不算严重,她询问甲方应该不会伤害扮演赵匡胤的打工人。


    秦念还是避开了赵匡胤提的“平张楚”,只问能不能说章邯领刑徒军作战。


    【甲方:可以。】


    【秦念:这不属于“话题人物时间重合时,不能提及与无关人物关系更紧密的史实”吗?】


    【甲方:此处为同级紧密程度。】


    秦念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