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太过保守
作品:《大明:我要当乞丐,老朱却让我当国师》 二楼。
听到凌峰的话,朱元璋直接傻了眼。
“怎么可能?”
“居然跟元末战乱死亡的人数差不多?”
“那可是两百万人啊!”
朱元璋说道。
“这绝对是假的!”
“大明再经历这场跟元末一样的灾难,我不就成了千古罪人?”
“还是整个华夏的罪人!”
朱元璋继续说道。
哪怕就是不相信凌峰,但这样的事实他也无法接受。
“父皇,你不用担心!”
“凌先生说的话,或许有着另外一个原因。”
朱标说道。
“什么原因?”
朱元璋问道。
“凌先生之前不是说东汉末年,也有冰河期的到来吗?”
“这跟古籍上的记载的一样。”
“严寒天气导致绝大多数百姓冻死。”
“接下来又有瘟疫等出现。”
朱标说道。
“你说得没错!”
“随着绝大多数人冻死,瘟疫就会随之发生。”
“东汉末年,因为严寒发生的瘟疫,死亡人数就有上千万。”
“凌峰说两百万的死亡人数,还是太过保守!”
朱元璋说道。
通过东汉末年冰河期死亡人数对比,他终于明白过来。
百姓冻死,瘟疫就会发生。
这种事情会跟着越演越烈。
不过,还好大明现在已经统一。
依靠朝廷的一系列政策,可以将死亡人数控制在两百万之内。
“父皇,凌峰说的两百万人,的确十分保守。”
“一旦因为这件事情发生了起义和内乱,死亡人数还会增加。”
朱标说道。
想到这里,他感觉自己的担子更重。
“两百万人被冻死,朕也不能坐视不理。”
“哪怕就是两百人,也要避免此事发生。”
朱元璋说道。
随后,他看向朱标。
“标儿,要帮助百姓抵御严寒,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朱元璋说道。
朱标不知道怎么回答。
一直以来,他穿的都是丝绸。
其他可以抵御严寒的东西,确实不了解。
无奈之下,只好猜测。
“父皇,丝绸类的衣服,不是具有很好的抵御严寒效果吗?”
“可以将丝绸普及给百姓!”
朱标说道。
“丝绸?”
“要将丝绸制作出来,你知道需要多少材料和工序吗?”
“太过复杂了!”
朱元璋摇摇头。
“既然如此,那就把裘衣或者兽皮作为抵御严寒之用。”
“这些东西的效果也不错。”
“如果把它们普及给百姓,应该可以御寒了。”
朱标说道。
但他的这个建议,朱元璋依旧不满意。
兽皮、裘衣的制作,比丝绸更加复杂。
关键还要把那么多动物杀掉。
朱元璋虽然不满意,但他自己也没有好的办法。
所以,只能等待凌峰了!
……
“凌先生,大明帮助老百姓抵御严寒,需要怎么做呢?”
朱棣说道。
这样的磨难,他可不想看到大明遭遇。
否则,一场战乱又无法避免。
百姓绝对会起义。
一些残余势力,甚至还会死灰复燃。
这对于刚刚建国的大明来说,打击十分沉重。
即便大明把这些打压下去。
但也会出现非常严重的损伤。
“你告诉我,什么样的衣服,抵御严寒的效果最好?”
凌峰说道。
“什么样的衣服好呢?”
朱棣思考起来。
接着,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乞丐服。
“绝对不可能是我身上这样的衣服!”
“这种衣服在夏天还行!”
“冬天的时候就没有什么用了。”
朱棣笑了笑。
常年生活在宫里,他也想不到其他东西。
“凌先生,现在的大明,我看能够抵御严寒的东西,无外乎就是这几种。”
“丝绸、裘衣、稻草、粗布等……”
“其中丝绸和裘衣的价格十分昂贵。”
“要普及百姓,短时间之内绝对不行。”
“稻草、粗布等东西,价格虽然便宜,但抵御严寒的效果不好。”
“这又陷入两难境地了……”
徐妙云说道。
此刻,她也想不出一个更好的办法。
“你们两个还是被以前的思维限制了。”
“能够抵御严寒的东西,真的只有这些吗?”
“还有一种你们忘了。”
凌峰说道。
“什么?”
闻言,徐妙云和朱棣感到很疑惑。
他们知道的东西就只有这些啊!
“凌先生,还有一种什么东西呢?”
朱棣直接问道。
“目前这种东西还没有普及。”
“不过,我可以给你们提醒下。”
“那种东西不但可以抵御严寒,还可以用来作为观赏。”
凌峰说道。
“可以作为观赏?”
“没有这样的东西啊?”
朱棣不解道。
“凌先生,你是不是说的棉花?”
徐妙云说道。
“棉花?”
“这怎么可能?”
“不就是一种用来欣赏的花吗?”
朱棣说道。
棉花他见过。
是一种特殊的花。
在他看来,棉花根本没有什么实用性。
就是一个装饰而已。
“不错。”
凌峰点点头。
“妙云说的是真的?”
朱棣一愣。
“对!”
凌峰再次点头。
“可是,棉花不是用来观赏的吗?”
“棉花是可以用来观赏,但一样可以用来保暖。”
“现在大明对棉花还没普及。”
“保暖作用没人知道也正常。”
凌峰解释道。
朱棣还是不太相信。
“不相信?”
“对了,你的勋贵朋友不是很多吗?”
“你可以让他们帮忙找来一些棉花。”
“然后,把棉花塞进丝绸中。”
“到时候你看看棉花到底有没有保暖的效果?”
凌峰说道。
“凌先生,我相信!”
“回去之后,我一定让人找棉花来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