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更大的计划
作品:《大明:我要当乞丐,老朱却让我当国师》 朱元璋对凌峰生出感激之情。
怎么没有早点遇到凌峰?
“科举改革看来势在必行。”
“大明需要各个方面的人才。”
“那些只会读四书五经的蠢货,拿来干嘛?”
朱元璋说道。
……
乾清宫。
文武百官在天刚蒙亮时,就在殿外等着朱元璋上朝了。
今天似乎有些不太正常。
朱元璋像是故意不出来。
所有大臣一直在殿外候着。
“皇上今天怎么了?”
“还不上朝?”
“是啊!”
“咱们在这里都等一个时辰了。”
“平常最多半个时辰。”
“也许陛下有什么急事吧!”
一些大臣窃窃私语讨论起来。
“丞相,今天似乎有些反常啊!”
胡惟庸对着一旁的李善长小声说道。
“你知道吗?”
“张墨昨天被抓了!”
李善长冷冷道。
胡惟庸瞪大了双眼。
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张墨可是钦天监总司!
怎么就被抓了?
张墨能够坐上钦天监总司的位置,也有他的推荐。
当然,最主要还是离不开李善长在背后支持。
“丞相,张墨被抓到底因为什么?”
胡惟庸说道。
“难道你现在还没有看出来吗?”
李善长目光朝着四周撇了一眼。
胡惟庸更加不解。
朱元璋让这些大臣在外面晒着,到底几个意思?
“丞相,是天气的原因吗?”
胡惟庸说道。
“是天时!”
李善长说道。
“天时?”
胡惟庸听到李善长的暗示,立即明白过来。
“你既然明白了,一会在朝堂上,知道怎么说了吧?”
李善长说道。
“知道。”
胡惟庸点头。
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他们就可以先下手为强。
接下来,两人不再说话。
大臣依旧站在殿外。
不知不觉,三个时辰过去。
朱元璋在日头上顶时,终于开始上朝。
此刻已是今天最热的时候。
几个年纪稍大的大臣,直接被太阳晒晕了过去。
太监走过去,把他们扶了起来。
随后,用冷水泼到他们身上。
朱元璋目光看向身边的太监。
“进殿!”
朱元璋说道。
“百官进殿!”
太监尖利的声音响起。
文武百官如蒙大赫。
一个个争先恐后进入大殿。
大殿内有专门放置的冰水。
他们总算熬了过去。
接着,小心翼翼站在殿中。
看到他们的样子,像是犯错了小学生。
当然,也有人可以猜测出来。
刘伯温眨了眨双眼,没有说什么。
此时,胡惟庸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急事启奏!”
“准奏!”
“陛下,微臣弹劾钦天监总司张墨。”
“他不懂天时,滥竽充数。”
“大明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朱元璋听到胡惟庸的话,心中更加愤怒。
张墨刚刚被他抓进去,胡惟庸就知道了这件事情。
可见胡惟庸跟张墨之间,绝对有牵连。
“哦!”
“胡惟庸,今天朕让你们站在外面,看来你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朱元璋说道。
“启禀陛下,臣岂敢妄自猜测圣意?”
胡惟庸恭敬道。
“好了,你先退下!”
朱元璋说道。
“今天,朕让你们站在外面。”
“有没有人明白到底因为什么?”
“你们一个个满头大汗,总该想到一些吧?”
朱元璋冷笑一声。
见没人开口,他直接点名。
“李善长,你来说说看!”
“朕到底是什么意思?”
“陛下,微臣不敢妄自猜测!”
“但站在外面一上午,微臣心中还是有一些领悟。”
李善长说道。
“你说出来听听!”
朱元璋说道。
“今天我们在外面晒了半天时间,差点被晒晕过去。”
“老百姓每天在外面风吹日晒。”
“身为官员,没有体会到百姓的疾苦,怎么为他们做事?”
李善长说道。
闻言,四周大臣有一些附议。
不过,依旧没有一个结果。
“刘伯温,你有没有想到什么?”
朱元璋说道。
“启禀陛下,臣也想到了一些。”
“现在是小暑,但气温却好像十几年前的大暑。”
“臣感觉很奇怪。”
刘伯温说道。
朱元璋对天时历法的不满,他早就已经看了出来。
但他没有直接明说。
否则会牵连很多大臣。
“刘伯温所言非常接近。”
“你们还有没有别的看法?”
朱元璋目光看向台下。
然而,没有人说话。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现在,朕告诉你们!”
“天气反常的真正原因,是历法的错误。”
“明明是大暑天气,历法却是小暑。”
“误差已经大到这样了。”
朱元璋将真相说了出来。
天气跟天时的不合,不是皇上的错。
是天时的错!
“果然如此!”
李善长心里暗道。
钦天监的事情,果然被皇上发现。
不过,还好他提前做了准备。
张墨的推荐,他并没有直接参与。
真正的推荐人是胡惟庸。
张墨真的出事,皇上也是找胡惟庸,不是找他李善长。
此刻,胡惟庸直接被吓傻了。
看向李善长的眼中,露出迷茫之色。
恩师好像要抛弃自己!
“陛下,都是臣的失职!”
“臣也是一时糊涂,看错了张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