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得李孝一大人情

作品:《重生七零,我靠卜卦养活村花

    “这是你对村集体做出贡献的奖励,谁也挑不出理来。”


    村长道。


    “不行不行,这我不能拿,回头我盖房子,还得麻烦大家帮忙。”


    陈北连忙摆手,给村长使眼色,你可别害我,我还没娶你女儿呢。


    “行吧,那回头陈知青盖房子,大家都给帮忙忙。”


    村长见陈北真的不想要,也没再强求。


    “好。”


    村里人答应得非常痛快。


    人群中,李军眼中闪过一抹失望,这混蛋竟然忍不住了,可恶。


    陈北但凡收了,他天天写信去革委会投诉,非把陈北整去农场不可。


    几个村干部开始统计核对。


    然后装车。


    因为有提手,没法摞在一起,拖拉机装不下,牛车全部出动,再加上几十个人用绳子捆了背着,才拿下。


    陈北开着拖拉机打头,浩浩荡荡去城里卖。


    “你为啥不要啊?”


    村长坐旁边疑惑地询问。


    “人家革委会也是要政绩的,硬要抓我,也没法说清,现在政策是宁抓错不放过。”


    陈北没好气道。


    村长还是有些实在了。


    “倒也是,我就想着也不能让你白干。”


    村长细细琢磨了一下,点点头。


    “也没白干啊,村里人也算欠了我份人情不是。”


    陈北笑笑。


    未来岳父心里有他了不是。


    不想他吃亏,这不把他当一家人了。


    一路来到供销社,售货员去通知了李孝。


    “怎么才这么点,这也太少了。”


    李孝看了看,相当不满足。


    “拖拉机拉不住,后面还有呢,一共两千六百多个。”


    陈北解释道。


    “两千多个也不够啊,能不能想想办法再整点?”


    李孝眉头紧皱,这事事关供销社的业绩,越多越好。


    “不行啊,山里竹子就那么多。”


    陈北无奈地摇摇头。


    “竹子我倒知道哪有,烂头山那边有一座山上全是竹子,就是距离太远了,都快出安县了,开拖拉机得大半天才到。”


    村长搭话道。


    太远了,一次又运不回来多少,实在不划算。


    李孝想了想,道:“如果我找卡车帮忙运行不行?”


    村长想了想,道:“那里挺偏僻的,车进不去,得人扛三四公里才能扛出来。”


    “那边都没人住,我也是之前村里河干了,顺着河找水一直走才走到那里的。”


    劳动量太大了,又是山路,没法拖,竹子可不轻。


    村里人未必愿意干,他也不好决定。


    “所以河连到竹林那里?”


    陈北眸光一亮。


    “对,河就从竹山旁边流过,一直通到咱们村。”


    村长点点头。


    “竹子是能漂在水上的,砍了扔到河里,顺流到咱们村再捞起来行不行呢?”


    陈北提议道。


    “河上倒是没啥阻拦的,或许能行。”


    村长眸光一亮。


    紧接着又犹豫道:“就是那山不属于咱们村,砍了会不会出事?王家村主要用的也是那条河。”


    李孝想了想,道:“砍竹子这事我倒是可以解决,向县委申请支持。”


    “那就好办了,王家村那边我可以去说,两个村子一起干。”陈北道。


    “好,你们在这等我,我现在就去县委申请。”


    李孝大喜,果然,这小子是个人才,给他解决了大难题啊。


    说干就干,安排了采购科负责清点收购篮子后,当即骑着自行车离开。


    “太好了,又能给村里创收了,那山上竹子多着呢,和王家村分下来,能编的篮子也比这次多得多。”


    村长大喜。


    陈北也欢喜,他不赚这钱,但能得李孝一个人情啊。


    这边清点完,牛车拉着的也到了,然后人背来的。


    清点完,和村里统计的一样,结了五百多块钱。


    分下来其实一家就几块钱,但对农村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一个工分两分钱,满工分,一天也才两毛钱啊。


    而李孝也火急火燎地回来了,欢喜而又有些为难:“指令申请下来了,不过县里要拿走一半,也就是一个篮子两毛钱,县里要抽走一毛。”


    “供销社这边只能给一个篮子一毛钱的收购价。”


    陈北想了想,跟村长和跟来的村支书商议起来。


    最终答应下来。


    主要现在五月中旬,榛蘑要到六月底才长,刚夏种完,村里暂时也没活计。


    李孝大喜,感激地当即拿了五条烟给陈北。


    陈北一番客气后,最后还是收了。


    出了城,陈北直接开着拖拉机去王家村找王德财谈这事。


    王德财当然答应了,因为没法砍竹子编篮子卖这事,他没少被村里人骂。


    一毛钱就一毛钱吧,蚊子再小也是肉。


    “那就这么说好了,公平起见,一村出五十人去砍,你们村砍的系上布条做标记,我们村砍的不系。”


    “明早咱们就去,我们村派两个人过来看着。”


    陈北安排道。


    王家村是上游,不能吃亏,得派人过来看着。


    “行。”


    王德财答应下来。


    “离得远,带点厚衣服,带个五六天的口粮,直接住那边了。”


    村长也叮嘱了一声。


    陈北啧啧舌,运输能力不行,就只能这样。


    回到村里,村长召开村会,去的人,一天算十个工分,他亲自带队去。


    村支书带人去王家村那边看着,生产队长苏进堂带人在河边负责捞。


    苏卫兵不放心老爹一个人去,跟着去,抓蝎子的事就只能陈北和苏卫国继续干了。


    蝎子似乎知道有人抓似的,越来越难抓,也抓不了几天咯。


    村里再度忙碌起来。


    晚上,陈北和苏卫国继续去抓蝎子,村长和苏卫兵补觉养精神。


    第二天一早,陈北二人回来。


    村长他们也起来了。


    帮着一起数,也就能卖六块钱左右。


    然后陈北二人开车去新坝村收菜,村长也带人浩浩荡荡步行出发了。


    李孝送的五条烟,一条村长给陈北了,其他四条都带去砍竹子的时候发给众人抽。


    等陈北二人回来时,村长他们已经离开了。


    陈北和苏卫国各回各家补觉。


    等陈北醒来时已经下午了,苏秀秀正在帮他给菜地浇水。


    陈北心里美滋滋的,格外满足。


    男人挣钱养家,媳妇负责家里的事,日子不就这么过的吗?


    他和苏秀秀现在除了没夫妻之实,其他的和两口子快没啥区别了。


    陈北乐呵呵出去准备帮忙,但苏秀秀已经干完了。


    “鞋子缝好了,你试试合不合脚。”


    苏秀秀笑颜如花地进屋,拿起桌子上的两双布鞋递给陈北。


    陈北也不扭捏,穿上试了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