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一家一个篮子归陈北

作品:《重生七零,我靠卜卦养活村花

    苏卫兵壮,坐横梁上,陈北和村长挤在后面。


    陈北被两个大男人挤在中间,太难顶了。


    娘的,迟早整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来,太不方便了。


    来到山脚下,四人做贼似的把自行车藏好,一人挎着一个竹笼上山。


    村长让吴翠莲和苏秀秀又编了两个,一人带一个,抓起来更快。


    来到砍竹子那里,紫光一照,密密麻麻的全是荧光。


    蝎子直接以地上的竹筒做巢穴,这里现在都成蝎巢了。


    “快抓快抓,还是读书人懂得多啊。”


    村长乐坏了。


    陈北一阵心虚,他就编了个借口,结果歪打正着了。


    不过管他呢,赚钱要紧。


    这边蝎子确实多,可能是这边没人来,生态环境更好的缘故。


    不仅多,还大。


    四人抓嗨了。


    停不下来,根本停不下来。


    一直抓到天快亮,蝎子都回巢了,四人才停下来,抓了满满四笼。


    “昨晚两笼卖十块钱,今晚四笼,肯定能卖二十块钱。”


    苏卫国呲着个大嘴。


    “不止,今晚抓得大得多,大得值钱。”


    “回去数数就知道了,明晚我们来对面那座山上抓,估计也少不了。”


    村长兴奋地催促三人上车。


    痛苦的挤着回到家,四人兴奋地把蝎子倒出来分类。


    因为太兴奋,说话声音大,把吴翠莲和苏秀秀都吵醒了,起来一起帮忙。


    陈北还是第一次见苏秀秀刚睡醒的样子,秀发披散着,睡眼惺忪,撅着嘴发呆,慵懒又呆萌。


    正如苏卫国说的,苏秀秀除了老鼠外,别的什么都不怕,数起蝎子来根本不带半点怕的。


    清纯,真实,没有半点矫揉造作。


    陈北拿着笔和笔记本,不停记着。


    一番统计下来,大的足足有一百五十只,七块五。


    中等的有三百二十只,九块六。


    小的有四百三十八只,四块三毛八。


    加起来一共二十一块四毛八。


    “我就说二十块左右吧,笼子就那么大,就能装那么多,大得值钱,但也占地方啊。”


    苏卫国一副我就知道的大聪明样。


    “就你知道得多,孩他娘,整点早饭,饿死了,你们两个卖了菜回来的时候顺道去粮站,把零头买红薯。”


    村长安排起来。


    零头一块四毛八,也能买七十多斤红薯了。


    这年头,农村家家户户吃红薯,红薯不好吃,但便宜啊,能吃饱。


    大米饭好吃,但不够吃饱啊。


    吃饱比啥都重要。


    一年分的细粮,吃两顿过过瘾,其他的都拿去粮站换成红薯。


    反正这年头,主打一个饿不死活不好。


    一家子也不睡觉了,吃起早点来。


    赚钱了,红薯放开了吃。


    但这玩意,吃的时候贼顶饱,根本吃不下去多少。


    吃饱,上工锣声也响了。


    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陈北和苏卫国跟昨天一样,先去收购站把蝎子卖了,价格和他们算得一样。


    然后去纺织厂卖菜,之后去粮站用零头买了七十四斤红薯。


    来之前,陈北用龟爷卜了卦,今天无运。


    陈北也不想着搞其他了,开车回村,补觉。


    下工锣声响起,苏秀秀定时出现,喊他过去吃饭,顺便把他的脏衣服收拾拿走,等会拿去洗。


    来到村长家,陈北摸出十块钱递给村长。


    “要是夜夜有这收获,盖上砖瓦房也不是问题啊。”


    村长笑得格外灿烂。


    “人家收购站只收半个月,咱们得抓紧咯。”


    陈北不太看好,因为龟爷都没提示,估计今晚收获不会太好。


    吃过饭,四人忙着补觉,苏秀秀和吴翠莲拿着脏衣服去洗。


    下午,又是大舅哥带飞的一天。


    傍晚下工,回来吃了晚饭,四人倒头就睡,苏秀秀和吴翠莲坐着给陈北做鞋子。


    陈北心里美美的,丈母娘也认可他了。


    晚上,四人去砍竹子对面的山上抓。


    和陈北预料的一样,收获不太行。


    回来数了数,也就比第一天晚上抓得多点。


    “哪有那么多蝎子抓,每天有十块钱的收获也很多了。”


    村长倒也知足了。


    接下来三天都如此,而红薯和苞谷终于种完了。


    当天晚上,正好下了一场雨,对庄稼来说好得不能再好,就是陈北四人没法去抓蝎子。


    不过也正好可以补补觉。


    第二天,陈北和苏卫国一如既往去送菜,村里最后一趟了。


    明天开始去新坝村收。


    而村里,村长组织开始编竹篮。


    赚钱是头等大事,村里人老兴奋了。


    除了李军。


    李军很有骨气地不赚这份钱,不沾陈北的光。


    陈北送完菜,顺道去新坝村跟大队长说了一声,明早开始来新坝村收菜。


    回到村里,听说李军很有骨气不掺和,陈北求之不得。


    编竹篮,每个人编的自己数好看好,晚上以户为单位登记。


    新知青们都已经学得有模有样,不过编的速度比起村里人差远了。


    不会的在晒谷场,村长教,会的在自家编。


    老婶子们坐在门口,一边唠嗑一边编。


    这不是固定劳动,可以选择不干。


    陈北没有丝毫犹豫地选择回家写作。


    写作中稿才是头等大事。


    各家各户连夜地编,毕竟竹子数量是有限的,都想多编点。


    当天晚上,陈北四人继续去抓蝎子。


    第二天早上,陈北和苏卫国开车去新坝村收菜,大队长已经组织好了,很顺利。


    约定好了卖完回来结钱,有大队长做保,几户人家也没说什么。


    卖完回来,新坝村村大地多,夏种还没种完,陈北把卖菜的钱交给大队长,便赶着回家补觉去了。


    如此过了三天,跟新坝村的人都熟起来了。


    而村里,竹篮也编完了,主要是竹子没了。


    三天时间,编了两千多个出来。


    平均一户一天编二十多个。


    当天下午,村长召开村会。


    “这是陈知青争取来的,咱们做人不能忘本,一家出一个篮子归陈知青,好不好?”


    村长给陈北争取。


    没提苏卫国,谁也说不了他谋私。


    “好。”


    大家全都高声回应。


    陈北赶忙上台:“咳,这就不必了,这不成我多吃多拿,侵占集体资产了吗,违法的事我不能做。”


    他倒是挺想拿的,但李军一脸阴恻恻地盯着他,他要是答应,这王八蛋绝对跑去革委会举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