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越来越好

作品:《寒门文圣

    待儒士离去,一切回归正常,行人劫后余生,开始陆续离开


    骡车重新启程,驶过石桥,车夫仍心有余悸,驾车对着车厢里的苏砚说


    “苏小公子,方才那妖物,若非城中大人出手,咱今日恐怕是要交代在此了”


    苏砚沉默的点了点头


    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文气了解仅限于母亲嘴中和自己创诗所引发的异象


    掀开车帘回望,石桥周围的战斗余痕


    心潮翻涌


    今日亲眼所见,方知妖魔之事此言非虚,而读书人能诛妖荡魔也是真的


    车至村口,有眼尖的孩童通过掀开的车帘里认出了苏砚


    飞奔着报信


    “砚哥回来了”


    苏明孝和王氏从屋内风风火火的冲了出来,见儿子安然无恙,心里松了一口气


    昨日苏砚托人告知今日休沐回家,但苏明孝和王氏在家等待的时候,听到不远处的长河里有蛇妖作祟


    二人的心一下提了起来


    王氏一把将苏砚搂进怀里


    “娘听说路上有蛇妖作乱,魂都快吓没了”


    周围的村民窃窃私语


    “瞧见没?徐府的骡车送回来的!”


    “刚听说外边河里那条作乱的蛇妖被城里的大人一首诗就斩了,砚哥将来定能这般威风”


    村民们的议论声清晰地飘进人群外围,一个穿着半旧长衫、脸色铁青的人耳中


    正是苏砚的三叔苏明福。


    他混在人群中,看着穿着虽朴素却明显干净体面许多的苏砚,眼中翻涌着难以抑制的嫉妒和酸涩。


    他曾经视为累赘、可以随意发卖的侄儿,短短时日竟已到了能让人如此期许的地步?


    凭什么?!凭什么他苏明福蹉跎半生,而一个七岁稚童却能青云直上,连徐府都如此看重?


    他猛地一甩袖子转头离开


    苏砚家中


    屋内景象让苏砚微微一愣。角落里堆着几袋显然未开封的米面,墙上挂着油亮的腊肉和风鸡,桌上还放着没吃完的白面馍馍和一些红枣。


    这与分家时家徒四壁的景象天差地别。


    “爹,娘,家里……”苏砚看着这些丰足的物资,眼中满是疑惑,他记得上次管家送过一次,但似乎没这么多。


    “前几日徐府的管家又来了!送了好多好多东西,米、面、肉、布,还有好几两银子!”


    “说是老爷夫人怕我们过不好冬,让你在府里安心读书!”王氏拉着苏砚的手,声音哽咽,“徐老爷和夫人……真是天大的善人啊!砚儿,你在府里一定要好好报答人家的大恩大德!”


    苏砚心中暖流涌动


    徐府的这份“雪中送炭”解决了父母的后顾之忧


    他郑重地点点头:“娘,您放心,徐府的恩情,孩儿铭记在心,定当努力报答。不过……”


    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个略带神秘的笑容,从书箱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份折叠整齐、盖着红印的契书。


    他献宝似的,双手捧到父母面前:“爹,娘,你们看这个!”


    苏明孝和王氏疑惑地对视一眼


    苏砚解释道“我在徐府厨房琢磨出的那个‘火锅’吃食,徐老爷觉得新奇有用,便决定放在他城里的酒楼售卖。”


    “徐老爷仁义,特意许了我们家一成红利,立的正式契书,挂在我们名下!以后每月都会有进项!”


    “好……好啊!太好了!”苏明孝声音哽咽,堂堂汉子,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苏砚看着父母激动欣喜的模样,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此行最重要的目的:“爹,娘,这次回来,孩儿还有一件重要的事。”


    夫妻俩立刻抬头看着他。


    “孩儿在徐府跟着程夫子读书,进益颇多。”


    “夫子学问高深,孩儿需要长期在府中专心求学。”苏砚的眼神坚定


    “环山村离城太远,爹娘在家,孩儿心中总不免挂念,而且,日后课业越来越重,休沐时间也未必固定。”


    他顿了顿,看着父母的眼睛


    “所以,孩儿这次回来,主要是想接爹娘一起进城!”


    “孩儿已经跟徐老爷商量过,提前预支了火锅几个月的分红银子,在城里寻摸了一处合适的小院,虽不大,但足够我们一家三口安身立命,离徐府和书院都不算太远。”


    “爹娘进城后,我们一家人就不用分开了,我也能随时照应。”


    苏明孝和王氏完全呆住,被巨大的惊喜砸懵了。


    进……进城?住……住自己的小院?


    这对于一辈子在土里刨食、从未想过离开环山村的他们来说,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王氏最先反应过来,嘴唇哆嗦着:“砚儿……你……你说什么?接我们进城?住……住城里的小院?我们……我们能行吗?”


    “行的,娘!”苏砚语气充满肯定


    “城里虽然规矩多些,但有我在,有徐府照看着,慢慢就习惯了。离开这里,也免得祖母他们再起什么心思,打扰爹娘清静。”


    王氏眼中闪过忧虑


    “砚儿啊,娘……娘就是个乡下妇人,除了种地、洗衣、做饭,旁的啥也不会。城里……城里那金贵地方,娘去了,两眼一抹黑,连门都不敢出,岂不是给你……给你添累赘?”


    “娘,您想到哪儿去了!”苏砚立刻摇头


    “爹要是愿意,可以去酒楼里帮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


    “娘,您要是觉得去酒楼不习惯,不愿意去,那就在咱家那小院里歇着。”


    “您把持家中,把咱们那个小家收拾得干干净净、暖暖和和的,让儿子回家有热饭热菜吃,有干净衣裳穿,这就是天大的功劳!您把持着家中,儿子在外面读书、做事,心才安,才踏实!这难道不是顶顶重要的活计?”


    王氏不语只是握紧了苏砚的手


    苏明孝看着妻儿,听着儿子条理分明、体贴周到的安排


    他猛地一拍大腿


    “好!听砚儿的!我们进城!”


    “好!好!进城!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娘跟着砚儿走!”王氏看着丈夫和儿子笑着点头


    “爹娘,你们放心,咱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