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朝中无人可用

作品:《替兄为赘

    “你们俩还真是冤家。”玉攸宁含笑点评。


    “!”


    云昭瞪大了眼睛,瞌睡虫都跑光了。


    她和裴彻,何来冤家一说!


    “嫂子,你休要乱说啊。”


    “难道不是么?从一开始我便有这种感觉,只可惜你是女儿家,不然还能跟他结成八拜之交。”


    云昭听到这松一口气。


    还以为嫂子要乱点鸳鸯谱,原来是说她和裴彻臭味相投啊。


    云昭实诚点头:“该说不说,裴彻为人正直豁达又不拘小节,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值得深交。”


    毕竟她可是在工匠坊混了三年的,见识过形形色色的男子。


    该说不说,裴彻还真是她见过的诸多男子之中佼佼者。


    当然,排在首位的,仍旧是兄长……


    抛去这个不说,裴彻也确实朋友遍布天下。


    不过裴彻也不是滥交,也要看裴彻是否愿意与人结交。


    他愿意结交之人,就会以性命相助,譬如京口的孤忠北府兵,又譬如身处弱势的她。


    他不愿意结交之人,譬如玉澄或者是集贤坊里的诸多士族子弟……那裴彻就会将性子里最劣根的一部分展示,这些世家子弟对裴彻无一不是唾弃。


    故而裴彻的口碑几乎是两极分化。


    欣赏他的人极致推崇,讨厌他的人也致死唾弃。


    两人在帐篷里说着说着歪了楼,沉重的话题变成了杂书游记以及裴彻。


    乍一看以为是女儿家的春游谈心。


    她们是悠闲休息了,此时话题中的主角裴彻却还在公主大帐备受蹉跎。


    ……


    说回华彰公主这边,公主入主大帐当即让人烧水洗漱,等一切梳理好了,便让宋掌事去找裴彻了。


    在她的眼里,云樾不过是奉命办事的人,一切的功劳自然是裴彻的。


    她满心欢喜地等待裴彻跟她说说情况,外间的一切她也正急于知晓。


    谁知,宋掌事却一个人回来了。


    还带回一个令人不太愉快的消息。


    裴彻在得知自己传召的情况下,毅然去了纸婿郎那里!


    饶是华彰公主偏宠裴彻,也很难不生气。


    更郁闷的是,裴彻还拖延了半天,让她足足等了两盏茶!


    故而等裴彻姗姗来迟,华彰公主很难再挤出和颜悦色的表情。


    裴彻一进门就看到华彰公主黑着脸,而宋掌事眼底隐隐有着得意。


    可见刚才没少跟公主吹枕边风说他不是。


    裴彻心下明了,立刻冲华彰公主作揖:“既然义母心情不畅,晦瑾改天再来,省得触了霉头,平白当冤死鬼。”


    换做别个早就诚惶诚恐上来认错了,裴彻却转头就要溜。


    这不按常理出牌的劲儿,实在让华彰公主没辙,她不得不开口:“站住。”


    华彰公主说完又觉得憋屈,不由再次怼他:“明知我唤你是事情紧迫,还改日再来,怎么不等过年再来。”


    裴彻咧嘴笑了,屁颠屁颠到桌边斟茶:“我知道义母是为了解外面事态,我也是为了让义母了解完整事态才会先见云樾的。”


    说着裴彻把亲自斟的茶敬给华彰公主:“义母消消气。”


    公主仍旧不依不饶:“这么说你还是为了我,他能知道什么。”


    “义母可知云樾在这整件事中扮演什么角色?”裴彻挑眉。


    “他便是叛徒,为了活命甘愿充当信使,传递假消息!他便是背叛公主的角色!”宋掌事忍不住唾弃。


    裴彻颔首:“大方向不差,但母亲可知,若没有他通风报信,晦瑾便无法知悉母亲受困真相,更不会有今日营救母亲之计划。”


    华彰公主皱眉:“你的意思是说……他诈降?”


    “是。”裴彻点头:“云樾受胁迫,不得不回建康传信,但面见圣上之前他想方设法先见到了我并把事情真相告知了我。


    若没有他通风报信,便没有后面这些了。”


    华彰公主不由得坐直了身子,等待裴彻继续诉说。


    裴彻也没有端着,直白开口:“知悉一切后,我便想办法与他一道出城了。


    再后来便是用计激化玉澄与庞无忧的矛盾,让吞下京口的计划流产。”


    “而今是收网的环节,母亲需要助力才能让事情真正地告一段落。”


    “怎么助力?”华彰公主眯眼:“你是想让我咽下这口恶气?”


    “那母亲如何想。”


    “自然是状告到陛下那里,玉昆狼子野心为夺京口竟然敢扣押本公主,还上演流寇夺城的戏码。


    这般权臣,本公主自然要将他拉下神坛,贬为庶民!”


    “母亲要如何与义父相抗衡?倾举国之力么?”


    “倾举国之力又如何,这难道不是应该的么?”


    裴彻无奈摇头:“公主可知朝堂局势?”


    “我知士族独大,但怎么说这也是司家的天下,烂船还有三根钉,就不信不能处理他!”


    “只怕,真的要叫公主失望了。晦瑾虽未入仕,但朝中局势乃至军甲部署还是略知一二的。


    说实话,举国上下忠于皇家的兵力不到五万,而玉公的玄甲部曲有十万之多,此外,朝中大臣均听玉公号令,而且玉公与一众士族掌握着辰朝大部分粮食、国库银钱等。


    说句大不敬的,今上早已被架空。


    试问,公主要如何与之抗衡?”


    宋掌事面如死灰:“难道……难道我们就要被他拿捏不成,举国上下就没有良臣义士愿意为朝廷效力么。”


    裴彻摇头:“没有。”


    “胡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土之下莫非王臣!难道这天下还真由他琅铮玉氏说了算么!”


    “朝堂之内,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权臣全是士族子弟,他们所谋无非自身利益,为国者,无。”


    公主此时是真的无话可说了。


    “难道,我就要咽下这口气么!”


    “母亲应当听过韬光养晦一词,我知您对义父有气,但光给一巴掌有什么意思,真要报复便该先蓄力,不是么。”


    华彰公主不由得眼睛一亮:“这么说,你愿意帮我。”


    裴彻隐晦地笑了,并不回答。


    华彰公主皱眉:“晦瑾,你的父亲铁骨铮铮,你的族人忠心可鉴,他们都是为晟朝战死的忠臣良将,你,当效仿如是!”


    喜欢替兄为赘请大家收藏:()替兄为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