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千金不换
作品:《重生被贬妻?且慢!我改嫁短命太子爷》 苏檀迎着他的目光,不闪不避:“妾身不敢妄言通天,只是幼时曾听家中行走北地的老仆提过类似征兆,后果有应验。
此次若真如所料,雪灾必至,百姓流离,若朝廷应对不及,恐生大乱。”
她顿了顿,继续道:“更需警惕者,是人心。妾身近日在准备年关之物时听闻,京中有一名曰朱贵的富商,其名下货栈近日正在暗中大肆收购炭火、棉麻、米粮,举动异常。
若雪灾真的发生,此人恐怕会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届时民怨沸腾,流民四起,若再有无处可归之民被逼落草……恐非邕都驻军所能轻易弹压。甚至若军中再有小人作祟,克扣粮饷,激起兵士不满,与流民内外呼应……”
她没有直接说出“军变”二字,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
谢危止显然没料到她会说到这些,双眼微眯,神色渐渐凝重起来。
他并不全然相信什么天象之说,但苏檀提到的“朱贵”及其异常举动,与他手下暗桩传回的一些零散信息隐隐吻合。
而她所描述的灾后乱象,逻辑严密,绝非妇人妄言。
他放下笔,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地盯着她:“王妃此言,可有依据?”
苏檀知道他会这么问,坦然道:“天象之说,或可存疑。但朱贵囤货之事,王爷只需派人稍加查证,便知真假。
至于后续……妾身只是依据常理推断,防患于未然。若能提前预警,朝廷有所准备,便是百姓之福,亦是王爷……为国分忧,立下擎天保驾之大功的良机。”
她最后一句,意味深长。
谢危止忽然轻笑,他看着她只道:“王妃可是太高看了我?本王这身子,如何去保驾之大功?”
苏檀连忙说:“王爷切勿妄自菲薄,身残又如何?多给自己一条路总是好的。更何况此事妾身也是担心那么多人死于非命,于心不忍,所以才想让王爷看看有没有提前应对的法子,能减少一定伤亡最重要。”
“王妃还真是爱国为民,不愧是将军夫人出身。”
苏檀唇角抽抽,这话听起来,怎么那么像讽刺呢?
“王爷你就别打趣妾身了,将军夫人我当的有多窝囊有多憋屈,王爷又不是不知道。
如今我这个王妃当的有多好,多顺心,王爷肯定也知道。于我而言,千金不换这王妃之位,能陪在王爷身边,妾身……死而无憾。”
虽说谢危止明知道这些话她的谄媚之言,就如当时在药王谷,她信誓旦旦地说能照顾他也是自己心甘情愿。
可实际上呢?
不过谢危止听的舒心,脸色也极为温和:“本王知道了。”他缓缓靠回椅背,眸中精光闪烁,“你有心了。”
等苏檀离开后,他唤来剑书,把苏檀给自己的那粒药丸递上去。
剑书一看,惊愕不已:“菊豆相思引?李崇明他好大的胆子!!!”
谢危止淡然往椅背后一靠,面无表情:
“本王还想着让李大人能多活些日子,以他为饵钓一条大鱼上来,现下看来,没必要了,去处理了。”
“是!”
剑书双手抱拳,捏碎了那粒毒物。
而回到厢房的苏檀终是松了一口气,她坐在床榻上,想着刚刚谢危止说的每一句话。
她如今是确定此人城府深不可测。
对外是短命无权势的前太子,可实际却是个扮猪吃老虎的。
之前苏檀改嫁进来只觉得她是闲散权贵,未来坦荡,能让自己摆脱上一世被困于后宅死于非命的悲惨结局。
现在看来,没准又是另一个火坑。
对此她要格外注意,也要处处给自己谋生路才是。
一方面要成为谢危止信任的人,心上人这个估计难了,成为他信任的幕僚献策之人倒还有可能。
毕竟她多活一世,对于上一世的一些大事,心里有底。
正想着,流云已经快步走来,只见她拿来了各式各样的彩纸绸缎还有金箔等,给苏檀过目。
“姑娘,王爷那边可是搞定了?你现在看看这些物件,可还满意?若不行的话我现下就去与赖嬷嬷说说,换成姑娘你满意的。”
苏檀收回神色,看了看她手中的那些物件:“挺好的,不用麻烦了,就用这些。你去通知到后宅,她们谁想来的随时来我院里一起装点,我先去换一身衣裳。”
流云点点头,不知为何,她觉得姑娘好像有了一点心事。
不过她还是按照姑娘此前吩咐的,先去通知后宅,按照那些人的意愿可自愿来院中,与王妃一起装点府邸。
在此之前,他们都还没见过王妃亲自狭长,操持年节,亲自和下人们一起装点府邸的。
流云通知下去后,引起了后宅不少的议论。
尤其是众人在得知王妃还救了赵姨娘的妹妹,还让孙太医给她妹妹医治,如此恩情,当真让人刮目相看。
不过很多人也以为,为了一个妾室的妹妹,这般兴师动众地去请太医来医治,也太过抬举妾室了。
但没等这议论起来,如今管着内院事务的王嬷嬷便当着不少下人的面开口:
“你们懂什么?王妃那是菩萨心肠!赵姨娘再怎么说也是咱们王府的人,她家人活生生的病死,还被外人作践,打的可是咱们王府的脸!
王妃此举这是护短,是给咱们所有王府的人撑腰呢!跟着这样的主子,咱们腰杆子才硬!”
这话一出,原本还有些微词的下人立刻噤声,细想之下,确实如此。
这不,不需要多言,后宅那些妾室侧妃们,基本都来到了苏檀的暖阁中。
桌上摆满了各色鲜艳的彩纸、绸缎、金箔,以及准备书写春联的红纸。
满满当当,够他们一群人忙活的了。
“年节将至,府里需得好好装点一番,图个喜庆吉利。本妃一人难免疏漏,还请诸位妹妹一同参详。”苏檀笑着将一叠剪窗花的红纸推向她们。
这后宅原本最让人忌惮的便是柳侧妃,可如今柳如霜与苏檀关系缓和,也乐得参与,拿起金箔便熟练地开始制作精巧的“福”字金帖,嘴角带着浅笑:
“姐姐吩咐便是,这金箔帖子,妾身倒是会做些。”说着又使唤碧螺去把红灯笼给挂上廊檐。
赵小怜也默默拿起彩纸和剪刀,她手指灵巧,虽沉默寡言,但剪出的窗花,喜鹊登梅和连年有鱼格外生动精致。
其他人自然也争抢着忙活。虽然是干活,可对于她们而言,也是少有的娱乐活动了。
总比光呆在院子里看雪,犯困来得好。
有那么多人的参与,很快就有了各式各样的窗花、福字、吉祥结堆满桌子。
一群丫鬟婆子忙着去悬挂张贴,不到两个时辰,王府里已经处处张灯结彩,红绸高挂,往来下人脸上都带着笑,过年的气氛热烈而和谐。
回来复命的剑书看到这一幕都惊讶了。
连忙找到谢危止,嘴里念叨个不停:
“王爷!卑职还是头一次见咱们王府这么热闹呢,您要不现在去暖阁看看,那一群女子聚在一起,和王妃一起忙碌,简直……叫卑职大开眼界。”
谢危止神色淡然,余光却掠过窗外廊檐下悬挂的灯笼,在北风碎雪中轻轻晃动。
就像他此刻晃动的心一样,这冷清的王府,难得热闹。
他的心上人,向来会讨人欢心。
与此同时,将军府却是另一番光景。
眼看腊月二十八,再过两日就是除夕,府内外却依旧冷冷清清,连个大红的灯笼都没挂上,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萧条和寒意。
萧启元从衙门回来,看着府门内外一片灰暗,与记忆中往年此时早已披红挂彩的热闹景象截然不同,心头一阵烦躁。
他蹙眉问迎上来的管家:“怎么回事?都快除夕了,府里为何还不布置装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