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妙手先生
作品:《重生被贬妻?且慢!我改嫁短命太子爷》 萧启元?
他萧府连自己嫁妆都还不出来,竟然在背后还敢出价不菲,去找匠人修复一个古玩意?
师哥乃如今尚古司的掌事,平日都是与皇宫贵物打交道,寻常人若想求助,定是要准备一大笔银子的。
他哪来的那么多银子?若真有?第一时间想的不是还自己债,反倒去修复这么一个古玩意?
苏檀觉得可笑!当初流云给阮君喝狗尿的时候,就应该再给他吃点狗屎。
平复了下心情后,她再次看向师哥陆青河。
他与印象中的模样没什么变化,面容清俊,眉眼间带着常年与古物打交道的书卷气。
眼底深处藏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
想当初,他们两人是师父门下唯二的弟子。只因苏檀女子身份,又恰逢那时兄长入仕,不便抛头露面,这才没有跟着师傅去尚古司。
师父他老人家本就严格,当初苏檀仗着自己那点天赋,时常不按师父的想法来。
几次下来,差点暴露女子身份,给尚古司带来麻烦,于是师父那段时间就将她发配去了叶郎中那当个小药师打砸。
让她专注背医书,没背个几十本的,就别想认他。
想起在叶郎中那段时间,苏檀那是有苦说不出,被迫成了一个脾气臭到家的小哑巴随从,跟狗子一样,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地照顾他。
以至于后来还说要带她离开,要照顾她,要与之结亲!
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她那会心悦萧启元,一心只想嫁给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
可那小哑巴是个不好惹的,苏檀为保命,只好假意答应,并且借着这机会溜出叶郎中的药王谷,直奔苏府。
那时师哥也帮着她在师父面前软磨硬泡,才答应原谅她。
只是上一世,苏檀陷入萧启元的软言之中,失了智,与师哥都断了联系。
如今一见,心中感慨万千。
千言万语也不知道怎么开口才好。
陆青河见苏檀眼神复杂,自己多少也感觉出来一些。
加上今日她又青衫步履,作男子打扮,从萧府改嫁到临江王府,其中酸楚怕是一言难尽。
“檀儿,你……过得还好吧?”
苏檀明白师哥的意思,笑了笑:“自是好的,我如今可是尊贵的王妃娘娘。”
在陆青河听来,这只是一种自嘲罢了。谁人不知,那临江王爷是个什么情况。
他欲说更多,但总觉得任何话在此刻说出来,都像在戳檀儿的心窝子。
所以他索性把话题转到萧启元身上。
“我知道你和萧将军的关系,所以一开始我是拒绝了的,只不过……他此次要修复的物件,乃是一件前朝的青铜簋。说是他内子的祖传之物,可我却看着与师父当年替德妃修复的青铜簋极其相似,或许是出自同一批。”
“檀儿,师父虽是病逝,但我一直有所怀疑,此前从未告诉过你这些,是因为你已嫁作人妇,不涉及此事,说多了怕牵连。
可上回你捎信给我,明白了你的处境后我想也不能完全隐瞒你了。师父逝世前,还留下了一封未写完的信物。”
只见陆青河将一封残败的信件展开,上面只有寥寥几字。
“青铜簋,水落石出,慎之。”
青铜簋……
苏檀蓦然看向师哥:“所以师哥今日才特意约我一见?”
陆青河修复之术精进,但自知与苏檀这等天赋之人,到底是缺了点。
凡是经过檀儿之手的,就看不出任何破绽来。
她若不是被这女子身份所束缚,师父的衣钵,尚古司的一切,必然是她的。
此刻苏檀心里已经有了底。
“师哥,今日若可以,两个时辰后去远云茶肆可见萧将军一面。”
“他既然想高价替她内子修复这青铜簋,如此情深义重,岂有罔顾的道理?”
“不如成全了他,我正好看看,他能出多少价。”
苏檀一笑,让陆青河怔了怔:“檀儿,你与萧将军到底是过去的夫妻,你不方便出面,我来……”
“我不需要出面,出个影子就好。师哥,你也别以为我对萧启元还有半分留恋,我对他现在只有讽刺与厌恶。”
“他无视律法以贬妻折辱我,如今又拖着我嫁妆不愿归还,此等男子,以前被我看上那是我眼瞎心盲!现在我不愿意当一个瞎子,所以师哥你不必替我顾及什么。”
“两个时辰后,他来不来,他说了算。”
苏檀今日就在远云茶肆等着,等着他主动把自己的“嫁妆”拱手相让。
反正横竖都要给自己的,也顺便谈一谈这青铜簋,到底是什么东西,与师父又有什么渊源!
等师哥离开后,苏檀便与流云去了茶肆内屋。
两个时辰的香柱已经插上。
流云却是有些心虚,小声问道:“姑娘,咱们虽然隔着一道屏风,但……萧将军毕竟与你青梅竹马多年,恐怕还是容易认出你来吧?不如你全程不说话,让陆先生替你说?”
提起这事,苏檀又觉得可笑了。
说起来,她与萧启元多年青梅。
可萧启元对自己上心过吗?并没有。
每次都是她冷脸贴热屁股,想当初家宴之上,她只是稍稍换了下音色,演绎了一场皮影戏,萧启元都没听出来是她。
以为是外头请来的技艺者,特意打赏了十两银子。
那时的苏檀,心如刀割。
所以她若真拿出师父所教的换音来,他定是听不出的。
原本两个时辰的香珠,烧了不到半刻,门外就有了动静。
师哥领着两个人影走进来。
那高大笔挺的身影,自然是萧启元。此刻他的身边,还有戴着惟帽,弱不禁风般倚靠在他身侧的阮君姑娘。
两人还真是情深意切,走哪都是如胶似漆。
此时的萧启元看着那扇隔绝了视线的屏风,心中有些憋闷。
但想到此行的目的,他还是压下不快,带着阮君一起客气行礼,拱手说来:
“在下萧启元,携内子阮氏,特来拜会‘妙手先生’。”
这刻意强调的“内子”二字,听着尤为讽刺。
但仔细说来,今日还是苏檀第一次看到萧启元在自己面前,如此低声下气的谦卑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