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渴乌成功
作品:《荒年吃土,穿成了重男轻女恶婆婆》 李晚娘让李老实给帮忙抬熊瞎子的人家,每户送了二十斤熊肉,加上里正一家,送出去两百斤,家里也剩下不过二三十斤肉了。
大河村人行动力很强。
在里正的带领下,青壮年分为两拨,一拨去竹林里砍竹子,一拨跟着木匠张瘸子用麻漆密封大竹筒。
不过三日,渴乌就做好了,接下来就是激动人心的一刻。
里正将干草在出水端点燃,接下来就是静静的等待了。
出水处围满了大河村的男女老少们。
“这行吗,咱们这三日的努力不会白费了吧?”
王五媳妇抱着胳膊,等着看好戏。
自打知道这渴乌是李晚娘提出来的,她就开始在村里哔哔,逮到一个人就开始游说,说是李晚娘骗大家伙的。
不过大河村水井已经见底了,死马当活马医,加上之前李晚娘帮助大家伙儿解决了吃饭问题,极少有人理会王五媳妇。
甚至还有人觉得王五媳妇不知好歹,“要不是晚娘半夜进山,给你那口子烧火取暖,估摸着这会儿你那口子都死透了。”
王五媳妇却一脸不屑。
“她那是帮王五吗,那是担心她那女婿!”
一个时辰过去,很多围观的村民也散开了,虽然之前有期待,可等了一个时辰了,水还是没有来,心灰意冷了。
李晚娘同村里的年轻人进山指挥临水一段管子怎么放,这会儿也出来了。
“里正,我就说这法子不行,你们怎么就这么信她的呢?早知道这几天努力白费,还不如进山打水!”
李晚娘本就走累了,听到王五媳妇这话心中当即不快。
“成啊,王五媳妇,既然如此,以后这水你就不用了,要用水,你进山去打!”
李现过去拉住外祖母的手,“外祖母,她一直在这里说你这法子不行!”
说完,李现抬着下巴,一脸愤愤地看着王五媳妇。
王五媳妇恨了李现一眼,“小屁孩,说什么呢?!”
“王五媳妇,现儿还小,再说他不会骗人,你吼他干什么?!”
“我就吼了,咋了,想打人啊!”
李晚娘长舒一口气,“里正,渴乌是我想出来的,我提一点小小的要求应该没问题吧?”
里正点头,“自然可以。”
“多谢里正,我的要求就是以后王五一家不能喝这水,他们一家要用水就直接进山!”
此言一出,王五媳妇跳起来了,“李晚娘,王五也是砍了竹子的,凭什么?!”
“就凭你的态度,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整日在村子里哔哔,对我说三道四,我忍了,可你不能说我孙子,你走吧,别在这里围着了!”
不仅是李晚娘,村里的其他人也对王五媳妇有些厌烦。
“就是,王五媳妇,你这就不地道了,晚娘救了你家口子,你恩将仇报啊!”
看到所有的眼睛不怀好意地看着自己,王五媳妇肚子里唾骂李晚娘的话吞了回去。
甩了甩袖子,“谁稀罕,你们就信她的鬼话吧,这水是不可能从这里流出来的,与其等不如直接进山去挑!”
“你走吧,别在这里胡说八道了!”
里正最烦妇人嚼舌根,也站出来了。
王五媳妇自然不敢同里正刚,只好悻悻离去。
王五媳妇前脚刚走,围着的村民就在欢呼,“水出来了,水出来了!苍天保佑,晚娘,你太厉害了!”
熊三媳妇显些把李晚娘的袖子给扯下来了,“好啦,别激动了,赶紧接水吧!”
大家在出水处做了个塞子,要用水的时候就打开,不用的时候关上,以防浪费。
里正喜笑颜开,“咱们大河村以后不缺水了,只是这水来之不易,大家可得珍惜,另外这水源不大,也只能保咱们大河村用水,大家都把嘴巴闭紧些。”
王五媳妇突然后悔了,她简直不敢相信,李晚娘是怎么做到的,怎么她就想不出来这法子呢,要是她能想出这法子,以后在大河村还不得横着走。
王五回家听说了此事,一贯不敢忤逆媳妇的汉子把媳妇臭骂一顿。
“你呀你,怎么能这么蠢,这下好了,咱们要用水还得进山!”
“去就去,怕什么?!”
“怕什么?!你这个傻婆娘,你不知道山里有野物啊,我可是差点儿交代在山里!”
其实王五也知道,如果不是李晚娘进去找李老实,带了火折子点了一堆火,他们三人都出不来,只是他以前就不喜欢李晚娘,加上觉得李晚娘也不是为他去的,也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
李晚娘解决了村里用水问题,俨然成了村里最大的“功臣”了。
家里时不时会来两个妇人,过来帮李晚娘打杂。
刘掌柜又订了一批栗子糕,李晚娘准备趁着还有栗子,做完今年最后一波,然后就转头其他的生意了。
糕点最好是做应季的产品,如此,原材料新鲜而且是最好吃的季节,刘掌柜也赞同,表示以后李晚娘有了新货,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她。
春夏可以做鲜花饼、绿豆糕,秋季栗子糕、桂花糕,李晚娘问过了,正常年份这些原材料在大河村都能找到。
只是可惜大旱天,桂花没有开,就连叶子都快掉光了。
李晚娘则想到了来钱最快的方式,就是进山打猎,无论做什么生意,都得有原始资本,现如今她手里的银钱不足一百两,赚钱大业迫不及待。
就这一百两,也只能堪堪让一家人填饱肚子,更别说盖青砖瓦房了。
不过棉被得准备起来了。
她准备进城一趟,买些棉花,担心棉花不好买,她委托刘掌柜帮忙留意着,也不知道买到了没。
李老实也跟着李晚娘进城了。
刚到梨花镇外,就看到不远处有稀稀朗朗的人群往梨花镇走来,穿得破破烂烂,拖家带口。
“这些都是流民,老实,别看他们,咱们赶紧进城。”
整个大乾国都处于干旱中,北面干旱尤其严重,民众自发地开始逃荒。
两人直奔酒楼,刘掌柜见李晚娘来了,当即来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