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开席

作品:《守寡重生后,清冷权臣跪求改嫁

    “不必在意。”


    孟淮止并未回头,低沉的嗓音却清晰地传入她耳中。


    他步伐稳健,绛红朝服在晨风中微微拂动,仿佛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将她护在身后。


    “孟尚书。”


    只见六皇子齐元舟含笑而立,一身月白的蟒服衬得他风姿清雅。他目光温和地扫过阮如玉,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


    “这位是?”


    孟淮止神色不变,微微侧身将阮如玉挡去大半:


    “回殿下,这是舍侄媳阮氏。”


    齐元舟眼底闪过一丝精光,面上却笑得愈发温和:


    “原来如此。早就听闻孟家有位品貌出众的少夫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他话锋微转,语气带着几分关切,


    “听闻少夫人近来在府中静养,今日前来,可还适应?”


    这话问得体贴,却让阮如玉心中警铃微作。前世这位六皇子可是最是工于心计的人。


    她垂眸敛衽,声音轻柔得恰到好处:


    “劳殿下挂心,一切安好。”


    齐元舟的目光在她低垂的眉眼间停留片刻,这才转向孟淮止,语气熟稔:


    “今日北戎使团将至,那位殊嫣公主……”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


    “听闻对孟尚书颇为赏识。若是能得此良缘,于公于私,都是一桩美事。”


    孟淮止眉峰几不可察地一蹙,语气依旧平稳:


    “殿下说笑了。臣奉命接待使团,自当恪尽职守。”


    齐元舟眼底掠过一丝暗芒,随即又恢复温文之态:


    “孟尚书忠心可嘉。既然如此,本王也不多言了。”


    他含笑看向阮如玉,


    “少夫人若是得空,不妨常出门走走。”


    说罢,他施施然离去,转身时目光在阮如玉身上若有似无地一扫。


    钟声悠扬响起,殿门缓缓开启。


    孟淮止微微偏头,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道:


    “跟紧我。”


    这三个字说得极轻,却让阮如玉心中莫名一定。


    殿内金碧辉煌,御座高悬,两侧案几依次排开。


    宫人穿梭引座,将孟淮止安排在离御座极近的位置。


    阮如玉在他身侧跪坐而下,不着痕迹地扫过皇室子弟的席位。


    二皇子齐元浩与六皇子齐元舟分席而坐,虽隔着距离,言笑晏晏间却暗藏机锋。


    二皇子齐元浩一身绛紫蟠龙锦袍,金冠束发,身形魁梧,眉眼间俱是毫不掩饰的张扬与志在必得。


    此时他正与邻座宗室高声谈笑,目光却时而锐利地扫向对面,带着毫不掩饰的较量之意。


    而刚刚搭话的六皇子齐元舟则面上显得温文许多,他并未高声言语,只与身旁几位大臣低声交谈,姿态从容,指间闲闲把玩着一只细腻的白玉酒杯,偶尔颔首,显得极有耐心与涵养。


    只是,阮如玉看见当他抬眼望向二皇子方向时,那温和的眸底深处,会极快地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光与算计,快得让人以为是灯火晃动的错觉。


    阮如玉静静看着,心中一片清明。这兄弟二人,一武一文,一外放一内敛,为了那东宫之位早已势同水火。


    她转而望向殿内。


    就在这一瞥之间,她看见了坐在对面席位上的一道熟悉身影——


    顾盼怡正死死盯着她,手中的团扇被捏得指节发白。那双杏眼里几乎要喷出火来。


    阮如玉不动声色地收回视线,唇角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弯,立即像是受惊般垂下眼帘,不自觉地往孟淮止身边靠了靠。


    “怯了?”


    孟淮止低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温和。


    阮如玉轻轻摇头,声音细若蚊蚋:


    “没、没有……只是人太多了……”


    她说话时,纤长的睫毛微微颤动,在眼下投下一片浅淡的阴影。


    那副怯生生的模样,任谁看了都会心生怜惜。


    孟淮止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终是放柔了些语气:


    “别怕。”


    这话说得平淡,却让阮如玉心中暗喜。


    她悄悄抬眼,正对上他深邃的眼眸,立即又慌乱地低下头去。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内侍悠长的通传


    “陛下驾到——”


    满殿顿时寂静,所有人齐齐起身跪拜。


    阮如玉随着众人伏身行礼,却趁着低头之际悄悄抬眼。


    只见一位身着明黄龙袍的老者在宫人簇拥下缓步而来,虽步履略显蹒跚,但那双眼睛却依然锐利如鹰。


    他于御座落座,目光缓缓扫过下方众人,方才抬手虚扶:


    “众卿平身。”


    此刻宴席正式开始,觥筹交错,歌舞升平。


    一番例行礼仪后,便到了诸国使臣献礼的环节。


    各国使节依次出列,献上早已备好的奇珍异宝。


    每一件都价值连城,引得席间不时发出低低的惊叹。


    皇帝面含微笑,一一颔首受礼,偶尔询问几句,彰显天朝君主对远来贡物的兴致与恩泽。


    轮到北戎使团时,出列的却并非使臣,却是那位早已备受瞩目的殊嫣公主。


    她今日并未穿着繁复的宫装,而是一身北戎特色的火红色劲装,金线绣着繁复的图腾,腰间束着宽宽的银带,勾勒出窈窕而充满力量感的身姿。


    她步履生风,走到御前,行了一个干净利落的北戎礼节,声音清脆如黄鹂:


    “尊贵的大齐皇帝陛下!殊嫣代父王及北戎子民,向陛下献上最诚挚的敬意与祝福!那些金银珠玉,想必陛下早已见惯。殊嫣愿为您献上一段我北戎的舞蹈”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献舞常见,但在这等庄严场合,由一国公主亲自献舞,却是闻所未闻!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浓厚的兴趣,抚须笑道:


    “好!朕早有耳闻北戎儿女能歌善舞,更兼骁勇!今日便看看公主的风采!”


    乐声一变,鼓点骤起,沉厚而充满节奏,带着北戎特有的野性与热情。


    随着鼓声,她翩然起舞。那并非中原舞蹈的柔美婉约,她的动作刚柔并济,既有女子的柔韧之美,更有一种不容忽视的勃勃英气与力量感。


    火红的身影在场中飞舞跳跃,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热情、奔放、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与周遭精致奢华的中原氛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却别具一种惊心动魄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