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第一次集资
作品:《逆流年代:从摆摊开始逆袭》 但看看现在的情况,很明显,自家的小丫头,相中林有清了。
林有清,虽说还长的俊俏吧,但和他的预期悬殊太大了,就初中毕业,将来有啥前途?
周支书驾着马车离开了。
目送马车离开,林有清耸了耸肩,从门槛下面的破洞里取出钥匙,将堂屋的门打开。
父母哥嫂还没回家,包产到户后,就是给自己干活了,不到天全黑,他们是不会回来的。
林有清舀了一瓢水,咕噜咕噜的喝完后,就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休息。
由于白天太累了,他很快就沉沉的睡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被人摇醒了。
“二小子,累了就去屋里睡吧。”
林有清睁开眼睛,是父亲的脸。
“爸,我有事和你商量,咱们先进屋吧。”
他说完手抓着扶手想坐起来,下一刻,手腕酸痛无比。
看来,干小摊真不是长久之计,这更加坚定了他开饭店的想法。
回到屋里,一家几口坐在桌子上,仔细聆听着林有清的想法。
也不知过了多久,林有清终于讲完了。
大哥林有田首先发话。
“弟,这样做不行,我们自家的土地,亏掉就亏掉了,但如果把别人的土地也亏了,我们怎么向人家交代?”
林有田是个厚道人,宁可苦了自己,也不想连累别人。
“大哥,你把心放到肚子里吧,绝对不会亏的,那四海饭店,我考察过,只要挂靠,日进斗金是没问题的,我保证,要不了半年,就可以把四万元的成本挣回来,后面每天都是纯收入。”
林有清又不能说自己是穿过来的。
“那不行,不能在村子里,把我爸的名声全部败了,风险太大。”
林有田依旧在坚持。
林有清赶紧看向父亲。
林建国皱着眉头,从怀里掏出烟袋,一口一口的吸着,脑海中正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
要放在以前,他想都不想就会拒绝,因为他觉得小儿子不可靠。
但是,自从林有清摆摊挣到钱后,他的想法又变了。
可是,要拿十个好友的田地去抵押五万块钱,他还是下不定决心。
“妈!”
林有清又看向母亲。
却见母亲拿起大前门,也给自己点了一支。
此时的林有清才发现,母亲抽烟的时候,竟然有一丝贵妇的优雅,平时还真没看出来。
“建国,这是我们家翻身的希望,你也不想,一辈子被我娘家人看不起吧?”
李素珍抽完一支烟后,这才看向林建国。
林建国一听到娘家人三个字,乌黑的脸色瞬间就涨红了,仿佛受了什么奇耻大辱一般。
“儿子,我决定了,明天晚上,把我村里那些有手艺的朋友,全部叫到家里来喝酒。素珍,明天一早,你去镇上割十斤猪肉,斩二十斤猪大骨,把支书家的马车再借用一下。”
林建国严肃的说道,似乎下了什么决心。
“嗯!”
李素珍点点头。
“爸,你有几分把握?”
林有清问。
林建国却是沉重的摇摇头,显然把握不大。
试问一下,到底是什么交情,才愿意为了你,把刚分到的田地拿去信用社抵押?
当天晚上,林有清一直到半夜三更才睡着。
未雨绸缪,万一成功借到了钱,应该把这笔钱怎么分配,又如何快速的让钱生钱。
想着想着,林有清沉沉的睡去,一直睡到上午十点多才起床。
父亲今天不在家,母亲也不在,应该是早早的去镇上采办食材了。
至于大哥和大嫂……
林有清站在后屋的门槛上,朝远处一望。
大哥和嫂子正在地里翻土,又将翻出来的土用锄头捣碎。
毕竟每家每户分到的地,就那么几分,所以大哥他们要细细耕耘,争取把亩产提高。
林有清一想,这样也好,大哥是家里的基本盘,保证一家吃喝不愁,自己以这个基本盘慢慢往上冲,能冲多高算多高。
又过了一个小时,母亲赶着马车回家了。
林有清赶紧冲上马车,将猪肉大骨提下来。
“妈!说起来,我还从来没见过你的娘家人呢,具体是什么情况?”
林有清问道。
“老一辈的事,你们年小辈少管,去烧火。”
李素珍干练的说道。
“我就是好奇嘛!”
林有清笑道。
“烧火去!”
李素珍加重了语气。
“好吧!”
林有清老老实实的去烧火。
过了一会儿,父亲林建国回来了。
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村支书。
两人每说几句话,就会沉默一会儿。
显然,村支书也知道了林建国的想法,有些左右为难。
四万块钱不是小数目,哪怕把全村家家户户的家底掏空,也凑不够。
时间慢慢流逝,大哥大嫂也从田里干活回来了。
大嫂把锄头放下,就到厨房帮母亲做饭了。
林有清也没闲着,他亲自下厨露了一手。
梅菜扣肉,小酥肉,红烧肉,粉蒸肉。
“二小子,这些菜,你是从哪里学的?”李素珍难以置信的看着林有清。
小儿子就在自己身边长大,身上有几根毛她都知道,是啥时候学的这些菜式?
“妈,我在城里学的,无师自通。”
林有清卖着关子。
堂屋内,传来村支书的声音。
“那行,我去村里组织一下,看有多少人愿意来的。”
说完,村支书离开了林有清家。
而此时,林有清也把所有的菜烧好了,由大嫂依次端到院内的桌子上。
林有清坐在院子里煽着风,突然目光一扫。
只见远处的田梗上,走着四个灰头土脸的家伙,正是马春莲一家。
她们回来了,显然没找到朱跃民。
又等了一个小时,村支书再次来到了林有清家里。
“建国,我给家家户户都打过招呼了,至于能来多少人,我就不知道了。”
周大海说道。
“支书,你肯帮我们牵头,我就很感激了,来坐。”
林建国拄着拐杖,帮周大海拉开椅子。
时间慢慢流逝,一个个熟悉的叔叔伯伯来到了林有清家的院子里。
甚至,连马大春也来了。
冷清了好几年的林家大院,今天人声鼎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