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离别
作品:《寒门宰辅,连中三元后权倾朝野》 蒋老汉哪里不知道赛华佗是县太爷的座上宾,虽说马上就要有一个要成为秀才的儿子,可是在他面前,屁用都没有。
“老二家的,还愣着作甚,还不快点付给先生诊金?”
“啊?”
李氏当场愣住,从来都是她从公爹和老大手里拿钱,何时往外拿过银子?
“想啥呢,难道让你公爹我亲自拿诊金吗?”
看着李氏,蒋老汉就气不打一处来,她非要演上这么一出戏,结果就是没从老大家讹到银子,反而搭进去八两,偷鸡不成蚀把米。
李氏扭扭捏捏的从袖子里拿出一锭银子,正在犹豫要不要拿出去,蒋老汉一把抢过,双手捧给赛华佗:“先生,这是银子,您拿好。”
“好说好说,你们没事了吧,没事就可以走了,不然我还会继续收诊金的。”
蒋老汉顿觉大事不妙,跑的比兔子还快,李氏在后面提着裙摆,迈着小碎步,走得一点也不慢,反正只要是拿钱的事,躲的都很及时。
待到两人走后,邻居们也都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就算蒋家的名声不会臭大街,村里的妇人们也少不了嚼舌根。
“大哥,您来得好巧,小弟正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呢,多谢大哥解围。”
蒋新年上前行礼,多亏了赛华佗,才堪堪过了这一关。
“兄弟太客气了,为兄我不是也没有白出手,这八两银子的诊金就是回报。”
说话间,赛华佗已经把银子揣进了口袋。
蒋新年微微错愕,以赛华佗的地位和医术,他不是不可能穷的,不过通过几次接触,却发现他守财如命,也不知是何道理。
“大哥吃过饭了没有,如果没有,刚好我做了几个小菜,请大哥尝尝。”
“刚好为兄没吃饭就出来了,看来来得早果然不如来得巧,正好有口福了。”
大家围坐在桌前吃饭,品尝过炒菜以后,赛华佗赞不绝口:“为兄不是自夸,天南海北的吃食,自认为品尝过无数,却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东西,虽然只是青菜和肉丝,味道却与众不同,妙啊!”
“多谢大哥夸奖,小弟就这么一点手艺,大哥喜欢就好,来来来,多吃一些。”
午餐进行的很愉快,吃过饭以后,两人来都院中坐下。
“兄弟这厨艺,也是来自于仙境吧,凡间可没有这等美食。”
“大哥说笑了,小弟不过是学了一点皮毛而已,惭愧惭愧。”
“兄弟不必自谦,就这一份手艺,即便去到皇宫御膳房,都能成为首席大厨,不过为兄知道兄弟志向不在于此,否则真要找点门路,为兄弟谋一个前程了。”
、
能进皇宫御膳房,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毕竟离皇帝近,若是对了皇帝的口味,可谓平步青云,连家人都会跟着沾光。
不过正如赛华佗说的那样,蒋新年有更大的志向,就算在御膳房得到皇帝青睐,最终也不过混一个六品总管而已,虽说衣食无忧,一生一眼就能看到尽头。
本朝以文驭天下,若不能跻身士林,便永远不能进入庙堂,蒋新年的志向是要成为一人之下的宰辅,想要完成理想,科考是唯一的晋升之路。
“多谢大哥关怀,小弟确实只想着科考,并未有过其他念头,请大哥不必为小弟奔走了。”
“为兄今日登门,除了想要兄弟教授一些医术外,还有就是要向你辞行,虽说你我只认识了两日,却如多年好友一般投缘,离开你真是有些不舍,但人生就是有很多身不由己和无可奈何,希望兄弟日后不要忘记为兄。”
赛华佗颇有些惆怅的说道。
蒋新年错愕:“大哥要去哪里,即便大哥要远行,小弟还是可以写信给大哥的。”
赛华佗笑着摆手道:“为兄要去的地方是收不到书信的,有兄弟这番心意,为兄就很满足了,若是将来兄弟能够金榜题名,倒是有相见的机会。”
他是穿越过来以后认识的第一个朋友,蒋新年又是个重情义的人,相处时间虽短,此刻却满心伤感。
“好吧,希望大哥不要忘记小弟,你在这里稍坐,小弟马上去整理学来的医术,虽只是一些皮毛,想必以大哥的造诣,定然能发扬光大。”
蒋新年没有藏私,立刻回到房间拿起纸笔,将上一世所有能记住的医学知识,一股脑的写了下来,过目不忘的金手指并非只对这个时代的知识有用,连上一世所有接触过的知识,都记得一清二楚。
用了两三个时辰,太阳偏西时,蒋新年才将手稿完全写完,交给了赛华佗。
赛华佗粗略翻阅过后,露出惊为天人的表情,不愧是仙界医术,简直高不可攀,不过他确实是医术天才,很多以前想不通的地方,在看过手稿以后,竟然融会贯通了。
“这是为兄今生收到过的最为贵重的礼物,请兄弟放心,只要有机会,为兄定然会将这些医术发扬光大。”
“只要对大哥有用便好。”
“兄弟,为兄明日就要启程了,不知能否送为兄一首诗词留作纪念?”
蒋新年轻叹一声,最难过的莫过于离别,此刻也是有感而发,一曲送别脱口而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涵。”
“好词,好词,兄弟,为兄能认识你,真是三生有幸,天色不早,我也该走了,告辞。”
赛华佗匆匆说了声,转身便已离去,他不想让蒋新年看到自己眼睛进了风沙的样子。
望着赛华佗离去的背影,蒋新年久久不能平静,人生,果真就是一次次相遇,夹杂着一次次离别,最终分道扬镳。
感慨之余,忽然门外传来一个声音:“蒋大来,出来交税了!”
几个官差模样的人不知何时出现在院外,在他们身后,竟然还有两名甲兵。
着甲便是战兵,不知为何要跟着官差一起收税。
蒋大年闻声而来:“差爷,早就准备好了,我家三口人,一十二两银子。”
“那是去年的价格,大虞要对外用兵,税收加三倍,共计三十六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