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 5 章
作品:《汴京夜宵之王》 靖王府私宴的成功,其效果远超苏瑜最乐观的预估。
“苏记”与“苏瑜”这两个名字,如同插上了翅膀,一夜之间飞遍了汴京的权贵圈层。
太学博士周文渊在诗会上对那“雪霞羹”赞不绝口,称其“有山林清气,涤荡肠腑”;富商之子钱如海更是逢人便夸苏记夜宵乃汴京一绝,风头甚至盖过了许多老字号。
原本门可罗雀的苏记酒楼,门槛几乎被踏破。前来探访的人络绎不绝,有好奇想尝尝那传说中的“小龙虾”的富家公子,有想品味“雪霞羹”那般雅致菜肴的文士,更有不少心思活络的商人,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想要寻求合作或是打探秘方。
苏瑜应对得体,对外一律宣称:苏记酒楼正在重新装修升级,暂不接待堂食,但接受预定府宴外烩及高端食盒定制。
她深知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轻易得到的反而不被珍惜。将服务定位在更高端的“私人订制”和“外烩”,不仅能有效筛选客户,提高客单价,更能维持苏记神秘和高端的形象,将王府私宴带来的光环效应最大化。
她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为几位慕名而来的官员家眷操办的小型家宴上,同样获得了满堂彩。苏记“高端宴席承办”的名声,愈发响亮。
这一日午后,苏瑜正在后院核算近日的进账。短短七八日,接到的订金和赚取的利润,已远远超过了三百两。她不仅轻松还清了王五的印子钱,看着对方那副难以置信又不敢发作的憋屈模样,心中畅快,库房里还结余了近百两现银。
看着账本上清晰的数字,苏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来到这个世界后,一直紧绷的那根弦,终于可以稍稍放松。至少,经济上的灭顶之灾,彻底解除了。
“小姐,靖王府的挽剑小哥来了。”春桃进来通报,脸上带着敬畏。如今靖王府的人在他们眼中,无异于财神爷和护身符。
苏瑜心下一动,整理衣襟迎了出去。
挽剑依旧是那副沉稳模样,见到苏瑜,拱手一礼:“苏小娘子,世子爷有请,请您过府一叙。”
又是什么宴席吗?苏瑜心下猜测,口中应道:“好,请小哥稍候,我换身衣服便来。”
再次踏入靖王府,苏瑜的心境已与之前两次大不相同。
少了几分惶恐,多了几分底气。引路的丫鬟态度也愈发恭敬,直接将她引到了赵珩日常起居的“听雪轩”书房外。
“苏小娘子,世子爷在里面等您。”挽剑在门口止步。
苏瑜点头,独自一人推开那扇雕花木门。
书房内陈设清雅,三面皆是书架,堆满了各类典籍。
临窗设有一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案,赵珩并未坐在案后,而是立于一侧的书架前,手中正拿着一卷书册。他今日穿着一身墨色常服,更衬得面容苍白,身姿挺拔如松。
听到开门声,他转过身,目光落在苏瑜身上。
“民女苏瑜,见过世子爷。”苏瑜敛衽行礼。
“不必多礼,坐。”赵珩放下书卷,走到窗边的茶榻旁坐下,示意苏瑜坐在对面。
侍女悄无声息地奉上两盏清茶,便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房门。
书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淡淡的墨香与茶香混合,气氛静谧中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张力。
苏瑜垂眸静坐,等待对方开口。她可不认为这位心思深沉的世子爷找她来,只是为了喝茶。
赵珩并未急着说话,而是慢条斯理地品了一口茶,方才开口道:“苏小娘子近日,想必是忙得脚不沾地了。”
“托世子爷的福,苏记确有一些进项。”苏瑜谨慎地回答。
“哦?只是‘一些进项’吗?”赵珩唇角微勾,似笑非笑,“本王听闻,吏部张侍郎家的寿宴,工部李夫人家的小聚,可都交给了苏记。苏小娘子如今在汴京贵人圈中,可是炙手可热。”
苏瑜心中微凛。他竟对自己的动向如此了解?
她稳了稳心神,道:“皆是贵人抬爱,也是借了世子爷的东风。苏瑜不敢忘本。”
“不敢忘本?”赵珩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目光深邃地看着她,“苏小娘子觉得,你的‘本’是什么?是那间苏记酒楼,还是……你这身化腐朽为神奇的厨艺?”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直指核心。
苏瑜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认真答道:“回世子爷,民女以为,酒楼与厨艺皆是工具。民女的‘本’,在于能用这双手和些许心思,为人带来愉悦,也为自身谋得立身之所,安身之本。”
她没有空谈梦想,也没有故作清高,回答得务实而坦诚。
赵珩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更深的欣赏。他喜欢这种务实和清醒。
“立身之所……”他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若本王说,有一个机会,能让你的立身之所,变得更稳固,甚至……远超一间酒楼,你可有兴趣?”
来了。苏瑜心道。这才是他今日找她来的真正目的。
“世子爷请讲。”
赵珩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庭院中的景致,背对着苏瑜,缓缓道:“汴河漕运,乃我朝命脉。每年往来商船、漕船数以万计,船工、力夫、商贾云集。这些人,终日劳碌,收入微薄,于吃食上,但求果腹,难言滋味。”
苏瑜静静地听着,心中隐隐猜到了什么。
“你那小龙虾、螺蛳,成本低廉,风味独特,饱腹解馋,在市井中极受欢迎。”赵珩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她,“若能在漕运码头附近,开设一家专营此类吃食的店铺,或直接以摊车形式流动供应,你觉得,生意会如何?”
苏瑜的心脏猛地一跳!
这正是她之前限于启动资金和精力而未能实施的计划!这位世子爷,竟然与她想到了一处?不,他看得更远,格局更大!
“生意……必定火爆。”苏瑜压下激动,冷静分析,“但码头地带,龙蛇混杂,利益纠葛,寻常商户难以立足。”这也是她之前的顾虑。
赵珩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从容:“若由靖王府入股,并提供庇护呢?”
靖王府入股?!
苏瑜彻底震惊了。这已不仅仅是合作,而是要将双方的利益进行深度捆绑!
“世子爷……为何选中民女?”苏瑜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她不信仅仅因为她的厨艺。
赵珩走回茶榻坐下,直视着她的眼睛,语气变得深沉:“两个原因。”
“其一,自然是你的能力。你有点石成金的本事,能将最低廉的食材变成人人追逐的美味,此乃天赋,亦是绝大的商机。”
“其二,”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几分,“我需要一个可靠的、不引人注目的‘眼睛’和‘耳朵’,落在码头。漕运之上,藏匿着太多蛀虫与秘密。一个生意火爆的食铺,是收集消息最好的地方。”
苏瑜心中巨震。
他果然另有所图!而且图谋甚大!涉及漕运,那便是涉及朝堂争斗,甚至……皇权?
风险,巨大的风险!一旦卷入,可能万劫不复!
但机遇也同样巨大。背靠靖王府这棵大树,她的商业版图将不再局限于服务贵人,更能深入市井,覆盖更广阔的人群。而且,他坦诚了他的目的,这是一种危险的信任,也是一种强大的束缚。
苏瑜沉默着,脑中飞速权衡。
赵珩并不催促,只是静静品茶,给她思考的时间。
片刻后,苏瑜抬起头,目光已然恢复清明与坚定。
“世子爷,此事……民女可以做。”
“但,民女有三个条件。”
赵珩挑眉:“讲。”
“第一,食铺明面上的东家必须是民女,经营管理权归我,王府可派人监督账目,但不得干涉日常运营。利润分成可议。”
“第二,王府需确保食铺不受任何地痞流氓及官方非难骚扰,提供必要的安全庇护。”
“第三,”苏瑜深吸一口气,目光毫不退缩地看着赵珩,“民女只负责经营食铺与留意‘寻常’消息,不参与任何具体行动,不涉险,不沾惹人命。若世子爷应允,苏瑜愿效犬马之劳。”
书房内陷入一片寂静。
赵珩看着眼前这个明明纤细柔弱,却敢与他这个天潢贵胄谈条件的女子,心中波澜涌动。她太聪明,太清醒,懂得借势,更懂得为自己划下保命的底线。
良久,他忽然低笑出声。
“好。”
“苏瑜,你果然从未让本王失望。”
“你的条件,本王……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