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马老板

作品:《丝路文明

    两个小时后,班车抵达市区。众人直奔日用品市场,苏芮在护肤品摊位前认真挑选着保湿霜,对着镜子涂抹试用,时不时问林晓雨:


    “你看这个滋润度怎么样?会不会太油?”


    林晓雨笑着说道:


    “你皮肤偏干,选这个含甘油的,保湿效果好。”


    周航则在旁边的户外用品店转悠,拿起一顶遮阳帽比划着:


    “张哥,你看这个帽子怎么样?下次去探方,能挡不少太阳。”


    张北炀接过帽子看了看,材质厚实,帽檐宽大:


    “不错,买两顶,你和赵磊一人一顶,你们俩经常在外面拍摄勘探,最需要这个。”


    赵磊则跟在张北炀身后,主动接过大家买好的东西,背包很快就鼓了起来。他力气大,背着满满一背包东西,脚步依旧轻快,还时不时帮摊位老板搬重物,引得老板连连道谢。


    从日用品市场出来,众人又去了文具店。林晓雨仔细挑选着考古记录纸,反复摩挲着纸张厚度:


    “这个纸韧性好,不容易被风吹破,适合在野外记录。”


    苏芮则在一旁挑选软毛刷,对比着不同毛刷的毛质:


    “这个羊毛刷够柔软,清理文物表面浮尘最合适。”


    最后一站是书店,林晓雨在考古专区流连忘返,拿起一本《魏晋西域考古新发现》翻看起来,眼睛里满是痴迷:


    “这本书里提到了新发现的屯田遗址,正好能补充咱们的资料。”


    张北炀笑着说道:


    “喜欢就买,算在团队经费里。”


    等采购完毕,已是正午时分,众人的背包都鼓鼓囊囊的。周航揉了揉肚子,夸张地说道:


    “我的肚子已经在抗议了,张哥,大餐该安排上了吧?”


    张北炀笑着点头:


    “走,我知道一家口碑很好的餐厅,环境不错,菜也好吃,保证让大家满意。”


    张北炀带领众人来到市区中心的


    “丝路餐厅”,餐厅装修风格充满西域特色,墙上挂着复古的丝绸之路地图,天花板上悬挂着仿制的驼队模型,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美食香气。


    众人刚坐下,周航就迫不及待地拿起菜单:


    “大盘鸡、手抓肉、烤包子……每样都来点!”


    苏芮笑着说道:


    “你慢点,咱们就五个人,点太多吃不完。”


    就在众人讨论点菜时,张北炀的目光被餐厅中央的展柜吸引了——展柜里摆放着一件青铜器物,造型古朴,表面刻着复杂的纹样,在灯光的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他站起身,慢慢走到展柜前,眼神里满是惊讶。这件青铜器物高约二十五厘米,呈圆形,底部有三个短足,盘面中央刻着一只展翅的雄鹰,周围环绕着几何纹样,边缘还刻着一圈模糊的铭文。


    “张哥,怎么了?”林晓雨见张北炀久久不回,也走了过来,看到展柜里的青铜器物,眼睛瞬间亮了。


    “这是……魏晋时期的青铜豆?”


    张北炀点点头,声音带着几分激动:


    “从形制和纹样来看,应该是魏晋时期的祭祀礼器。你看这雄鹰纹样,和咱们之前发现的铜带钩上的鹿纹风格相似,都是西域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体。”


    周航、苏芮和赵磊也围了过来,周航立刻举起相机,对着青铜豆拍摄:


    “这餐厅里怎么会有这么珍贵的文物?太不可思议了!”


    “几位也是对古物感兴趣的朋友?”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众人回头一看,只见一位穿着西装、温文尔雅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他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您好。”


    张北炀伸出手。


    “我们是昆仑山东麓考古队的,我叫张北炀。刚才看到这件青铜豆,觉得很特别,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男人眼睛一亮,连忙握住张北炀的手:


    “原来是考古队的专家!失敬失敬,我叫马文涛,是这家餐厅的老板,也是个历史文物爱好者。这件青铜豆是我前段时间从一场拍卖会上拍下来的,觉得它造型精美,就放在餐厅里展示,没想到能遇到懂行的人。”


    “马老板,您这件青铜豆可不简单。”


    林晓雨忍不住说。


    “它的形制源自中原的青铜礼器‘豆’,但上面的雄鹰纹样和几何纹样又带有明显的西域特色,应该是魏晋时期西域地区特有的祭祀礼器,用来盛放祭品的。”


    马文涛惊讶地说道:


    “没想到这位小姑娘也这么懂行!我只知道它是魏晋时期的文物,具体用途和文化内涵,还真不太清楚。你们既然是考古队的,肯定发掘过不少同期文物吧?”


    张北炀笑着说道:


    “我们确实在昆仑山东麓发现了一些魏晋时期的戍卒文物,有屯田竹简、铜带钩、青铜方盘、青铜鼎,还还原了一位戍卒的人生故事,制作了纪录短片。”


    “真的吗?”马文涛兴奋地说。


    “我特别喜欢看考古相关的内容,能不能给我看看你们的文物照片和纪录短片?”


    周航立刻拿出手机,打开之前拍摄的文物照片和纪录短片,递给马文涛。马文涛接过手机,认真地翻看起来,时而点头赞叹,时而眉头紧锁,时不时还向张北炀等人询问细节。


    “太震撼了!”看完短片,马文涛激动地说。


    “你们通过一件件文物,还原出戍卒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太了不起了!我一直觉得文物是有温度的,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直观地感受到。尤其是那个叫王二的戍卒,他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


    他顿了顿,看着张北炀,诚恳地说道:


    “张老师,我有个不情之请。我特别想亲眼看看你们的考古驻地,看看那些出土文物的现场,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方便带我去观摩一下?如果方便的话,我愿意把这件青铜豆免费赠与你们的考古队,让它能和同系列的文物一起,为研究魏晋时期西域文化贡献力量。”


    众人都愣住了,没想到马文涛会提出这样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