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回忆
作品:《好巧 你也是白切黑》 泠漪躺下休息了会,又睁眼拿出青鸟羽传讯给师尊说她明日便回门派的消息,还顺便提到今日韩越屿的问好。
曲秋水告诉她沧溟道君去了飞白洲之事,尺明君这次得回来主持天行考核相关事宜。
泠漪没想到飞白洲之事牵动了沧溟道君,且听话中之意,道君还因此逗留良久。
她想起第一次见到沧溟道君的画面。
沧溟道君宁琢玉,曜灵望舒皆修,乃是当今修士中实力最强之人,据说他的实力已超越生死境,即将得道归墟。
他不只实力强悍,还有一颗仁爱之心,除妖安民。
曾经大妖欲操弄人心,祸害百姓,道君与其斗智相战数月,大胜欲妖,众人为之振奋。
也是此战后,道君意识到得合力抗敌,于是纵横三派五族建天行枢。
沧溟道君的种种事迹,举世流传。
泠漪数次得见沧溟道君,每每皆见其独坐高台,万人之上。唯有一次意外,便是在当初尺明君操办的沧溟府寿宴上。
那时泠漪十五岁,师尊带她赴宴。
有人看她眼里充满鄙夷,有人对她满不在乎视若无物。在她看来,这两种人都一样,看她都认为修士与凡人有别,而她这个凡人低人一等。
她待得浑身难受,于是和师尊说自己想要出去透气。
泠漪离了宴席,胡乱地走着,找到府内一幽静小潭,看见清潭映月,也看见下了高台的沧溟道君,此刻他只是宁琢玉。
时如流光,逝于瞬息,身未随变,人入天道。
修者长寿,容貌往往停滞在入流光境时的模样,入流光境者,取道名,便是摸到了天道的门槛。
宁琢玉看上去仍是一副青年模样,手持酒壶,玉容如雾,衣袂飘飘,冷眼流转便瞧见世间百态。
他不问来人何名何事,只说:“可瞧见远处有一山,它名昆吾。”
泠漪抬眼看小潭上正能见一山,劈地而起,破天而立。
宁琢玉又开口:“登昆吾之巅,天下尽在眼前,万物归一,无有不同。”
他饮一口酒:“皆说修行改命,可入不入道俱是殊途同归。是人,皆有一死。”
“人与人可有别?”
只这时宁琢玉才瞥一眼她,只是话毕人已径自离去。
泠漪未言半句,宁琢玉全然在自说自话。
她默默回宴席,便见高台上沧溟道君独坐如旧,衣发未乱。
瞧见这番场景,她才意识到适才小潭遇见的宁琢玉是一道分身化形。
想到这泠漪放下青鸟羽,重新躺下。
隔日泠漪未和楚予怀当面告别便离开客栈,赶上第一趟回灵清洲的飞舟。
天色已黑,她才看到一块刻有“大明派”三字的黝黑巨石,上插一把寒光明明的利剑。巨石旁是绵延的石梯,视线顺着石梯向上爬动,能看见几座山头和影影绰绰的殿影。
大明派有四峰四君。若天峰乃门派宗主,弄雨君文实;听漱玉,青岫君曲秋水;拈花峦,疏桐君尹流月;引雷山,啸风君林扬。
听漱玉是最远的那座山峰,因山中常闻瀑布溪流水声得名。
泠漪直到深夜方踏进听漱玉殿院,她想着明日再去见见师尊等人报平安,便径直往自己的小院走去。
走在湖上飞栈上,耳旁水声漱玉,眼前月明枝斜,小院门前挂着灯。
泠漪推门而入,瞧见自己的院中石桌上放着玉碗,那是师尊做的玫瑰醴露。
泠漪在石凳上坐下,细细尝一口,糯米轻抿即化,小圆子绵软,酸甜的清露中酒香与玫瑰花香相融。
泠漪从小就觉得自己不像一个人,而是一本早已被命运写定的书。
她这一生便是从头开始推敲命运如何落笔写下每一个字。
情是什么?泠漪一直无法给出自己的回答。
师尊收留她后,她一直话少、乖巧,几乎从不添乱。但或许因为师尊性格清冷加上她过于早慧,她和师尊显得不大亲近。
后来师尊带着去拜访望舒关家,那时她已经七岁。当师尊牵着她站在关家家宅大堂上时,她听到周围大人们夸她听话懂事。
关家家主净璃君关娴坐在主位也和众人说同样的话。她怀里抱着一个比泠漪小的女童,是她的小女儿,关宛秋。
大人们谈话,侍女便带着泠漪和关宛秋自己去后花园,关宛秋想骑竹马还非得和她比斗一番,泠漪就陪着她。
哪曾想两人一齐摔倒,关宛秋坐地上大哭,泠漪拍拍衣服站起来,就见关家主和师尊带着一堆人恰好经过。众人看见嚎哭的关家小女,便围上来忙问发生何事,随即便齐齐耐心安慰在抽泣的关宛秋。
师尊听到她也摔了,便问她可有伤到,泠漪忙答没有,随后师尊叮嘱几句便没在说话。
最后净璃君为安慰关宛秋,送了她灵器玉莲璎珞。
师尊带泠漪回去的路上,一路无言。她一直沉默地想着在关家发生的事。
她没有觉得委屈不满,只是发现她也可以适当的有脾气,因为这样才像是正常的人。
泠漪不再是一味地表现得乖巧懂事。
她游离在众人之外,沉默注视着每个人并猜测他们的想法,然后学着用最合适的面孔展现在众人眼前,直到十岁。
十岁是这个世界的悬崖。
每个孩子站在涯边,花十年时间来决定自己的未来。入道者离开迈向修者的世界,未能入道者便只能跳下,钻进黑暗中。
只因现今的世道,人妖混乱,修士才是有用的。
十岁生辰前,她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毫无变化。可对于身为青岫君弟子的她,这种平静是一个错误。
外界都说她是废物,不配做青岫君的弟子。
师尊安慰泠漪说不要担心,他不在乎能否入道,随即便继续操心泠漪的生辰。
师兄谢承雪却表现得比泠漪自己还紧张,常常来找她。时而在她面前左右踱步,时而扯着她说话,却是这说一句那说一句,不知所云,最后还安慰她别将此事放在心上。
泠漪是不担心的,可她想到了十岁生辰之后,她将被宣告不能入道,自己也将变得毫无价值。
于是在离生辰还有五日时,泠漪将谢承雪再一次打发离开自己的院子,她便思考接下来她的生活应走哪一步。
在她看到师尊送的呈七彩异色的敛炁珠后,她毅然地收拾包袱,利用敛炁珠悄无声息地逃去赤地旱海。
这里广阔的沙漠无边无际,当地的人们认为这是上天赐予他们的旱海。
泠漪到达这里已是第二日,她遇见一个被抓住的女子,便大义出手,想要偷偷行善事救人。
但她被发现了,那群人的攻击被防御灵器抵挡。
泠漪趁乱带人溜走,她无比庆幸自己带了多种防御灵器。
她们东躲西藏最后进了一个岩洞。
在泠漪生辰日的午时,师尊师兄寻着灵器的炁找到这个洞。
她安慰被救的那名女子不要慌张,随后才大方走出来。
她以为随之而来的是责罚,毕竟她现在既不能修习,也不似曾经那般懂事还做出了私自逃出门派之事。
泠漪先看到红着眼眶的师兄冲到她的面前,师尊走在后面。
“你这几天都吃的什么?怎才短短几天便瘦了”
泠漪不知道师兄为何只问这些,像往常一样乖巧回答:“这里有一些蝎子,还有鸟蛋,都可以吃。”
她说完顿顿,看着对面两人的目光一直落在她身上,她抬手拍拍衣服。
这几天的躲藏导致她整个人脏兮兮的,随便一抖,就能看见躲在她身上的沙粒露出踪迹。
泠漪又接着说:“至于喝水,刚开始是找这里的一些植物,后面我们发现了一隐泉,我试过泉水,能喝,味道……”
话被谢承雪的拥抱打断。
“如果你能入道就好了。”
“那样你就能辟谷免受这些苦了。都怪我们不好,给了你太多压力。”
听着师兄的话泠漪怔住了,她未曾觉得这很苦。
来赤地旱海也是她自己的决定,她明白无论遭遇什么都无关任何人。
谢承雪丝毫不嫌弃地紧紧抱着她,一只手轻拍她的后背,沾了满手的沙。
泠漪透过感受到了他手掌的温热。
她侧头,陡然看见师兄侧脸滴落的泪,透色的水珠泛着淡淡的光晕。
她被这点点的绚丽乱了眼,又看到沙漠中的那眼泉水。
当时安置好受伤女子,泠漪便四处寻找水源,庆幸的是她很快便在无人的荒芜中找到独特的一抹蓝。
清透的水面倒映无暇的天,隐泉就这么静静地停在那。
她小心翼翼地越过沙堆,来到它的旁边俯身,没看见浑身的泥沙,只有被水色映得也纯净了的她的身影。
那一刻她伸出了手,就像现在这般。
泠漪接住谢承雪落下的泪,接住了她生命沙漠的泉。
泠漪推开谢承雪,安慰他。
随后师兄独自低头擦泪,她这才看向一直紧绷着唇的师尊。
她垂眸上前:“师尊,是我的错。没有实力还擅自出逃,我自愿接受惩罚。”
曲秋水拿着一块湿帕轻轻擦拭泠漪的脸,待仔细擦净后,只说:“走吧,回去再说。”
他语气很平静,随后带着沉默不语的泠漪以及抽噎的谢承雪送回了那名被救下的那名女子,最终在天黑后回了门派。
泠漪回到听漱玉的峰主院,看见一向冷清单调的院落多了些花的色彩,她瞥一眼便知这是她师尊曲秋水的手笔。
师尊安排她和师兄在后院坐下,他便走了。
泠漪坐在石凳上无所事事,谢承雪在一旁话说个不停。
等到连谢承雪都无话可说后,泠漪便见一身素衣的师尊手端两个白玉碗走来,放在她面前。
是长寿面和一碗玫瑰醴露。
泠漪讶然抬头,师尊面无表情地向她点头示意。
她懂了,这是师尊给她准备的,便默默地低头一口一口吃着。
师兄坐在一旁,掏出一个木盒,递给泠漪后又开始唠叨。
“哎呦,这可是师尊学了一个月的成果,就是知道小泠漪你喜欢师尊便去学了。”
要我说师尊你也真是偏心,不说亲自为师妹下厨,怎么也只做一份就端来了。别忘了这还有个您的徒弟我,我虽然辟谷不需要吃饭,但这并不代表我不想吃。我也太伤心失望了,这么多年......”
曲秋水知道自己这徒弟的性子,一说起来便没完没了,因此他抬手给谢承雪施一道禁言术打断了没说完的话。
他又对泠漪开口:“泠漪,听漱玉永远是你的家,不管你能不能入道。”
“你随时都离开门派不用出逃,但记得告诉我或者你的师兄,让我们知道你何时又在何地。”
从此泠漪外出回来,师尊便会为她亲手做一碗玫瑰醴露等着她。
泠漪觉得她遇见的所有人都很奇怪,三言两语从来说不清他们。
这事之后,她在听漱玉也能做几分真实的自己。
此刻尝到熟悉味道,泠漪顿感到身心舒畅。心里静静地流着暖意,过去多日在外她只觉如浮萍,现在浮萍扎根,她回家了。
她细细喝完,才回到屋内。
泠漪的房间除却常见的桌椅床柜,还放着这些年来她在外所得的一些新鲜东西。
她简单地收拾此次出行所得,将买来的首饰摆物一件件放好,将那个插有桃枝的白瓷瓶放在了花几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