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 2 章
作品:《锦绣人生》 顾长渊站在这破落的院门口,在这萧条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他身后跟着两个随从,看起来都十分精明干练。
沈知微心头微动,皇商顾家,这可是掌握着江南织造命脉的世家,连她父亲见到了顾家的管事都得礼让三分,他怎会找到这间小破屋来?
“顾少主。”她微微福身,“不知是什么单子,能让您找到这间小破庙来?”
顾长渊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听说沈小姐在沈家考核上,用一幅《寒梅傲雪》惊艳四座。”
他缓步走进院子:“顾家最近接了一批海外的订单,需要一种特殊的蓝色布料。要求色泽独特,在不同光线下能呈现深浅变化,且水洗不能褪色。”
他转身,眼神中带着些审视的意味:“我走访了江南各大绣坊,无人能染出我要的颜色。又听说了沈小姐擅长创新,特来一试。”
沈知微心中了然。这是试探,也是机会。她注意到顾长渊说话时,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那是顾家嫡系才有的信物。
“顾少主可否详细描述所需颜色?”
“深如海渊,亮如晴空,静如午夜,艳如宝石。”顾长渊吐出四个矛盾的形容,唇角微勾,“沈小姐可能做到?”
旁边的挽月听得目瞪口呆,这要求简直强人所难!
她忍不住偷偷看向自家小姐,却见沈知微神色如常。
沈知微笑了:“顾少主说的,可是霁蓝?”
顾长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沈小姐知道这种颜色?”
“略知一二。”沈知微不动声色地调用系统知识,脑海中浮现出关于霁蓝的详细资料,“不过霁蓝的染制需要特殊原料和工艺,造价不菲。”
“价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沈小姐能否染出来?”
“顾少主可否给知微三日时间?三日后,自见分晓。”
顾长渊深深看她一眼:“好,就三日。”
送走顾长渊主仆,挽月急得直跺脚:“姑娘,您怎么敢答应啊!咱们连染缸都没有,上哪去染什么霁蓝?那顾家少主的眼神冷飕飕的,我看着都害怕。”
沈知微却不慌不忙,目光扫过院落角落堆放的几口破旧水缸:“去集市上买石灰、酒糟,再雇两个可靠的人手。记住,要悄悄进行。”
她则亲自带着篮子出了门,在城郊的山野间寻找系统提示的几种植物。
蓼蓝、马蓝和木蓝。这些看似普通的野草,却是制作蓝靛的珍贵原料。
山路崎岖,沈知微的绣鞋上很快沾满了泥土。
她按照系统指示,专挑阴湿处寻找,果然发现了一片长势旺盛的蓼蓝。
她小心采摘,不敢伤及根系,脑海中不断回忆着系统提供的染制工艺。
第一日,主仆几人悄悄建起染缸。
沈知微按照系统指导,将采集来的蓝草浸泡、打靛、加入石灰和酒糟发酵。
整个过程繁琐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她挽起衣袖,亲自下手搅拌,白皙的手臂被染上了斑斑点点的蓝色。
雇来的孙嫂和赵婆子虽然不解,但见沈知微亲力亲为,手法娴熟,也都安心跟着干。
孙嫂原是沈家染坊的老工人,因年纪大了被辞退,对染布一事颇有经验。
“小姐,这真的能染出布来吗?”孙嫂看着缸中浑浊的液体,忍不住问。她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制靛方法。
“明日便知。”沈知微擦了擦额角的汗,目光坚定。她知道,这是她重振绣坊的第一步,绝不能失败。
夜幕降临,沈知微仍守在染缸旁,仔细观察着发酵情况。
挽月送来晚饭,见她专注的模样,忍不住心疼:“姑娘,您都忙了一整天了,歇歇吧。”
沈知微摇头:“这发酵过程至关重要,我必须亲自盯着。”
第二日,第一次试染失败。
布匹入缸后,颜色灰暗无光,与霁蓝相去甚远。
那布料出水时,只呈现出一种浑浊的灰蓝色,毫无生气。
“果然还是不行......”挽月看着失败的布匹,眼圈发红,“那顾少主定会觉得我们在骗他。”
孙嫂和赵婆子也面露失望,窃窃私语着这不可能成功。
沈知微却不见气馁,她仔细检查染缸,发现是发酵不足所致。
她伸手探入缸中,感受着温度,又仔细观察泡沫的形状和颜色。
“再试一次。”她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孙嫂,再去买些酒糟来,赵婆婆,麻烦您再去采些马蓝叶。”
她亲自调整配方,重新开始。这一次,她更加仔细地控制每一个环节,从水温到搅拌次数,无一不精。
夜深人静时,她仍守在染缸旁,借着微弱的灯火观察着缸中微妙的变化。
第三日清晨,当初阳升起,第一缕阳光洒入院落。
沈知微将一匹素白棉布浸入重新调配的染缸。她小心操控着布匹在染液中起伏,每一个动作都十分精准。
当布匹徐徐展开,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蓝色。
深如海渊,却在阳光下泛着晴空般的光泽。
静如午夜,细看却又仿佛有星光在其中流动。
布面光滑细腻,颜色均匀饱满,正是顾长渊描述的模样!
“成了!小姐,真的成了!”挽月激动得声音发颤,忍不住伸手抚摸那光滑的布面。
孙嫂和赵婆子抚摸着布匹,爱不释手:“老身染了一辈子布,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蓝色!这颜色,简直像是活的一样。”
沈知微唇角微扬,给这个颜色取了个名字:“就叫它知微蓝吧。”
午后,顾长渊准时到来。
当他看到那匹在阳光下流光溢彩的蓝色布匹时,一向平静无波的脸上也露出了惊艳之色。他快步上前,伸手轻抚布面,又举起布匹对着光线仔细端详。
“顾少主可还满意?”沈知微问,声音中带着淡淡的自信。
顾长渊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袖中取出一块白色丝帕,蘸了水,在布面上用力擦拭。见丝帕上毫无颜色,他眼中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沈小姐果然名不虚传。”他示意随从取出契约,“这批海外订单,顾家愿意全部交给沈小姐的绣坊。每匹布这个价钱,沈小姐意下如何?”
沈知微看了眼契约上的数字,是市价的五倍。
但她知道,这种独特的蓝色在海外能卖出更高的价钱。
“价钱可以,但我有两个条件。”她从容道,“第一,这批布料的图样要由我来设计。第二,这批订单要用''知微绣坊''的名号出货。”
顾长渊挑眉:“沈小姐这是要借顾家的船,出自己的海?”
“互惠互利而已。”沈知微微笑,“顾少主得到独一无二的商品,我得到名声和销路。况且......”
她顿了顿:“以顾家的实力,应该很快就能查到我与沈家的赌约。这笔订单若能成功,对顾家来说也是一笔不错的投资,不是吗?”
顾长渊深深看她一眼,忽然笑了:“沈小姐比我想象的还要聪明。好,条件我答应。”
契约签订,顾长渊临走前忽然回头:“沈小姐可知道,你这知微蓝一旦面世,会得罪多少人?”
沈知微神色不变:“顾少主是担心我守不住这配方?”
“我是好奇,沈小姐要如何守住。”顾长渊意味深长地说完,转身离去。
送走顾长渊,绣坊里一片欢腾。
这笔订单的定金,足够维持绣坊三个月的开销了!挽月高兴地计算着可以添置多少新工具,孙嫂和赵婆子则已经开始规划如何扩大生产。
然而沈知微却不敢松懈。她深知顾长渊说得对,知微蓝一旦面世,必定会引起其他绣坊的觊觎。
她连夜制定了严格的工作规程,将染制过程分成几个独立的环节,每个工人只负责其中一部分,关键的配方和工艺只有她自己掌握。
果然,就在订单开始赶制的第三天,麻烦来了。
先是采购的丝线被人恶意抬价,原本一贯钱的丝线突然涨到了三贯。
接着是染坊的水源被人投了污物,幸好沈知微早有防备,准备了备用水源。
最严重的是,一夜之间,绣坊外墙被人用红漆涂满了污言秽语。
“定是那些见不得我们好的绣坊干的!”孙嫂气得直抹眼泪,“我今早去市集,听到周记绣坊的人在散播谣言,说我们的布料用了邪术。”
挽月也急得团团转:“姑娘,这可怎么办?订单交不上,我们可是要赔钱的!那可是定金的十倍啊!”
沈知微冷静地巡视着被破坏的染坊,忽然在水井边发现了一个掉落的腰牌。
上面刻着“周记绣坊”的字样。
周记,是江南第二大绣坊,向来与沈家明争暗斗。看来他们是把沈知微这个沈家弃女当成了软柿子。
“收拾干净,继续赶工。”沈知微收起腰牌,语气平静,“今晚我亲自守夜。”
月黑风高。
几个黑影悄悄摸到绣坊外,正准备再次破坏,忽然四周火把通明。
沈知微带着绣坊的工匠们走了出来,她手中举着那个腰牌。
“周记绣坊就是这样做生意的?暗中使绊子,比不过就使阴招?”
那几个黑衣人见行迹败露,恼羞成怒,竟亮出棍棒冲了上来!为首的汉子面目狰狞,一棍直朝沈知微面门袭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顾长渊带着一队护卫疾驰而来,瞬间将那几个黑衣人团团围住。
“在顾家的订单上动手脚,好大的胆子。”顾长渊端坐马上,声音冷冽如冰。
黑衣人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顾家的护卫轻易制服。
顾长渊的亲随动作干净利落,显然都是练家子。
顾长渊下马走到沈知微面前,月光下他的面容格外清晰:“看来沈小姐遇到麻烦了。”
“顾少主来得正好。”沈知微将腰牌递给他,“人赃俱获,接下来就交给顾少主处置了。”
顾长渊把玩着腰牌,忽然问:“沈小姐就不好奇,我为何会及时赶到?”
沈知微抬眼看他:“顾少主是担心订单不能按时交付?”
“是,也不全是。”顾长渊的目光深邃,“我更想看看,沈小姐要如何破这个局。”
他挥手让护卫将人带走,转身时道:“明日我会增派一队护卫过来。三小姐专心赶制订单便是。”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挽月小声问:“姑娘,顾少主这是在帮我们?”
沈知微没有回答。她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心中明白。
这场商战,才刚刚开始。顾长渊的及时出现绝非偶然,他定是在绣坊周围布下了眼线。这场合作,也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半个月后,第一批知微蓝布料如期完工。
当顾长渊验收货物时,再次被惊艳。
沈知微不仅染出了独一无二的蓝色,更在布料上绣了精致的海浪纹样,让整匹布仿佛流动的海洋。
那纹样巧妙地利用了丝线的反光特性,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微妙的变化。
“这批货,一定会大卖。”顾长渊难得露出真心的笑容,他轻轻抚摸着布料上的纹样,“这三日之约,我果然没有赌错。”
然而,就在货物即将装车运往海外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
海外客商的船队遭遇风暴,行程被迫提前,交货期限足足缩短了半个月!
消息传来时,沈知微正在绘制新的图样。
挽月慌慌张张地冲进来,身后还跟着顾家的管事,她话都说不利索了:“姑娘,不好了!顾家派人来传话,说是海外客商的船队提前出发,要我们半个月内交货,否则就要按违约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