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此子,有屠龙之志!
作品:《躺平的我,被迫卷成首辅》 新政试验司的衙门里,气氛掉到了冰点。
顾青山昨天那番慷慨激昂的话,还在耳边回响。
可当吏部正式的调令文书送来,确认了试点地点就是石阳县时,那点被强行煽动起来的热血,瞬间凉透了。
陈平拿着那份盖着吏部大印的公文,手指都在发抖。
“司丞大人……真的……批下来了。”
他的声音干涩,像是被砂纸磨过。
屋子里,其余九个年轻人,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石阳县……”
王翰喃喃自语,他昨天回去后,特意查了南阳郡的卷宗。
不查还好,一查,他昨晚就没睡着。
“三年之内,连死三任县令,一个病死,一个被流民冲进县衙打死,还有一个……失踪了。”
他每说一句,屋子里的温度就仿佛降一分。
“当地大族七姓,把持了九成以上的土地和人口,形同土皇帝,朝廷政令不出县城三十里。”
“那地方,连张完整的地图都没有,山里全是土匪流寇,官道上都敢劫杀商队。”
一个叫李斯年的翰林院庶吉士,扶着额头,身体晃了一下。
“我们这十个人,加上司丞大人,够干什么的?”
“够给人家塞牙缝的。”
另一个国子监生张猛,一屁股坐在地上,神情绝望。
“完了,全完了,我十年寒窗,好不容易有了出头之日,怎么就跟了这么一位……主官。”
“别说了!”陈平忽然低喝一声。
他抬起头,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司丞大人自有他的深意,我等岂能妄自揣测!”
这话他说得自己都没底气。
深意?
能有什么深意?带着十万两白银,领着十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去一个土匪窝里送死?
这福气,谁爱要谁要!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夜之间飞遍了京城官场。
新政试验司衙门里的愁云惨淡,在朝堂上,则变成了另一番景象。
太和殿早朝。
几项事务奏报完毕,兵部尚书杨士奇,慢悠悠地从武官队列中走了出来。
他今天的心情很好,连脚步都带着几分轻快。
“陛下。”
杨士奇躬身行礼,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臣听闻,新政试验司的顾司丞,已经为新政选好了试点之地?”
御座上的赵乾,面色平静。
“确有此事。”
杨士奇直起身子,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
“陛下可知,顾司丞选的是何处?”
他不等皇帝回答,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那语气里满是看好戏的意味。
“南阳郡,石阳县!”
“石阳县”三个字一出口,殿中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议论声。
许多不明就里的官员,在听到这个地名后,脸上都露出了愕然的神情。
杨士奇很满意这个效果,他转身面向众臣,朗声说道。
“诸位同僚,或许有的对这石阳县不太熟悉。本官不才,因兵部职司,对各地险要略知一二。”
“那石阳县,穷山恶水,民风彪悍,盗匪横行,宗族为王!我大梁开国百年,朝廷的王法,就从未真正落到过那片土地上!”
他顿了顿,目光扫向站在文官队列中的内阁首辅李德裕,嘴角翘起。
“臣真是佩服顾司丞的勇气,佩服得五体投地!”
“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的大概就是此等黄口小儿了。他这是择地试点吗?不,他这是择地赴死!”
“哈哈哈!”
他身后几名武将,跟着发出了粗豪的笑声。
整个朝堂的气氛变得古怪起来。
一些原本就对新政持观望态度的官员,此刻看向李德裕等人的眼神,也带上了几分怜悯。
看吧,你们推举的好人才,这就是个疯子。
户部尚书陈宏谋皱着眉,出列道。
“陛下,石阳县情况特殊,绝非试验新政之地,还请陛下三思,令顾青山重选一地。”
“臣附议!”
“请陛下三思!”
就连当初支持顾青山的一些官员,此刻也动摇了。
这不是胡闹吗?
这不是拿陛下的信任和朝廷的经费当儿戏吗?
内阁首辅李德裕,与吏部尚书张廷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浓浓的忧虑。
他们也想不通。
顾青山这一步棋,走得实在太险,太让人看不懂了。
李德裕正准备出列,想为顾青山转圜一二。
御座上的皇帝赵乾,却缓缓开了口。
他的声音很平淡,听不出喜怒。
“顾青山的奏疏,朕已经看过了。”
“朕,准了。”
养心殿内。
皇帝赵乾独自坐在书案后,手里拿着的,正是顾青山亲笔所书的上奏。
奏疏上的字迹清秀有力,内容却简单得近乎狂妄。
“臣,顾青山,请以石阳县为新政试点,一年为期,若事不成,臣自当引颈受戮。”
落款下面,没有半句解释。
身旁侍立的老太监,连呼吸都放轻了。
他能感觉到,皇帝的情绪有些不对。
大殿里的空气,像是凝固的铅块,沉重得压得人喘不过气。
赵乾的目光,就落在那“石阳县”三个字上,久久没有移开。
是年轻人意气用事?
是被杨士奇等人逼到了墙角,愤而行此险招?
还是……另有深意?
赵乾的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
他挥了挥手。
老太监会意,立刻从一个上锁的紫檀木盒中,取出了另一份卷宗。
正是那份被皇帝批注得密密麻麻的《无为论》。
赵乾没有再看那些具体的条陈,他的目光,停留在了“执一驭万”与“藏富于民”八个字上。
他反复揣摩着这八个字。
顾青山的核心理念,不是简单的增收节支,而是一种更高明的治理逻辑。
他到底想做什么?
选择富庶的苏阳县,成功了,杨士奇会说,那是地方底子好,与新政无关。
选择繁华的宛城郡,成功了,朝中老臣会说,那是官府掌控力强,换谁去都一样。
任何一个“正常”的选择,都会给反对者留下攻击的借口。
新政的成功,会被归功于其他。
而一旦失败,所有的罪责,都会由新政来背负。
这不公平。
赵乾的眉头紧紧锁起。
突然,他的脑中像是有电光一闪。
他想到了顾青山在殿前所说的另一句话。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赵乾的瞳孔,猛地收缩。
他懂了。
他彻底懂了!
“啪!”
他一掌拍在龙椅的扶手上,整个人都站了起来,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何等的气魄!
何等的胸襟!
顾青山他不是在求功,他是在为新政立命!
他不是在选择一个容易成功的地方,去为自己博取功名。
他是在选择一个最不可能成功的地方,去堵住天下所有悠悠之口!
石阳县是什么地方?
是一块绝境之地,是一块朽烂之木。
若新政能让这块朽木发出新芽,哪怕只是一点点绿意,那都将是无可辩驳的丰功伟绩!
那将向天下所有人证明,他的理论,他的新政,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足以让顽石点头,让枯木逢春的无上大道!
“庸才才求易,天才方求难。”
赵乾在殿中来回踱步,嘴里喃喃自语,脸上的神情越来越激动。
“他不是在选一个县,他是在选一个战场。一个能让所有反对者都闭嘴的战场!”
“好!好一个顾青山!”
赵乾仰天大笑,笑声中充满了欣赏与快意。
“别人都想着借新政的东风,好让自己青云直上。”
“唯独他,是想借天下最锋利的刀,为朕,斩开这盘根错节的旧疾沉疴!”
他眼中的光芒,灼热得吓人。
“此子,有屠龙之志!”
他快步走回书案前,抓起朱笔,看也不看那份奏疏,直接在封皮上写下几个大字。
“准奏!朕,静候佳音!”
圣旨传出,朝野哗然。
太和殿中,刚刚还在嘲笑顾青山不自量力的杨士奇,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所有人都没想到,皇帝不仅同意了,甚至连一句质询都没有。
他们看着御座上那个神情振奋的君主,忽然感觉,自己好像看不懂这个世界了。

